切换到宽版

作者:admin 原创作者:sunny 来源:论坛 2011-07-02 15:34
大别山革命老区地处我省东部,是全国闻名的板栗之乡、茶叶之乡、药材之乡、油茶之乡、乌桕之乡和甜柿之乡, ..
大别山革命老区地处我省东部,是全国闻名的板栗之乡、茶叶之乡、药材之乡、油茶之乡、乌桕之乡和甜柿之乡,生态旅游资源丰富。
在当地人们辛勤灌溉的土地上,大自然给予了丰富的馈赠。如今,这些丰富的物产,不仅为当地人带来丰饶,如今正走出大山,创造着更多的财富,满足着更多人的需求。
在红安,很多妇女在闲暇时候织布。本报记者 倪娜 摄
直到今天,这里家家户户的客厅里都还挂着毛主席相,不少家庭主妇还能做一手漂亮的女红,“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的生动景象还在这里继续上演。这里是革命老区红安。
记者日前在红安采访时,当地文化馆一位负责人介绍,在红安及红安周边,还有近2000位现代织女,她们把古老的织造手艺传承下来并发扬光大,有着千年历史的红安大布因此得以流传下来。也正因为继承了这门独特手艺,每位织女一年还能为家庭增收近万元。
顾客买走“大布嫁妆”
红安县华河镇,是能织红安大布的巧手们最集中的地方。在这里,大约还有400多位妇女传承着这门古老的手艺。
当地最大的红安大布合作社——将军红土布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吴恒祥告诉记者,红安大布就是土布、粗布的意思,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细密、光洁、透气、不打皱,是真正的纯棉布,且完全是手工制作。
“比方说一床2.5×2.5米的床单,至少需要1-2天的时间来织,价格大概可以卖到一两百元。”吴恒祥说,华河镇的织女大多加入了他们的合作社,成为社员后,就能接合作社的订单,最高年收入有1万多元。
吴恒祥的妻子在一旁笑着插话,“2000年以后,知道红安大布的人逐渐多起来,不少人开着车慕名来买这种布。大概就是2000年吧,我陪嫁的一床床单被一位外地客人看中,非要以80元的价格买了去。”
合作社织女 年挣万元
记者到红安县祝楼村周咀下院53岁的钱翠芳家时,她正在一台古老的织布机前忙活着。据她说,这台织布机可有年头了,估计都有百余年的历史。
钱翠芳正在为她的女儿织嫁妆——一床色彩鲜艳的格子床单。她有四个女儿,大女儿出嫁时她备下20多床被单和数十双鞋垫做嫁妆。
钱翠芳10多岁就开始学织红安大布了,现在,心灵手巧的她最快一天就能织出一床床单来,她也加入了吴恒祥的合作社,农闲时就接一些订单。在她看来,这门从太奶奶那儿传下来的好手艺,现在派上了大用场,一年能为她带来万元左右的纯收入。
把大布卖到全国
“现在我们是农户+专业合作社+市场的模式,接到了订单,我们就分到各家各户,然后再到各家把产品收上来,统一销售。” 吴恒祥介绍,第一步也就是合作社组织的订单式生产他们已经实现,下一步就是想做成产业化,建厂房,实现半自动化生产,同时还要广开销路。
他说,大家现在一心想把红安大布这个金子招牌擦亮,把这个产业做好。目前合作社红安大布被单等一年大概能卖5万件/套,年销售额能达到200-300万元,在几年内想把年销售额做到1000万元左右。
吴还说,他们已经向县里申报了“红安大布绣活工艺改造项目”,希望能尽快建起厂房,实现半自动化生产。他说,现在已经在做大布床单、衬衣、三件套、四件套等产品,但这些产品的深加工环节是别人在做,包装也是别人在做,希望不久以后这一块自己能够做起来。
本报记者 吴晶晶
一针一线总关情
“黄安(红安县的原名)无女不绣花”的民谣在红安广为流传。事实上,在古时,不仅仅有绣花鞋垫,红安绣活在鞋垫、门帘、桌围、枕巾、鞋面、香案等等生活家居用品上均有体现。而关于红安的绣花鞋垫起源,有个美丽的传说。
绣花鞋垫曾是定情信物
红安民俗专家王见涟介绍,相传有一户胡姓的官宦人家,其公子爱上了侍女菊儿,菊儿不识字但心灵手巧。胡公子为了传递爱情,画了一幅“蝴(胡)蝶扇菊(菊儿)”的画作情书叫书童送给菊儿。
菊儿一看便明白其中之意,其实菊儿也早就暗恋胡公子,只是因为主仆之间身份悬殊,只能暗自伤怀。她便绣了一双绣花鞋垫,花样是一高一低的两朵并蒂莲花,其意是本来相爱,但由于身份一高一低恐怕无缘。
绣好之后,菊儿将鞋垫偷偷地塞进了公子床前的鞋里,胡公子一看便心领神会。此后,绣花鞋垫便逐渐形成了定情的信物,再后来便成为了女子的嫁妆。
4双绣花鞋垫赠总统卡特
“慢慢地,绣花鞋垫就不仅仅是定情信物了,它的用途更为广泛,成了人们相互馈赠、表达感情的一种载体。”王介绍,比如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场合的需要,绣花鞋垫的刺绣内容就随之变化。
红安县文化馆展厅,四面墙上挂满了2000多双各式各样的绣花鞋垫。令人啧啧称奇的是,这2000多双鞋垫居然找不到一双重样的。
听说还有个故事。2009年年初,美国前总统卡特访问湖北红安县,参观李先念纪念园、李先念故居,并在当地访问农户、发表演讲,当地政府将4双红安绣花鞋垫作为礼品,赠送给卡特夫妇,卡特夫妇当做珍贵礼物欣然接受。此后,绣花鞋垫的身价扶摇直上,如今,一双做工精美的绣花鞋垫需要耗时数天时间才能完成,最高能卖到120元。
本报记者 吴晶晶 通讯员 刘伟
神奇的石头会唱歌
蕲春一家石英石粗加工工厂。初步加工成型的石英珠。本报记者 赵端 摄
在大别山深处蕲春县,有一座名为灵虬山的大山,山高近千米,这里蕴藏着一种珍贵的石头——石英石。这里的石英石因为含硅量高,品质特别好。正是这种珍贵的石头,让一个村的村民富了起来。
蕲春县横车镇九棵松村,虽说是农村,但更像一个工业园区、城市社区。近800户村民中有80%都住进了花园式别墅。
地处鄂东的蕲春县,拥有丰富的石英石矿藏,全县目前已探明的总储量约2.3亿吨,而且质量好、品位高,含硅量达到99.98%以上,居全国之冠。
当地最大的石英石加工企业——九棵松海成水晶公司负责人说:“这个村3000名村民当中,至少有900人靠石英石养家糊口,可以说家家户户都跟石英石打交道。”
“石英石才200元一吨,石英砂也才300多元一吨,但加工成水晶钻饰就不同了,可以卖到1.8万元一吨。今后我们的发展方向就是深加工,做高附加值产品。”本报记者 吴晶晶
千门菖艾 十里药香
蕲春是医圣李时珍的故乡,公元1518年,李时珍诞生于古城蕲春。《本草纲目》记载了1892种药物,蕲春境内就能找到663种。日前,记者从湖北李时珍医药集团获悉,目前该集团正在规划建设本草纲目园区第三期工程——鄂东医药物流中心,而第四期工程本草饮料产业、第五期工程本草药妆产业也正在规划当中。
漫山遍野都是宝
老陈每天都在蕲春县漕河镇清水河药材场里蹲守。这里种满了桅子、夏枯草、桑叶、穿山龙等中药材,面积达200亩。老陈,全名陈中华,蕲春县惠农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在他的眼里,蕲春漫山遍野都是宝贝。
老陈说:“蕲春雨量充沛,气候适宜中药材生长,蕲艾、厚朴、杜仲、桅子等都是这里的特色药材。”
他说,在所有药材当中,蕲春的蕲艾是最有特色的,俗话说“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蕲艾挂在窗户上可以驱蚊,洗脚、洗澡时加一点可以清热消毒。到了今天,蕲艾更是被当地的李时珍医药集团大力开发出来,制作成了蕲艾精油、艾阴洁、艾婴康等。
老陈还透露:“我们合作社还在各地组织了‘大别山采药队’,现在已经发展到了四五十号人,这些采药人分布在太湖、英山、罗田、黄石等地,合作社专门跟其对接,他们采到的药材直接供应李时珍医药集团。”
而整个蕲春现有中药材生产基地16万亩,建立起了蕲艾、丹参、百合三个中药材GAP示范基地,年产中药材6000多吨。
200多个古药方入药
“2010年,我们的工业销售产值突破了10亿元。”在蕲春本草纲目生物科技园,园区相关负责人说,集团母公司现拥有湖北蕲春本草纲目生物科技园区和福建厦门美商药业两大生产基地,共19个药品生产剂型,232个国家药品批准文号,其中4个是国家中药保护品种,而这200多个药品不少都是由古药方演化而来。
这家科技园区,由李时珍医药集团独家投资建设,规划面积2000亩。
从《本草纲目》的古药方中,李时珍医药集团淘出了200多种新药,先后注册了“李时珍”、“本草纲目”、“蕲春四宝”等系列注册商标306个。其中“李时珍”、“本草纲目”商标已经在全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登记注册。
本报记者 吴晶晶
当地一家中药生产基地。老板在药材仓库看药,特色药材——蕲艾。
本报记者 赵端 摄
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的北岸,这里依山傍水。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用血汗浇灌着大山,而大山又以无数独特的珍品作为馈赠。
首先,在红安,如今仍有2000多名心灵手巧的织女在生产红安大布,她们继承着从先辈那里传下的手艺,在农闲的时候,用一双双巧手做起了一个产业。红安绣花鞋垫还走出了大山,在世博会上展出,老手艺焕发出新的生机和商机。
其次,医圣李时珍的一本《本草纲目》流传至今,已被开发出200余个国药准字号药品,李时珍医药集团的蕲艾、药酒一年创造出千亿产值。
还有蕲春深山里走出的小小石头——石英石,如今做成大产业,带领一个村的人致富,80%的村民住上了别墅,书写着动听的石头传奇。
湖北省社科院会员、民俗专家王见涟告诉记者:“红安大布历史悠久,至少可以追溯到明朝。”
解放前,织布就是红安妇女营生的门路,用纺出来的土布,换回点洋火、洋油之类的生活必需品。
战争年代,红军将士用大布制作军服被单,出现过男将在前方打仗,女将在后方织布送衣的动人情景。董必武、李先念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北京仍然使用家乡的“红安大布”制作床单等生活用品。
本报记者 吴晶晶
红安大布
源于明朝
蕲艾晋升国家
“地标”保护产品
记者从蕲春县质监局获悉,今年年初,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产于蕲春县的蕲艾,正式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据介绍,蕲艾与蕲竹、蕲龟、蕲蛇,称为“蕲春四宝”。因其历史悠久而闻名中外,是名优特产道地中药材,其茎、叶均可入药。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艾叶以蕲州者为胜、用充方物、天下重之。”蕲春民间有谚语“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现代医学证明,“蕲艾”含17种已知化合物,能治疗多种疾病。本报记者 吴晶晶
蕲春打造医药百亿“航母”
李时珍国际医
药港9月开业
李时珍故里蕲春,一排排青砖小瓦、飞檐斗拱的庞大仿古建筑群分外惹眼。当地人告诉记者,这就是李时珍国际医药港。据悉,正在建设中的李时珍国际医药港将于今年9月份试营业。而据权威人士估算,“十二五”期间,李时珍国际医药港年交易额将达到100亿元。
湖北李时珍国际医药港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凤金透露,医药港是在国家级中药材专业市场李时珍中药材市场基础上扩建而成。项目规划用地2158亩,总建筑面积153.79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32.9亿元。目标是要打造为长江中下游地区最大中药材集散地、大别山国家级中药材采购基地、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医药和健康产品贸易物流平台。
目前,来自鄂、皖、赣、桂等地200多家药商代表、30多家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已经与李时珍国际医药港有限公司签订进港经营合同。

栏目

24小时人气排行

最新文章

 

热门帖子

最新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