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955阅读
  • 0回复

闲话“房”与“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天地人
 

发帖
2373
铜币
25189
威望
675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9-03-05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实在令人惊叹,而从历史的书堆里扒拉点边角料,便可称之为掌故了,因此,在女人节来临之际,我们不妨追溯到古老的东方时空,说说妻子和房子的典故。 

  古人对妻子的称谓极多,大众认可度比较高的有“娘子”、“拙荆”等,而这些多半归功于《新白娘子传奇》等白话古装剧对现代文化的烙印。

  然而,不那么普及的是古代妇人的另一大称谓体系,以“房室”直呼其名。

  举皇帝老儿为例,纳了三千粉黛,总得排个位置方便管理,皇帝手一挥,最重要的老婆住最好的房子。于是从商朝起,便按尊卑分了中宫皇后、东宫皇妃、西宫贵妃等,薪水福利各有落差,比如皇后年薪是1000两银子,宫女10名(清朝祖制),那皇贵妃就年薪800两,宫女8名……以此类推。

  上行下效,平头百姓也多以“室人”称呼老婆,除了“正室”大老婆之外,后纳的一干如夫人则分别代以“二房”、“少房”、“后房”等称谓。

  在《红楼梦》中,贾琏的几个老婆就斗得风生水起,先是“正室”王熙凤收拾了“二房”尤二姐,但书至尾声,“陪房”丫头平儿却后来居上,在王熙凤咽气后被扶正,成了贾琏的“填房”,或曰“继室”。

  可见老婆多了,家庭暴力的风险也相对增高。

  当然,如果你实在财源滚滚精力充沛,一路娶到了“偏房”、“次室”、“侧室”,仍不觉餍足,那么,周星星版的风流唐伯虎,就是惨痛的先例。

  在今人口中,“大房”、“二房”总带着点戏谑之味,甚至衍生出了网络热词“三房”、“小三”等等。但以房代妇,却也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古代男女分工的合理性。

  早在山海经时代,《大荒东经》就记载:“大荒之中有司幽之洞,思士不妻,思女不夫。”大意是说在司幽部落这些害了相思病的怨男怨女,就是因为男人强制外出狩猎,女子在洞内打理家务,两性分割而造成的。

  而一旦男人肩负起了外出觅食的职责后,女人被禁锢在房中的陋习便也保留了下来,足不出户成为了中国古典仕女的美德(个别唐朝豪放女除外)。久而久之,就如《礼记·曲礼》记载的,“壮有妻,妻屋室中,故呼妻为室。”

  当然,在我看来,古人贫瘠的娱乐生活也是妇女成为“室人”的原因之一,一来娱乐场所少,除了秦楼楚馆,就是教坊梨园,这些还多是针对男同胞,二则女儿未出嫁前,为了体面都得待在闺阁里。国色如杨玉环也从小“养于深闺无人识”,直到嫁给寿王,才让天子见识到她的美丽。

  如此禁锢之下,终于发展出了极为不人道的“三寸金莲”,提及此,定有女权主义者愤愤而起,恨不得将男同胞们通通压进裹脚布里,直叫他们闻闻男权历史中那股发黄发酸的血泪味道。

  刘诗诗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