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荣名不荣而荣不名而名
王世贞“沾沾所见惬所闻”,蔡荣名却心有不甘,虽然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不敢越雷池半步。但在底线之内处处表现自己。“欣欣子书于明贤里之轩”不但忽悠了读者,连“流行者”王世贞也被灌了米粉汤。弇山园是“明贤里”王世贞就是“明贤”。这高帽,高。实际上他说的是“名闲里”。《金》25页“一时怒发无明穴”;78回2228页“心头一点无明火”。作者都有意把“名”写成“明”。34回880页“第四个游守,第五个郝贤。”就是“游手好闲”。“欣欣”基本词义有二:一喜乐貌,二草木茂盛貌。一、欣欣对“沾沾”,加“子”欣欣子对笑笑生,合情合理。实际上作者隐含二、欣欣向荣之意。“荣名闲里书之于轩”,是作者隐于书中的真实意思,做到不荣而荣不名而名。这也是王世贞始料不及的。
令人费解的黄岩方言
《金》一百回,洋洋洒洒使用了大量的吴语系方言。日本金瓶梅研究学者鸟居久靖(1911-1976)。日本私立天理大学名誉教授,日本中国学会会员,中国语言研究家。1935—1942年赴中国,曾在北京、沈阳、长春等地居住过。著有《金瓶梅中的歇后语研究》。(胡文彬编《金瓶梅的世界》北方文艺出版社211页)他在《金瓶梅的语言》一文中说:“如果是接触中国古典小说不多的人,立即感到行文十分费解。……坦率地说就是我自己读起来也不是没问题。”
“正是这样,作品洋溢着一个令人窒息的庶民气息。同时还要究明语言的费解之处。”
“总之,可以说这部作品展示了明代市民语言的记录顶点。”(同上215-216页)
作为中国通,金瓶梅研究学者,竟连用了两个“费解”,并且承认“自己读起来也不是没有问题,真是令人吃惊,更令人敬佩,敬佩他的诚实、坦率。现在,先来解释“语言的费解”。一言以蔽之,因为这是黄岩方言,所以不懂黄岩话的人就感到费解。
第11回285页:“省得我霸拦着他,撑了你的窝儿”。奥妙就在这个“撑”字上,在这里它只是个记音字,含有全面竞争的意思,即霸占的意思。“撑”方言音近似于“zang",可以读给你听,但拼写不出,黄岩地区现在还说“撑生意”、“撑老公”。
第20回521页“玉蕭笑道嗔道,你老人家昨日挨的好柴”,这个柴不是烧火用的柴,而是用柴棒打人,黄岩人就诙谐地称挨打为“吃柴”,“挨的好柴”就是“挨打”。
第39回1035页“正是小顽还小哩”,“小顽”指小孩,音近“弯”。
第46回1214页;“把人的鞋都别了,白穿不上”。什么叫把鞋“别了”,就是本来左右放对脚的,现在弄乱了,左右放反,穿不进了。
第54回1472页:“上了马,还打盹不住,我只愁突了下来。”“突了下来”意思是从马上掉下来,但在黄岩掉下来都叫“突下来”“突”音近“脱”。
第57回1534页:“你看这些蠢头村脑的秃驴,止会吃酒dang饭。”“dang”音“荡”,在黄岩饭量大,吃相难看叫“dang”。
第58回1587页:“教我墩了他两句”。“墩”黄岩话音近“咄”,是骂的意思。
第59回1621页:“把人粧出去杀了,才是好汉”。“粧出去”不是把人装在什么地方抬出去,黄岩说的“粧出去”就是普通话的弄出去。
第65回1840页:“我也见这老婆,这两日有些别改模样的。”“别改”在黄岩话里是别个人的意思,看到熟人象看到陌生人一样,很冷淡,毫无反应。指埋怨原来认识的人,暴发后眼高不认人了。
第86回2590页:“谁进陈经济来后边”。“谁”音近“旋".记音字。黄岩话“骗人”讲“谁人”,并且只有音没有字,作者就用“谁”字记音。
在《金》方言问题上,有两种倾向需要关注。一是乱认“干儿子”。许多地方通用的语言,硬说是本地方言。二是大路石板送人情、乱推磨。看到自己不懂的方言,北方人就说是南方话,“蛮语。”南方人则以为是北方话。也许有人会问:那么,你怎么知道你说的一定是黄岩方言,也许不是黄岩人也能写出来。在此,我重申,肯定是黄岩方言,肯定是黄岩人写的。下面我再摘录三处,如果不用黄岩方言肯定解释不通。1、妇女则目瞑息微有声嘶,舌尖冰冷四肢收(第27回718页)。2、寒鸦儿过了,就是青刀马(第32回832页)。3、一个急急脚脚的老小,左手拿着一个黄豆巴斗,右手拿着一条棉花叉口,望前只管跑走(第60回1652页)。
乏味的抄袭与生动的描写
我们再来解释鸟居久靖先生的“行文非常费解。”《金》的写作风格,叙述与描写判若二人,叙述时作者有许多信手拈来的材料,有效仿的痕迹,语言庞杂,以官话为主,间有其他方言。美国的“韩南”列举了七种来源:1.长篇小说《水浒传》;2.白话短篇小说,尤其是公案小说;3.文言文的色情传奇小说;4.宋代历史;5.剧本;6.流行词曲;7.夹有诗词的讲唱文学作品,特别是宝卷”(夏志清《金瓶梅新论》胡文彬编《金瓶梅的世界》北方文艺出版社14页)。据粗略统计,全书80万字效仿、抄袭的有60多万字,真正作者创作的仅20多万字。这些抄袭的东西,就夹杂了各种文本里原有的方言土话。而描写时,黄岩话就运用自如、非常娴熟。
第11回:280页,金莲道:“你休使他,有人说我纵容他,教你收了,俏成一帮儿哄汉子,百般指猪骂狗,欺负俺娘儿们”。“俏”音“jiao"意思是“结伙”;妇人道:“说怎的,盆罐都有耳朵,你只不叫他后边去,另使秋菊去便了。来问你,那个好来问你要。”
第27回:710页,妇人道:“我儿,你但行动,瞒不过当方土地,老娘是谁,你来瞒我。”
第54回1451—1453,却说白来创与常时节,棋子原差不多,常时节略高些,白来创极会反悔,正着时,只见白来创一块棋子,渐渐的输倒了,那常时节暗暗决他要悔,那白来创果然要拆口着子,一手撇去常时节着的子。说道:“差了差了,不要这着。”常时节道:“哥子来,不好了”。伯爵奔出来道:“怎的闹起来。”常时节道:“他下了棋,差了三四着,后又重待拆起来不算帐,哥做个明府,那里有这等率性的事”。白来创面色都红了,太阳里都是青筋绽起了,满面誕唾的嚷道:“我也还不曾下,他又扑的一着了,我正待看个分明,他又把手来影来影去,混帐的人眼花缭乱了,那一着方才着下,手也不曾放,又道我悔了。你断一断,怎的说我不是”。……常时节道:“便罢,且容你悔了这着,后边再不许你白来创我的子了”。白来创笑道:“你是常时节输惯的倒来说我”。黄岩话“创”和“抢”同音,都念“qiang”。“白来创”就是“白来抢”。
以上罗列了几例精彩的描写片断,只是想说明1、方言是很有生命力的。如:你但行动,瞒不住当方土地。“行动”方言意思跟风吹草动差不多,与官话的行动是有微妙区别的。2、作者运用方言时,并不想把《金》写成方言小说。既要体现方言的特色,又要使读者看得懂。3、作者用方言还有一个意图,因为他没有署真名实姓,他要留下证据,让后人知道他是个黄岩人。
三七、落作、芙蓉亭……
关于三七。也是作者有意为之。第62回1723页:花子油坐了一回,起身到前边,问西门庆说道:“俺过世公公老爷,在广南镇守带的那三七药吃了不曾?”就因为“三七”二字,金学界就把它作为确定作者的一个证据。因据文献记载,正式介绍三七药用效果的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金》面世时《本草纲目》尚未正式出版,只有存放《本草纲目》手稿十年的王世贞才有可能读到,据此,有金学研究者就断定《金》作者必是王世贞。其实从《本草纲目》出发考证三七出处,立足点就错了。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三七特产局网站上发表的文章《本草著作中的三七》开门见山就是“1587年,广南府的两名军官千里迢迢捎了几棵三七到北京,请当时的大药物学家李时珍鉴别一下,因为当时这种药作为金疮药在士兵中秘密流传,据说功效如神,却搞不清它的药理。”1580年手稿就送到王世贞手里了,比1587整整早了七年。李时珍第二次见王世贞是1590年,几天后就带着手稿、王序走了。因此,没有人可以在王家看到有关三七的资料。只有蔡荣名,他的爷爷蔡绍科任大理知府多年,省亲带点道地药材三七回家情理中事。蔡荣名耳濡目染、铭记在心,一时卖弄起来,写入《金》。三七也是《金》作者是蔡荣名的有力证据。
《金》第十回,题目就是“妻妾玩赏芙蓉亭”。蔡荣名的诗集叫《芙蓉亭诗钞》,这里的芙蓉都指莲花。小说和诗歌都不爱牡丹爱芙蓉,因为牡丹太高贵,国色天香,芙蓉才是平民之物,出污泥而不染,与作者身份相符。
关于太仓话“落作”、太仓菜“川糟鱼”,“寄迹”弇山园两秋的蔡荣名跟厨役肯定有接触,写入书中就不奇怪了。
《金》中“谁人汲得西江水,难洗今朝一面羞。”(字略有出入)23回599页、33回868页、76回2293页、80回2455页共用了四次。“西江”在蔡荣名家乡黄岩很有名。
42回1114页、46回1193页“凤城佳节赏元宵”。也在《芙》卷6第7页找到知音“羸马闲关出凤城”。明确指黄岩。36回955页“安忱字凤山,”暗藏蔡荣名的籍贯“黄岩。”。经查,凤凰为神鸟。雄为凤,雌为凰。但经常是凤凰一体,凤即凰,凰即凤;《金》92回2734页“载得武陵春,陪作鸾凰友。”作者就把“凤”写作“凰”。岩属山。凤山者凰(黄)岩也。凤山也就是黄岩。称黄(凰)城为凤城,与“凤山”暗指黄岩有异曲同工之妙。
蔡荣名对屠隆应有了解,是否在王世贞家会过面不得而知。《芙》卷六11页“輓王元美师用屠长卿韻”可证。《金》引用屠文并不奇怪。
《金》93回2766页“我祖爷爷曾把谁盐种”。也是作者塞进去的私货。陈经济的祖爷爷根本没有在书里出现过。这里说的是作者的“祖爷爷 ”,曾祖父蔡余庆,成化丁未进士,初授中书舍人,升福建盐运使,终山东参政。(《康熙黄岩志》)
蔡荣名“寄迹弇山”会不会不是写《金》呢?不会。不用看王世贞诗的内容,题目也可以看出。第一首称“蔡簸藩先生”。王是文坛泰斗,蔡既无功名,又无官身,走投无路来找王,是真正的白丁。称“先生”过于敬重,不正常。第二首称“文学蔡去疾”。过去分经学、史学、文学。文学中诗赋尽可以光明正大署名发表,用不着隐姓埋名“舍身作道民”。“寄迹山中二秋”之久写成的作品。并且是王世贞“沾沾所见”的东西,竟未行于世,这正常吗?蔡荣名对王世贞的谑称,更是出人意外,让人深思。他在《芙》卷五13页说“弇园狎主酒人豪”。
《金瓶梅》跋“钜公”之谜
上面第二条说过“披上漂亮的劝善的外衣,”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蔡荣名的初稿可能劝善,轮回报应的意识不强,需要加强。二是借轮回报应影射某人,“书报私仇”。许多研究者都认为他在影射严嵩父子,其实不然。严嵩父子只是被殃及的池鱼。就像西门庆欺骗宋惠莲一样,双方都有过错。并且已经时过境迁,时间是最好的止痛剂,王世贞已经淡忘了。并且严嵩父子是死老虎,要骂尽管骂,别人不会说三道四,用不着隐姓埋名。所以,他所影射的正是他的同年张居正。捎带把严嵩也骂上了。让人看着象是骂严嵩的。“却教他蝗虫蚂蚱,一例都骂着。”(《金》18回461页)。据史料记载,王世贞因忤张居正罢官。后起为应天府尹,复被劾罢。居正死后,王才得出头。史载张居正死于痔疮。王却说死于春药。王世贞影射张居正的铁证在《金瓶梅》廿公书的跋里。笔者认为,“廿”就是万历廿年,“公”就是王世贞。跋是以王世贞的名义写的,是口授还是亲笔不得而知。但肯定是与《金》作者蔡荣名一起写的。因为这里也有用黄岩话这把《金》钥匙才能打开的《金》锁。“金瓶梅传为世庙时,一钜公寓言,盖有所刺也”。(《金》跋)这“钜”字,就是一个拆字谜,拆开就是巨金,“巨”与“居”同音,但“金”与“正”普通话不同音,然而,这两个字黄岩话都读“jin”。“巨金”就是“居正”。这就是谜底。许多研究者都找严嵩父子、胡宗宪对照分析,实际上许多分析都是对的,就是没找对人。我这里也分析二个。就是西门庆最宠爱的潘金莲表面看是第五个妻妾,加上死去的陈大娘子、卓二儿,实际上是第七个,影射张居正宠爱第七个小妾。55回 1477页:“千岁蟠桃带露携,携来黄阁祝期颐。八仙下降称觞日,七鳳团花织锦时。六合五溪输贺轴,四夷三岛献珍奇。羲和莫遣两丸速,愿寿中朝帝者师。”千百(期颐)八七六五四三二一(帝者师)。这一组数字缺万、十、九、一,这里有什么玄机呢?没有万岁,第一是帝者师,是揭露张居正专权,没有皇帝只有帝者师;二是讽刺张居正专权不久(九),没“十”年就死掉了。难道除了张居正还有情况和他一样的人吗?!吃春药,生秽病,纵欲亡身就更是秃子头上的虱子。
综上所述,所有证据都与蔡荣名吻合。证实《金瓶梅》作者就是蔡荣名。
参考资料:
《芙蓉亭诗钞》蔡荣名 著 、《本草纲目》 李时珍 著
《浙江通志》、《康熙黄岩志》、 《李时珍与<金瓶梅>》黄霖
《金瓶梅词典》王利器、《宋史》、《明史》、 水浒传》施耐庵
《本草著作中的三七》 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三七特产局
《黄岩志》2002年版、 《南词叙录》明徐渭
《中国人名大词典》臧励和等编、《菽园杂记》明陆容
《金瓶梅的世界》 胡文彬编北方文艺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