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830阅读
  • 0回复

金榜题名“谢师宴”众说纷纭道是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sunsky
 

发帖
3417
铜币
32543
威望
1257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9-07-02

  荆楚网消息(楚天都市报)武汉某知名酒店打出“谢师宴”的优惠广告。记者黄海7月1日摄

  消息

  纪委严防“谢师宴”

  为规范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行为,防止大操大办“状元宴(谢师宴)”,借机敛财违纪行为的发生,高考结束后,应城市纪委、监察局利用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在黄金时段滚动播出或显目位置发布《严禁领导干部为子女大操大办“状元宴”借机敛财的规定》。录取分数线下达后,该市纪委监察局将在7月底至8月下旬重点加强监督检查拟录取的领导干部子女操办“状元宴”、严格落实领导干部个人家庭重大事项“双报告”执行情况。并组织督查专班,定期或不定期到市内各大宾馆、酒店明察暗访,力争把大操大办行为控制在萌芽状态。(杜青周国红)

  正方

  谢师宴:不是洪水猛兽

  所谓的“谢师宴”,也就是考上大学的学生及其家长请老师吃一顿饭,仅此而已。可近几年来却被妖魔化,并遭到变本加厉的围剿,有的地方政府甚至专门发了禁止的文件,仿佛那“谢师宴”有多么大逆不道一般。在出于自愿和感谢的前提下,准大学生们请老师吃餐饭,以表达对师长几年来悉心教育栽培的感激之情,也就是人之常情范畴内的平常事,并非什么骇人听闻的洪水猛兽,更不该招致夸大其词的口诛笔伐。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批判谴责“谢师宴”行为本身,就是没有感恩意识的必然结果。其实对“谢师宴”,老师们无所谓。但学生和家长的感谢、对自己的尊重和肯定,即借助“谢师宴”所传达出来的信息,却为老师们所看重,会为之欣然和感动。

  事实上,大多数“高中”了的学生和家长,早把老师忘到九霄云外,连个“谢谢”都吝于说出。至于没考上大学的,自然就更不会有“谢师”那份心情。(姜文兆)

  反方

  谢师宴:苦家长累老师

  近日笔者在蕲春县城街头发现,不少酒店开始大力宣传操办“谢师宴”。高考得中,感谢老师本来无可厚非,但如果大张声势,大摆宴席,却不足取。因为,这样既给学生家长带来经济负担,又给老师带来精神负担。

  一位刚刚带完毕业班的老师说:我不愿意赴“谢师宴”。学生能考上大学就是对自己最好的感恩和回报,完全没必要铺张浪费搞宴请。他介绍说,不少学生家庭的经济状况并不好,“谢师宴”会让他们吃起来心里也不舒服,并希望有关部门能出面刹刹这股风。

  笔者以为,吴老师的话代表了相当一部分老师的心声。因此建议准备摆“谢师宴”的同学,不如另辟蹊径,如给老师送上一张全班同学的签名贺卡等,既有感恩的纪念意义,也不会给父母造成负担,两全其美。(严克林张源)

  谢师宴:酒店最受益

  冠冕的“谢师宴”外壳包裹中,是一个尴尬的经济内核:感情在淡化,势利在凸现:有的是借用“谢师宴”这个名目收回投资;还有少数权势者,利用孩子上大学的请客时机敛财,以权谋私。

  有人一针见血地指出:酒店大造声势,从谢师宴、金榜题名宴,到升学宴;从高考做到中考、小考,蛋糕越做越大,俨然成为“考试经济”的主要支柱。是因为酒店是“谢师宴”最大的受益者:请来请去,大家的钱最后都送到了酒店。有人算了一笔账:一桌酒席所收到的礼金大约40%~50%要花在酒席上。(晓方)记者黄海根据读者来信及网络信息整理

(本文来源:荆楚网-楚天都市报 )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