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693阅读
  • 0回复

图文:湖北省“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十大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发帖
5220
铜币
34094
威望
3259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9-07-14
荆楚网消息(湖北日报)图为:费宝莉

  图为:洪海菊

  图为:段登朝

  图为:平慧强

  图为:潘盼

  图为:纪秀丽

  图为:何欢

  图为:周波

  图为:陈雯

  图为:高星

  费宝莉,女,2007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计算机专业,支教于鹤峰县燕子乡朝阳村朝阳小学。朝阳小学位于海拔1600多米的大山深处,共有来自9个村庄的76名学生。费宝莉担任一年级语文和六年级英语教学工作。她注重教学方式方法,自制教学卡片,进行形象教学。她还为学校募集飞机模型数十架,举办了全校有史以来第一次小学生航模比赛,在乡村小学掀起了科技小制作的热潮。她既当老师又当保育员,还通过网络为全校学生募集了一年的免费牛奶。费宝莉兼任村委会会计,参与了村委会的管理,被乡亲亲切地称为“我们的女村官”。在资教过程中,费宝莉学会了开农用三轮车,经常骑车家访。在学生家长的帮助下,学会了绣鞋垫,编草鞋。她的工作得到了当地家长和群众的充分肯定。2008年9月,费宝莉被任命为朝阳小学校长,成为全州最年轻的校长。2009年6月入选由中宣部、团中央、教育部联合组织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建功立业先进事迹报告团,在全国各高校作巡回报告20余场。

  洪海菊,女,2006年毕业于湖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她是湖北工业大学英语系的佼佼者,连续三年获得校一等奖学金,大二时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四顺利通过专业英语八级考试。她大二暑假开始自主创业,与人合办一家少儿英语培训班,大四时,已发展成为拥有上千学员的英语教育培训学校。毕业时,同样被巡回报告会支教老师的事迹所打动,主动放弃了辛苦创立的事业,毅然决定到偏远山区资教,在那里施展才华,实现人生价值。

  刚回到荆门农村支教的洪海菊便担任了班主任,这意味着她的肩上多了一份责任,心中多了一份牵挂。她的班上有一位名叫胡芳的学生,家里特别困难。2007年元旦,山里下雪了,山风裹着鹅毛大雪,洪海菊绕着崎岖山路走了两个多小时来到了胡芳家进行家访。当她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佝偻着背,缝补一只袜子,衣着单薄的胡芳趴在破旧的灶台上,借着炉火的光亮写作业时,她的眼睛湿润了,她决定承担胡芳每学期所有学习开支,直到初中毕业。临走时,她将身上的100元钱塞到了老人手里。她在日记中写道:“雪一下下着,祖孙俩伫立在风雪之中,直到看不见我的身影,像胡芳这样的孩子还有很多,我有责任关心和帮助他们。”她注重创设良好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每次回武汉,她都要买一些英语光碟,让学生欣赏原声英文电影,教他们唱英文歌曲,定期举办朗读比赛。慢慢的,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明显提高,学习成绩也由期中的倒数第一变成了期末的正数第一。2009年3月28日,洪海菊积极争取到武汉大学的文化教育交流活动的举办机会,邀请法国驻汉领事馆总领事、文化专员、武汉大学WTO学院院长率学院外籍教师及大学生志愿者60多人到学校开展文化教育交流活动。幽默风趣的领事讲座,别开生面的外教授课,热闹欢快的互动游戏,美味可口的法国美食,精彩纷呈的中外联欢晚会,让全校师生大开眼界。

  洪海菊立足三尺讲台,潜心治教,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几年来,她担任的毕业班英语教学成绩一直名列同年级前茅。她辅导的学生多次在英语知识能力竞赛中获奖。她本人当选为中共栗溪镇党代表,被表彰为镇“优秀共产党员”。2009年1月,她荣获荆门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阶段性成果一等奖。

  段登朝,男,中共党员, 云南省腾冲县人,2007年毕业于三峡大学数学系,支教于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枝柘坪中学。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枝柘坪中学,在长阳、五峰、巴东三县交界处,虽然距县城只有139公里,但全都是难走的山路,坐车要5个多小时,被称为长阳的“西藏”。为了及时掌握学生情况,他每天抽一个小时主动与家长沟通联系。利用假期,深入走访每一个学生家庭。在学生家里,他总习惯先跟家长们拉家常,帮干活儿,跟山民们也感到很亲近。主动帮家长们上山打柴火,下坡赶牛羊。他家访搞得深入细致,对待教学他也丝毫不含糊。特别是数学课,学生的学习激情往往不够强烈,学习氛围也不够浓厚。为了帮助学生搞好学习,他在教学方法上大胆创新、灵活运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近两年来,他所带的班在全年级一直名列前茅,先后获得红旗班集体、校园文化艺术节团体总分第一名等优秀成绩。学生在不断地进步,他也担任了年级组长,先后获得全乡教学竞赛一等奖、乡“优秀班主任”和县“优秀三支一扶工作者”等荣誉。一路之隔的五峰、巴东两位家长也闻讯把孩子送到了他们学校。2008年12月30日,在宜昌市委宣传部、三峡广播电视台共同举办的宜昌市“十大民选新闻人物”活动中,段登朝成为年纪最小、工作时间最短、却是得票最多的获奖者。评选委员会的颁奖词是:“他像一粒种子,在大山播撒希望,虽然清贫,却收获了快乐,他用理智为理想定位,他用最灿烂的笑容留下青春的印记。”

  平慧强,男,中共党员,2006年毕业于湖北民族学院中医专业,在黄冈市罗田县三里畈中心卫生院从事支医工作。2006年毕业后,他放弃了去重庆黔江区民族中医院工作的机会,报名参加了大学生“西部计划”支医项目,来到大别山腹地罗田县三里畈乡,服务期满后又加入“三支一扶”支医队伍。工作中,他踏实苦干,坚守工作岗位,经常到病房巡视病人情况。在一次巡视病房时及时发现了一位抗生素过敏的病人,情况十分危急,经他和大家的全力抢救挽回了病人的生命,使他懂得了作为一名医生的职责和使命。服务期间他为科室所有住院病人建立了医疗档案,记录了他们的住址、联系方式及诊断资料。尤其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开展以后,住院病人数与日俱增,那么建立病人档案工作显得更加重要,到目前为止他已经收集到了近千人的档案资料,还经常趁休息时走访。他利用休息的时间带着针灸去给中风的患者做理疗,有时还带些中药过去,经过近2个月的治疗,病人的病情恢复的很快,现在都能料理自己的生活了。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中央媒体对他的事迹做了报道。

  潘盼,男,中共党员,华中科技大学财务管理专业毕业,2007年参加“三支一扶”计划,到大别山革命老区、国家重点贫困县、黄冈市海拔最高、最边远的鄂皖两省交界山区乡镇——罗田县九资河镇从事扶贫开发工作。潘盼在基层工作两年来,积极虚心地向基层干部和群众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服务基层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勇挑重担,一腔热血,扎根大别山区真情扶贫,协助镇扶贫办完成了整村推进、产业开发、雨露计划、扶贫搬迁、扶贫生产互助社等各项重点工作。他与镇扶贫人员一道,翻山越岭,到村挨家挨户做政策讲解,宣传发动,跑遍了全镇34个行政村,为农民群众早日脱贫致富提供了大量的政策宣传和技术指导。他以感恩的心态、激情的工作作风和优秀的业务技能,成为山区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的实践者,受到基层干部群众的普遍好评,为服务基层的“三支一扶”扶贫大学生树立了榜样。

  纪秀丽,女,中共预备党员,2006年毕业于长江大学,支教于恩施市沙地乡初级中学。沙地中学地处偏远山区,这里沙石遍地,交通不便,条件艰苦。这所农村寄宿制学校有一半以上的留守学生,他们由于缺少亲情的温暖,性格很孤僻。对这样的孩子既要关心他们的学习,更要使他们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她作为班主任深感担子沉重,总是挤出尽可能多的时间,来关心他们的生活。她把每一个孩子当成是她自己的弟弟妹妹。三年来,她尽可能多的挤出时间和孩子们在一起,她希望可以让他们的爸爸妈妈放心,在遥远的外地打工而没有顾虑。2007年6月的一个晚上,有个学生羊癫疯发作了,她踩着铺满石头的山路,把学生及时背着奔向卫生院。学生的病情得到了控制,可自己却因过度劳累,倒致了流产。三年来,在这深山里,有苦也有乐,她和孩子们留下了难以割舍的情感,她深深的爱着他们,他们也用一颗纯真的童心爱着她,依赖着她。同时她也收获了爱情和家庭,她们夫妻互相扶持,互相激励,共同进步,从恋人到结婚,还还清了大学两万元的助学贷款。她所任教的数学、生物教学成绩连续四个学期位居同年级第一。她个人多次被学校授予教学能手、优秀班主任等称号,连续两年被评为恩施市优秀资教生,还被评为恩施市师德模范、三八红旗手。

  何欢,男,中共党员,2006年毕业于中南民族大学,支教于蕲春县白水中学。他承担两个班的数学课教学任务,并兼任一个班的班主任。2006年8月,他刚到白水中学时,发现当地一些家长对教育不重视,孩子弃学的现象严重。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何欢在高温酷暑中徒步翻山越岭,在孩子们的家中、田间地头对家长进行劝说,开学时他走访到的学生都来了。为了帮助班上的一名孤儿完成学业,他本人为学生支付生活费、学习资料费。并和媒体联系,2007年5月10日《楚天都市报》以“小小少年多苦难,爱心撑起一片天”为题,报道了占习敏的身世。很快,社会各界好心人的电话打过来询问占习敏的情况,汇款单源源不断的寄到占习敏手中,如今,总捐款已经近14000元,《湖北日报》和《黄冈日报》先后报道了这一事情,真正解决了他的后顾之忧。在工作上,何欢勤勤恳恳,刻苦钻研,虚心请教,爱生如子。先后担任了两个班数学课,一个班班主任,五个班体育课,学校广播室工作,校团委书记,政教处文件打印工作,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是认认真真的完成,每天总是工作到深夜,全校最晚睡觉的是他,最早起来的也是他。丝毫没有懈怠,深受领导的好评。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任教数学课的两年半时间,连续10次考试居年级第一,辅导的学生先后获得县数学竞赛“三等奖”“二等奖”。近三年来,所带班级一直是全校红旗班集体,所带学生成绩一直在全校名列前茅,他本人多次在全县数学说课比赛中获奖。何欢先后多次被评为“县青年岗位能手”、“县优秀共青团干部”、“县优秀资教生”,并被任命为白水中学副校长,分管政教和资教生工作。如今,何欢同志已经决定留在蕲春这块他离不开的热土,为了乡村的孩子做出他的一点点贡献。

  周波,男,中共预备党员,2007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在仙桃市农业部门从事支农工作。他学习勤奋,虚心求教,业务素质好;他踏实认真,刻苦耐劳,工作能力强;他成长最快,进步最大,成绩最突出。2008年8月被聘用为仙桃市农业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粮油科副科长。在两年的支农工作中,他潜心农业,把本是枯燥无味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做的有声有色。在水稻“两迁”害虫防治工作中,他每天在田间穿梭查虫,认真指导农户科学防虫,他负责的片区98%以上的水稻未受“两迁”害虫为害,中稻大灾之年获得大丰收;在抗击雪灾中,他总结的抗灾补救技术经验在全市推广,保障“两夏”生产好于预期。在科技推广中,他两年间共试验筛选出适合仙桃市推广种植的优质高产粮油新品种9个,水田油菜免耕直播试验示范4000多亩,等等。他的试验项目论文《“双低”油菜高产栽培综合配套技术应用》荣获仙桃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陈雯,女,中共党员,2007年毕业于江汉大学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同年参加湖北省“三支一扶”计划到武汉市江夏区山坡乡中心卫生院贺站分院从事支医服务。支医的第一年,她被安排到江夏区人民医院实习。在这一年中她完成了由一名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向一名合格医务工作者的转变。扎实学习并掌握了相关临床技能与知识,这些都为以后下到基层服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8年8月,正式进入了扎根基层的服务生活,前往江夏区山坡乡中心卫生院贺站分院。下到基层后,她在克服了“三大难关”——“语言关”“信任关”“能力关”的同时,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为乡村病人解除病痛,逐渐被更多的基层群众所接受、认可、信任。在这两年多的支医生活中,基层实践增强了她的医学理论与技能,同时也收获了学校无法给予的众多社会知识。

  高星,男,中共预备党员,2007年毕业于湖北民族学院,同年7月参加湖北省“三支一扶”计划,成为一名扶贫志愿者,服务于利川市汪营镇政府,任共青团汪营镇委副书记,负责党政办公室日常工作。

  刚走进利川的高星,便下决心要让自己融入这片这大山里的热土,要在这里播洒他的青春,留下他的脚印,现实的他也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这一梦想和誓言。刚刚毕业,没有行政工作经验,他就从办公室小事做起,扫地,抹桌子,办会议,写材料他样样抢着干,从不嫌烦,从不叫累。那次因中风瘫倒在汪营街上的老人,就是他一个人背到医院,才挽回了生命,也是他一路照顾老人才能安全回到老家,而高星得到了老人就是那感激的眼泪。人生最大的痛苦不是身体的折磨,而是生与死的对望,年纪轻轻的高星,却能承受这一切。一次意外,让一位老人失去了她的女儿,老人认领女儿尸体时撕心裂肺的呼喊,成了他心中永远的烙印,那一次,让他真正感受到了什么是绝望。

  就是这些点点滴滴,让他表现出来一个男子汉的坚强、执着。如今,高星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也受到市里的各种表彰,但他仍然默默地忙碌着,继续释放着他的青春。

  策划:李一丹韩磊

   (本文来源:荆楚网-湖北日报 )
相逢何必曾相识,
               同是天涯伦落人!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