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364阅读
  • 3回复

《西游记》的最后完成与吴承恩故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sunsky
 

发帖
3408
铜币
32529
威望
124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9-07-17

大家好!我们讲座的题目是《〈西游记〉的前世今生》,今天这一讲的标题是《西游记》的最后完成与吴承恩故居,主要介绍吴承恩完成《西游记》的时间地点,以及他当时的社会角色和心理。

我们现在知道,《西游记》的正式出版是在明代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出版地点今天的南京;定稿完成的时间要早些,大约在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左右,定稿的地点在湖北蕲春县的荆王府。当时吴承恩的身份是王府的一位分管教育的官员。下面我们说说详细过程

吴承恩一生主要生活在明代嘉靖年间,到嘉靖后期也就是他本人五十岁之后,对于功名已经看得很淡,而且他有一手好字,写一手好文章,所以谋生是不成问题的。但他的老母亲还在世,年龄应该有七十多岁,这位老太太有一个终生愿望,就是希望儿子做一个官,达不到这个要求,老太太死不瞑目。明朝岁贡生有资格出任官员,但得在吏部排队等候空缺,无奈之下,吴承恩只得一直在吏部排队,希望能安排个一官半职,前后排了十几年时间。到嘉靖四十五年,在当时已经官至内阁大学士(相当于今日国务委员)、吏部尚书的好友李春芳的帮助下,费尽心机才谋得了长兴县丞的职位,这一年他整整六十岁。

长兴属于浙江省,在太湖南岸,北有苏州隔湖相望,南与杭州枕山背对;苏州、杭州号称人间天堂,自古就是富庶地区,但长兴却是天目山中偏僻的小小县城。对于这个职位,吴承恩倒也没有什么不满:一来他知足,知道以他岁贡生的身份,能取得这个八品的职位也不容易;二来他心态好,本年已经是六十岁的花甲老人,做官不过应景而已,没有前程的压力。

到了任上,他才知道他的主官是归有光。归有光是当时非常著名的一位文学家,江苏昆山人,二十岁左右时在当地已经隐约是文坛领袖,虽然自己尚未取得功名,但他的每一篇文章都被当作范文传阅。后来写的几篇散文名震天下,被归入“唐宋派”之内,当今中学课本、各种文学史都会有归有光的大作雄踞。但后来业和吴承恩一样长期科举不畅。吴承恩卡在乡试这一关上,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考了七场二十多年,就是没有取得举人功名;归有光稍进一步,取得举人资格后历经十数年春闱,直到前一年才中进士,被授予七品长兴县令之职。这一年,按照传统的算法,他是六十虚岁,小吴承恩一岁。

如果以文学的角度看,这一年长兴是交了文曲星运。县里领导班子调整,一下子来了两位高才领导。这二位虽然都是花白胡子,年龄偏大,但都是文名赫赫的人物。但小县城似乎不吃这一套。县城虽小,但还是官场,是行政单位。

第一年吴承恩的心情看起来还比较轻松舒畅。从他的诗作来看,他有点想家,也因为太忙而发牢骚,但经常还有点“难得浮生半日闲”的雅兴,驾个小船去欣赏山水风光。但归有光不同。归有光是一个政治意识比较强的人,早有救国拯民之心,虽然到六十岁才做个小小的县令,但他还是将此作为自己施展抱负的舞台,希望能做出点政绩来,他到任之后立即就着手改革长兴县的弊政。

长兴是个偏僻小县,做官是不太愿意做到这儿来的,所以县里主要官员的职位经常因为各种原因空缺,主持工作的往往是那些不属于官员编制的小吏。正所谓天高皇帝远,泥鳅翻大浪,小吏作恶已成习惯。当时的衙门所做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征粮上缴国库。每乡每村都有一个粮长,负责催缴当地的粮税,一般说来这个粮长都由当地大户的大户担当。但当时的长兴由于穷,农民逃亡很多,粮税的征集变得很困难,而征集粮税具有承包的性质,征不齐的部分得由粮长补齐,这样粮长就变成了一桩苦差。那些大户就勾结县里恶吏,想尽办法把这粮长的责任卸到小户农民身上,而小户往往因此而倾家荡产。归有光上任之后,所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革除这一弊政,仍让大户充当粮长,希望大户们承担一些损失。那些大户们对此很有意见,但一时没有找到发泄的借口。

归有光、吴承恩到任后第三年的春节,是外官觐见之年,照例有一部分官员进京朝觐面见皇帝,归有光也在这批官员之内。为了赶上春节前到京,他在第二年的秋天就动身上路了,县里的事则由上面派一位署印官代理。这位署印官办事鲁莽且无主见,他来到时正赶上征粮季节,由于对归有光的政策不够理解,加上有些大户怂恿,也许自己还有趁机捞一票的想法,这位署印官很轻率的便改变了归有光费尽心机才推行下去的征粮办法;而当他发现中了大户的圈套时,又匆忙的试图恢复归有光原来的办法。这下惹恼了那些本来就心怀不满的大户,于是以贪污罪联名上告,代理县令与吴承恩遂同时被捕。

这对吴承恩而言实在是意想不到。他的职务是县丞,职责就是协助主官处理征粮等等一类事务,但仅仅是协助。归有光的改革他参加了,如果说功劳他也有一份,但他从未贪归有光之功为己有。署印官所做的事,他应该也参加了,但他同样无法阻止署印官的所作所为。怎么就被捕下狱了!

这个消息传到北京之后,有一个人坐不住了。他就是当朝宰辅李春芳,他的职务已经相当得高了。

李春芳是江苏兴化人,未发达时曾在淮安教书多年,与吴承恩结交。吴承恩有几个一生相知的朋友,除了上面提到的幼年结交的沈坤、朱曰藩之外,第三个就是这位李春芳。李春芳后来仕途顺畅,一路中举人、中进士,进翰林院,任礼部尚书、吏部尚书、内阁大学士。关于李春芳,正史有传,有很多溢美之词;民间则又称他为“青词宰相”,说他是依靠给嘉靖皇帝写那些祭天的青词而得宠,言下之意说他是一个很会吹牛拍马的人。对这些,我们都放在一边,就与吴承恩的关系而言,李春芳很够义气。第一,他没有忘记吴承恩。他虽然很早就离开淮安,但与吴承恩的关系一直没有中断,两人不断有亲密交往的迹象。吴承恩绝不是那种没骨气、粘上就甩不掉的人,从他的诗文中可以看出其相交者都是义气相投的人,而绝无酒肉朋友。因此如果身居高位的李春芳稍有不慎,敏感的吴承恩一定会拂袖而去。大约他们二人的交往与文学有关,他们二人都很擅写神话色彩浓厚的文章。第二、他尊重吴承恩。以李春芳的地位,如果早点使点手段,为吴承恩谋一个职位,大概还是可以做到的。但吴承恩四十多岁放弃科举之路,做了岁贡生,然后入监读书又近十年,这期间与李春芳一直保持关系,但就是没有谋到官职。这绝不是李春芳不想帮忙,因为到吴承恩五十五岁前后,李春芳还亲自劝谕吴承恩要他进京城候选。这只能理解吴承恩希望堂堂正正的做官,而李春芳尊重他的决定。到了吴承恩近六十时,正常的排队等候的机会已经绝望,这时李春芳征得吴承恩的同意才助一臂之力,帮他选了个长兴县丞。

吴承恩上任才一年多点,就闹了这么一出大事。李春芳确实有点坐不住了,我们相信他当时无法判断所谓贪污的真假,但从道义上说,吴承恩是他劝出来做官的,也是他安排到长兴的,他不能不管;从政治上说,他有牵连,也不能不管。

离线sunsky

发帖
3408
铜币
32529
威望
1248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9-07-17

由于李春芳的插手,吴承恩的案子很快有了结果:无罪。我们今天根据资料看,吴承恩无罪基本是可以确定的,他只是一场官场斗争的牺牲品。但如果没有李春芳,这事恐怕不会这么快就解决,会无穷无尽的拖下去,拖出另一种很难预料的结局。吴承恩的童年好友沈坤,高中状元,任国子监祭酒(大约相当于今日教育部长),就是因为被别人告了黑状,被捕下狱后不堪忍受,两个月后即死在狱中。

出狱后,出于对他无罪入狱的补偿,吴承恩被补授到坐落在湖北蕲春的荆王府任“纪善”一职,正八品,与原来的职务品级相当,但要荣耀的多、清闲的多——当然从捞油水的角度看,这就是不实惠的官位了。吴承恩很明白,能做到这一点,是件很风光的事情,足以洗刷他在长兴所受的羞辱,因此尽管他已经对做官毫无兴趣,但还是赴任了。

很快,吴承恩出现在蕲州(今湖北蕲春县蕲州镇)的荆王府。“荆府”,是明代荆王府的简称。皇家诸子封王,是明朝的一项制度,第一代荆王是明代第五位皇帝宣德的兄弟,原本封地在江西,但开府不久发现有大蛇盘旋于王座之上,荆王觉得不吉利,上表给他的哥哥要求换个地方,于是挑到了蕲州。蕲州在武汉之东约100公里,紧靠长江北岸,是一处环抱群山,四周湖泊的小盆地,从环境上看,我们还真佩服当年那位荆王的眼光。到了吴承恩去的时候,荆王已经延续了五代。

明制,藩府职官由朝廷直接配置任命。“纪善”,明代藩王府的一项官职,负责掌管王府的礼仪教育,作小王子的老师。为了说明这是一个闲职,我们要将明代王府的情况介绍一下。

太祖朱元璋时代,为了稳定国家,朱元璋将他众多的儿子都封了王,分散在各地。这些王有权有职,甚至掌管着军队,在朱元璋看来,这等于将全国都置于自家人的亲自掌管之下,可以放心。但是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这些强大起来成为一方诸侯的王,固然可以保护朱家的江山,但也埋下了内讧的根苗。朱元璋死后,问题暴露了,按照礼法,朱元璋的长孙朱允炆接任登基,称建文帝。这位建文帝很快发现他周围的那些叔叔们人人如狼似虎,个个雄踞一方,自己根本无法做一个真正的皇帝。为了政令畅通,他听信谋臣们的建议,采取了削藩的措施——也就是取消那些藩王叔叔们的特权。而他的四叔燕王朱棣不服管教,首先揭竿而起,以“清君侧”为借口,发动了从侄儿手中夺权的“靖难之役”。经过四年的征战,朱棣的大军攻进了南京的皇宫,建文帝下落不明,朱棣登上了皇位,改元永乐。

朱棣当然明白自己夺得皇权乃是利用了制度的漏洞,而他自己绝对不会让这个漏洞继续存在,于是他对皇子封王的制度作了根本的改革。王还是要封的,但今后的王只有享受的资格,而没有了干预政事的权利。他规定,凡皇子都得封王,到了成年都得到自己分封的地方去,称为就藩。藩王在分封地有自己的王宫,享受分封地的税收利益,但不得干预地方政事。藩王之间不得往来,也不得与大臣密切交往,没有特别允许,不得进京。为了表示对藩王府的管理,王府中设立了一系列以朝廷为样板但简化得多了的官职,这些官职的任命必须由朝廷按照制度配备。“纪善”是这些职务中不大不小的一位,所管的是王府的教育、礼仪方面的事务,代表朝廷行使权利。

朱棣设计这样一个藩王制度的目的很清楚,即所有的皇子皇孙都要舒舒服服的活着,但皇位的承袭必须依照礼法由长子继承,所有的其他皇子都不得形成影响朝政的势力。而那些封在各地的藩王也都很明白,几乎没有胆敢犯上作乱的,都在划给自己的小圈子里尽情享乐。那他们在吃饱喝足之后都干什么呢?找自己的“业余爱好”。只要不涉朝政不违王法,只要不出你的圈子,不超出你的财力,什么都行。因此,明代的王有多才多艺的,也有龌龊不堪的,那都是因为有的是钱财,有的是时间,造就不同只是由于各人的价值取向不同。

这时候读者应当明白王府的官员是多么悠闲的一个闲职。他们也许不会像王爷那样走马骑射、斗鸡赌狗,但聚在一起饮酒、做诗是免不了的。王府虽小,但也挺自在的。而王府中恰有一位王爷平生喜好好神仙方术这一套,与年龄相仿,身份类似清客的吴承恩极为投缘。前面我们说,吴承恩一辈子难舍文学创作的情结,有强烈的文学冲动,不弄出点作品来反而奇怪;而现在,有如此悠闲的条件,有一位志趣相投的主子,不弄出点作品来才更加奇怪。

我们没有看到吴承恩在王府写作《西游记》的直接记载,但我们相信他已经将王府的生活写进了《西游记》。

《西游记》的八十八回至九十回写了一个玉华国的故事,如果点破玄关,这玉华国

其实就是荆王府。

故事中说到这玉华王为皇室宗裔,封在此地为王,自称“孤在此城,今已五代”,这与荆王的身份完全一致,吴承恩在荆府任职时,荆王在此地正好是五代。而最值得注意的,是其国号“玉华”,当年的荆王府内的七座主宫中,恰恰有一座玉华宫。这是铁证。

故事中又说到玉华王王府“府门左右,有长史府、审理厅、典膳所、待客馆”。这是典型的王府配置,而荆王府恰恰就是这样的配置,与《西游记》的描述连顺序都一样。如果没有王府的任职经历,能有如此精确的描述吗?请注意,王府并非各地都有,王府的制度也并不是哪一个都懂的。

故事还说到,这玉华国有三个小王子,小王子分别拜孙悟空等三人为师学艺。而在吴承恩在荆府任职的时代,荆王系统和下属分支樊山王系统恰恰都是三个小王子,这两个系统的三位小王子虽然辈份不同,但在理论上都是“纪善”的学生,吴承恩在身份上是这些王子的老师。这样看来,《西游记》反复写玉华国国王和三个小王子对师父的尊重,其实就是吴承恩对当年的幸福回忆,受王爷之拜,除了为师这一途,还有其它可能吗?也只有纪善在职份上能享受到这份荣誉。

《西游记》共写了九个人间国度,其中作者正面称颂的只有一个,就是玉华国。这也是一个重要提示。

这些都写在《西游记》里,读者有兴趣可以翻一翻。。

更重要的一个问题是,金陵世德堂在刻印《西游记》时,曾经请了一个叫陈元之的人写了一篇序言,说这部书稿的作者他们也不清楚,但听说来自王府,可能是王爷自己写的,也可能是王府的某位八公之徒写的。这就与吴承恩出任王府,在王府完成《西游记》,在《西游记》中记下王府生活的一个片断……,完全接上了榫,形成了一个割不断的证据链。

离线sunsky

发帖
3408
铜币
32529
威望
1248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9-07-17

前面我们说到,吴承恩比他那些同辈的、不同辈的写通俗小说的人要幸运得多,因为历史为他保留了更多的痕迹,使得我们能够结成上面的证据链,从而把作者的桂冠还给他老人家,在我们的这个时代还能享受一点哀荣。

最后我们发挥一点想象力,描述一下《西游记》最后完成的情况:

吴承恩从长兴逃出囹圄后,很快就到了蕲州任职。王府的生活出乎意料的清闲,几乎没有任何事可做,他可以在这个蜗角之地好好的逍遥一番。恰巧,王府的一位王爷与他有相同的爱好,对神仙方术真情不已——其热情恐怕吴承恩要自愧弗如了。吴承恩与这位王爷自然相处甚洽,在王爷的鼓励下,他拾起了童年的梦想,开始写《西游记》。

大约用了两年的时间,《西游记》完成了。也许王爷答应他要刻印这本书,所以他在回乡时将这部书稿丢在了王府。对于他,刻印这部书是不可想象的,出卖书稿也是不可考虑的。十年后,吴承恩在家乡逝世。又十年后,这部书稿经过未知的辗转,在金陵世德堂的柜台上面世了。

现在我们所说吴承恩的故居。出淮安城沿运河堤北上,有一座古镇河下。历史上的河下,已经有千年历史,正是当年商贾汇聚的集散地。今日的河下,已呈败落之象,但站在河堤上看去,一条条石板街道,两边鳞次栉比的店铺门面,门面后依稀可辨的深宅大院,仍然透出一种旧时大码头的格局;从河里往来的运输船队看,仍可想象出当时千舟竞发、白帆点点、货物上下装卸从这里幅射四方的情景。

吴承恩便出出生在这座古镇的打铜巷里。据老人们说,吴家老宅子原也是一座大院,一直保留到抗战前,大约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才被战火夷为平地。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当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吴承恩确是《西游记》的作者时,淮安县政府决定重建吴承恩故居。1982年,首届全国《西游记》学术讨论会于淮安召开之时,故居竣工。

重建的故居仍在吴家老宅原址。看起来被淹没于大片民房中,但唯其如此,才有一种真切的感受,才能理解这位文学家及其笔下人物身上的市井风貌。建筑采用了典型的明代式样,与保留有大量明清旧屋的周围环境布局十分和谐,避免了有些纪念地虽然富丽堂皇却不免让人觉得大兴的感觉。其规模格局也尽可能地听取了老人们的描述,所以虽新建却如旧。在“故居”这个意义上,应该是非常成功的作品。

如今的故居,竹篱爬满茑萝,曲廓环绕青藤,屋前芭蕉,屋后冬梅,特别是吴承恩当年的书屋射阳簃,按照旧文人的书房陈设,典雅古朴,颇有点仙气。故居的主要功能当然是陈列,其中包括许多近年发现的与吴承恩有关的文物资料,弥足珍贵,而贵中之贵,则是一座吴承恩的塑像。

前几年,以扮演孙悟空演猴戏著称的艺人六小龄童章金莱,将其家族珍藏的大量纪念品捐献给吴承恩故居,地方政府又专为其在故居一侧建了“猴王世家纪念馆”。据说,六小龄童的父亲六龄童曾告诫其子:我们家族演猴戏吃饭,都是托吴老先生所赐,子孙后代切不可忘记吴老先生之恩泽。

故居有三件重宝。

1.吴承恩为其父亲写的墓志铭。1975年1月的一个早晨,淮安马甸乡—位去学校上课的小学教师发现路边多了一堆新土,旁边丢着两块石碑。他知道这里又有一座古墓被人挖掘了,那石碑就是墓志铭。当地古墓很多,由于穷,常有农民夜间偷偷挖墓。挖墓的目的很简单,能有金银首饰最好,否则挖几块棺材板也能卖几个钱。淮安古代很繁华,棺材板的料质都不错,即使埋在地下几百年,挖出来照样能做门窗桌椅。所以挖墓的事时有发生。

小学教师出于好奇,走过去,用脚擦去石碑上的泥土,俯身看碑上的文字。这种碑他过去常见,方形,往往两块为一合,放在棺木前的土中,记载着墓主的生平。他先看盖在上面的一块,字是很大的篆字,约略认出是“明吴菊翁之墓”几个字。再看另一块,是密密麻麻的正楷。虽然他知道这通常都是对墓主的赞颂,但这—块却不是通常的格式,它没有先题墓志铭撰写者的身份官职,而是直接切入祭文,写得深切感人。“乌乎!孤小子承恩不惠于天.天降严罚,乃夺予父。”他不由得念出声来。念着念着,他的脑子里忽然灵光一闪:墓主姓吴,其子名承恩,这不是《西游记》的作者吗!

这位老师向学校作了汇报,学校又报告了县文化馆。县文化馆派人查看,确认这正是吴承恩为其父亲写的墓志铭,于是又报告南京博物馆。南京博物馆来人收去了石头墓碑,却没有再继续追问下去。按理说,这座被挖的古墓正是学术研究的线索,但当时还在“文革”期间,没有多少人对学术感兴趣,也没有多少人敢冒风险,博物馆能将墓碑收去保存,已算是相当负责了。

被盗占墓上的新土很快恢复如旧,此后几年也没有旧事重提。

1981年,淮安县政府派员调查吴承恩的墓地。调查人员首先想到了被盗挖的吴菊翁墓。很快,他们查到了当时的盗墓人。据他们说,在吴菊翁墓的一边,他们还挖了另—个墓,这座墓的棺材上有吴字。棺材板被卖给当地一所中学时,老师们说那上面的字可能是吴承恩的官职。

这让调查人员大为兴奋。他们找到那所中学。老师们证实确有其事,但棺材已被改制为门窗,上面有字,大家只记得一个吴字。正当线索似乎要中断时,旁边一个姓吴的木匠插上了嘴,原来他就是用这块棺材改制门窗的当事人。他说:棺材买来时,因为上面有吴字,所以有人开玩笑说是我们吴家的老祖宗,我便信以为真,将用剩的半截前档板也就是有字的那部分拿回家藏了起来。真是皇天不负吴承恩。吴木匠找来那半截档板,果然有“荆府纪善”四个字,断处为第五个字的开头,似为“射”字。由于木板的出现,又引起了曾见过完整木板的老师们的回忆,他们说以下可以肯定是“射阳吴公之柩”。

离线sunsky

发帖
3408
铜币
32529
威望
1248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9-07-17

这半块棺头版就是今日吴承恩故居的第二件重宝。有“荆府纪善”几个字就已足够了。我们前面已经介绍,纪善这个官职只出现在王府中,非常少见,而淮安历史上出任过荆府纪善的只有吴承恩一人,而且这几个字又发现于吴菊翁墓的一侧,墓主是吴承恩已完全可以肯定。

按照挖墓人的引导,调查组重新打开了吴承恩的墓穴,清理出三具骨骼,经测定为一男二女。显然这就是吴承恩和他的两位夫人。

第三件重宝就是吴承恩本人的头骨。全国各地古代名人的雕像难以计数,但至目前为止只有这一座是根据真人的头骨复原的,也就是说,雕塑的形象就是本人。根据真实依据复原的塑像原有两座,一座是明万历皇帝朱翊钧,系根据十三陵出土的骨骼复制。但这座塑像在“文革”中已被毁;另一座就是吴承恩,目前这是全国唯一的一座古代名人复原像。

吴承恩的一生是不幸的。不幸的事太多。但万幸的是,他的墓在被盗发后立即受到保护并找到了完整的头盖骨,并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复原成功。

复原的过程是相当复杂的,著名考古学家贾兰坡教授亲自主持了这项工作。

首先要确定年龄。根据牙齿磨损程度判断,吴承恩逝世时已七十多岁。根据这个年龄制作塑像似乎不合适,从审美的角度看,这个年龄有点老了。从各个方面考虑,特别是考虑吴承恩创作《西游记》的时间,最后贾先生和具体负责制作的雕塑家张建军先生确定,以六十岁左右作为制作吴承恩标准塑像的参考年龄,然后推算出这个年龄时吴承恩的头骨形状。

然后是细部特征处理,人们注意到头骨有肌嵴发育的特点,尤其是咬肌敷着部,这就要考虑让复原像的相应部分有咬肌突出的感觉。吴承恩塑像面部两侧的咬肌及冷峻的表情就是因此而来的。

再以后,还要根据吴承恩生前的受教育程度、生活状况、其它生理数据确定塑像的表情。还要参照明代人的通常习惯确定塑像的发型、胡须等等细部组织。

成型后的吴承恩塑像,年龄约在六十岁左右,正是完成《西游记》创作的时期;塑像皮肤肌肉略显松弛,但精神矍铄;神态略显冷峻,似乎强调性格的倔强以及一种与世俗抗争的精神;蹙眉凝神,似已进入幻想世界,正与他笔下的人物一起邀游于超自然的世界之中。

二十年后,吴承恩的复原像又有了新版本。

2003年盛夏,冒着酷暑,中国刑警学院的赵成文教授在一批法医的陪同下,在淮安吴承恩纪念馆内对吴承恩和他两位夫人的头骨进行一次新的测量采集,作了一次新的头像复原。赵成文出身于警察,多年在公安系统的基层从事刑侦工作,后来集多年一线侦破的经验,专攻刑事侦破技术中的痕迹学,被认为是中国刑事相貌学的开创者和学术带头人。

所谓刑侦相貌学就是根基残留线索设法恢复受害人或罪犯的相貌,这种手段的历史非常悠久,中国古代叫做“画影图形”,先根据口述画一张像,然后四处张贴,追捕犯人都用这种方法。它和以前所使用的复原人像的方法原理本质上是一样的,但引进了更多的科技手段,将相貌的手工绘制发展到由计算机生成。

新的吴承恩复原像,虽然是二维的平面像,但其相像度可以达到90%以上,与真人已基本无异。

两个复原像,一个采用比较传统的雕塑手法,表现的是吴承恩六十岁时创作《西游记》时的神态,追求的是神似;一个是借助于电脑软件绘出的平面作品,强调的是吴承恩晚年七十多岁时的实际状态,高度形似,堪称双璧!

(本文来源:网易新闻访谈 )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