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环境保护
在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倡导环保成为当下汽车企业的一个重要课题。由于中国签署了《京都议定书》,承诺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而温室气体产生主要来自汽油机,因此,国家对环保的高要求也带来了对新能源汽车的迫切需要。 在以环保为发展方向的汽车界,5~10年内,技术潮流一定会出现相当大的变化,如果中国的汽车企业不介入,不跟进,落后甚至被淘汰是一定的。为此,中国的汽车企业都制定了远近结合的新能源发展战略,把氢动力、燃料电池当作长期目标,进行研究跟踪,把混合动力作为近期的研发重点。
自主品牌
2007年,政策将为自主品牌开道。《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作为汽车产业的纲领性文件形成强力后盾,而“十一五汽车产业规划”则如一支锋利的矛,刺向自主品牌的障碍。各种辅助性政策的实行确实为自主品牌营造了一个良性的生态环境,中国汽车企业开始觉醒,在发展自主品牌的道路上披荆斩棘,成绩可圈可点。 2006年年底,国家发改委颁布的《汽车工业结构调整意见》指出,从今年开始,自主品牌轿车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是目前自主品牌仍然存在利润率低下、竞争力不强以及开发能力薄弱等诸多不足。因此,各地政府主管部门要把企业研发能力建设和自主品牌培育列为重要考核指标,努力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培育自主品牌产品。
油价飙升
2006年3月26日、5月24日,国内成品油价格两次上涨,其中5月24日,汽、柴油和航空煤油价格每吨提高500元,这是历史上油价涨幅最大的一次。据推测,2007年,国内成品油价格仍将上涨,这对中国的汽车消费而言,势必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 近几年来,油价总体保持上升势头,油价达到一定的价格水平,对汽车消费将产生十分显著的影响;从消费者心理的变化角度看,随着高收入群体汽车保有量的逐步饱和,中等收入者将逐步成为汽车消费主流群体,对油价变动的敏感性将逐步提高。
汽车出口
尽管2006年的出口形势不错,但是中国汽车出口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并没有明显改观。首先是小批量出口居多。其次是海外售后服务体系不健全,一些企业的产品已经批量出口到某些国家,但售后服务还是通过当地代理商完成,经常产生服务不能跟上的情况,大大影响了企业在海外市场的口碑。 中国汽车出口企业应对挑战,首先要确保产品质量,做好售前售后服务。同时,要细致研究各国的市场准入条件、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防止盲目进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控制成本,保持合理的赢利水平;另外,还要增加投入,提高研发能力;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打击侵权行为;要规范出口秩序,制止恶性竞争。
召回制度
2007年,国家质检总局将继续完善汽车召回制度,争取在立法上有所突破。 据记者了解,《缺陷汽车召回管理规定》有望升格为法规,相关条例一旦通过,汽车召回将从生产厂家的主动行为变为强制措施。质检总局相关人员表示,在召回制度实施过程中,个别汽车制造厂商对涉嫌缺陷质量问题隐瞒不报,也有部分厂商通过维修站私下处理涉嫌缺陷质量问题。质检总局日前发布专项检查通知,将针对上述违规行为检查召回制度的落实情况。 来源:贵阳晚报 王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