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13年间要新建266个电厂
这是凯迪控股第一次大规模下派本科学历以上的员工到电厂。
之所以要下派人员下去,其背景起源于凯迪控股近年来的战略转型,从原有的环保领域转向能源产业,凯迪正在大规模新建生物质电厂。
目前国内脱硫市场已进入恶性竞争阶段,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2007年凯迪开始淡出环保脱硫市场,进军绿色能源产业。
据国际机构最新估算,世界上石油稳定供给不会超过20年,枯竭期仅为50年。中国是世界上石油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生物能源因此被政府和学术界看好,这也成为产业投资的新热点。
2007年当凯迪开始转向这一崭新的事业时,它也在大力实施人才工程。这一年凯迪首次在大学校园招聘毕业生。在2007年和2008年中,他们招收的500位专科生全部下到电厂,大本以上的200多人则留在“武汉的大楼里”,因为电厂还没建好,“没地方派”。
按照凯迪的规划,到2020年要建266个电厂,进入世界500强,成为世界第一的环保企业。目前的进度是,第一批建了13个电厂,第二批要建的25个电厂中15个已开工。一个庞大的生物质发电产业正在奠基。
要生物质发电,得需原料,与此同时公司又计划在全国新建能源基地1亿亩。目前已在全国10多个省新建了若干项目。在最新的公开报道中,凯迪控股董事长陈义龙表示,在国家能源形势日趋紧张时,凯迪将于2009年至2018年在江西境内建设700万亩生物质能源林基地,在江西区域内投资170亿元人民币新建生物质电厂、生物质炼油厂等,以建成崭新的绿色产业。
1992年凯迪创办之初,只有9平方米房间,8个员工,10万注册资金。凯迪控股人力资源总监肖义平2001年进入凯迪,那时公司才几十人,销售收入2个亿,但现在其员工已达3000多人,去年销售收入达60个亿。短短10多年中,它已有11家系列公司,若干个下属公司,其中包括凯迪电力在内的三家企业上市。
凯迪从创立之初就一直在高速发展之中。而它新打造的生物能源产业,更是让它进入另一更高层次的发展中,“进入世界500强”。
资金和管理准备不足?
凯迪阳光一个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中层员工告诉记者,“生物质能源前景是好,但困难太大,凯迪在资金和人员上都准备不足。”
据他所知道的,这些新招进来的大学生早先是要下到电厂的,但因电厂建设进度放缓,大批人留在武汉,现在下来是必然的。
在迅速成长的过程中,凯迪似乎一直遭遇资金短缺的困扰。去年初,陈义龙在武汉举行的一次民营企业座谈会上表示,“凯迪要想超常规发展,仅依靠自身力量是无法实现的。”他说如果政府调动相关金融资源对凯迪给予扶持,凯迪在3年左右的时间其产业销售规模将会突破350亿元。
2个月前,中国银行向凯迪控股授信130亿元,以助其成为生物能源技术领域的龙头。凯迪阳光这位中层透露,目前公司还准备和新加波一富商谈合作,尽管这样,“但凯迪资金仍明显不够,因为林业见效太慢”。他个人对陈义龙很佩服,他“希望陈总能挺住”。
据肖义平昨日介绍,凯迪每建一个电厂约需资金3个亿。如果按照这一标准,未来凯迪要建266个电厂,所需资金极为庞大。对于下面员工认为可能因资金准备不足而裁员降薪的说法,凯迪控股总裁助理唐秀丽则回应说,“凯迪资金目前没危机感”。肖义平则笑着说,“老总抱怨没钱很正常”。
如果仅仅是正常的基层锻炼,不存在降薪换岗等问题,那为什么网上会引起激烈的反弹和一边倒的舆论。凯迪阳光这位中层告诉记者,这次风波主要是沟通不够,其实你光明正大的按劳动法裁员,别人没意见。你要降薪,明说也可得到理解。
这一点肖义平也坦承,可能会有一些管理的问题,凯迪是一个高度创新的企业,在发展中管理问题一直是滞后于实践的。
凯迪回应:是下基层锻炼,非裁员
针对这起“变相辞退”风波,凯迪控股人事总监和总裁助理唐秀丽等联合对外提供了一个说明。在这个说明里,他们说这次风波主要是由于信息不对称,以及由于理解的误差造成的。
他们说,8月1日公司大会上,对这次下电厂和培训事宜做了解释和沟通,有录像和录音为证。
公司需要引进大量人才,不可能将已在公司工作一年以上的大学生解聘。
之所以下派这些学生去电厂,是因为在其职业生涯中缺乏这一环节,在以往的工作中,发现有人犯比较低级的错误,这是一次下基层锻炼的活动,而非裁员,最多2年就可回来。这是凯迪的人事工程,培养凯迪的后备力量。
员工下电厂后,户口不变,劳动关系不变,工资待遇不变。
此次下派大本以上的员工,其薪酬制度与大专生待遇不一样,他们不会去做运营,电厂运行主要以大专生为主,公司没必要用本科大学生做运营。
记者昨晚联系上一个情绪激动的员工,他似乎也是新建”凯迪员工维权博客“的员工之一,听到公司作出以上解释,他回应说这是“一面之词”,他说他7月31号接到通知,8月1号参加开会,从千里之外的项目地赶回来,会上也啥都没有说清楚,随后就签协议。他说自己也不想折腾了,“我们要我们的赔偿,然后解除劳动合同。”
就在这个风波风生水起时,凯迪新招聘的700多个员工正在武汉进行培训,和过去员工不同的是,他们一来将全部下派电厂。肖义平称,”我们此前没经验,应该让这些学生先去基层,不待在有空调的大楼里,免得像今天感到落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