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967阅读
  • 0回复

在本草心脉中,潜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天各一方
 

发帖
1374
铜币
11498
威望
505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4

草木生于野,迎风摇曳,或孤或群,品性相异。那是与人疏离又融合的群类,天地间自在生存,从生到死,宁静无声。500多年前,一个男子俯下身来,耐心聆听。他,名李时珍。

化身植物,一直是我的心愿。或为树,或为草,或为梢头一抹花、风中一朵飞絮。公元2008年秋,我恍如山野间一棵名桂花的树,安静流溢芬芳。那位名时珍的男子,草鞋,布衣。沉重的药箱,在子建元、徒庞宪的陪伴下,从远方走来。

从名字到心性,他识得每一株草,每一棵树,知道它们的适宜与禁忌,它们的情愿与抗拒。摘入药箱,时珍让草木进入另一个通道,成药,去慰藉世间的病痛疾苦。

本,原初的一点,根的末梢。公元1518年,蕲州(今属湖北省蕲春县)李家,弥漫浓郁的药息。就在那一刻,白鹿跃入,紫芝长庭院,仿佛神启,一个婴儿降生。于是,他,将一生与草木结缘。

一辈子难以位移的草木,因循时序化转的草木,有限的生命,因了时珍的解读得以拓展。它们,被时珍亲手栽进一本书里。书名《本草纲目》。

病,来自体内的声音,以疼痛的方式提醒,规劝——生命须自爱。那声音,仿佛幼时母亲又气又爱的斥责。

病的语言,含混、尖锐、曲折。医是专心聆听的人,以一张药方解读。茵陈蒿、泽兰、山慈姑、半边莲、旋花、桑上寄生、鲮鲤、伏翼、款冬花……似懂非懂的语言体系,病者只有虔诚吞入脏腑,由身体去感受。

善医者,伸手把脉,眼观舌苔,就知病的曲直幽深。500年前,名胡的女子,荆穆王妃,胃肠绞痛,时珍从容化解,开出药方名延胡索;封蕃武昌(今属湖北武汉)的楚王,其子骤然昏厥,生死悬一线,时珍皱眉微忖,开出药方名附子和气汤。观生者,知其何时亡;观死者,知其气未断。那样的眼力,时珍拥有。

公元1556年,时珍受荐入京城。

金陵(今属江苏南京)太医院药房幽深,书库宽博,他蹑足行其间。

步履轻缓,带起陈年尘埃,三十有八的时珍伸出手指,惊动流传千年的《神农本草经》、纸页尚新的《本草品汇精要》。前者来自民间积淀,后者生自天子意志。目光流连处,一个意念悄然凝聚。

一年后,时珍离京城,回故乡。在名雨湖的岸畔,筑新居,名红花园。

在这里,时珍将用30年时光,培育那枚纸页上生根的奇异种子。他无数次远涉山林,用药箱装满来自山野的新鲜草药。直到后来,他也被栽种在这里,任时光移转,任世人迷信。

雨湖岸畔,那座坟头的青青草,至今年年有人采摘,去慰藉世间的病痛疾苦。

时珍坐于红花园,为多少人释病去痛,已无人说得清。那是一个医者的本分。

对于时珍,诊病是求证,也是寻疑。收获点滴经验,都是灌溉《本草纲目》的养料。红花园成为驿站,时珍一再背上药箱出发,身边有子与徒陪伴。湖北武当、江西匡庐、江苏牛首……偏僻山野,草木繁茂地,条条逶迤小径,时珍踩遍。

他问,问医、农、渔民和猎人,也问宁寂无声的草木;他看,看枝、叶、花、果的形,也看阴阳暖寒的质;他尝,尝辛、苦、酸、辣,也尝甜与甘的细微区别。草木的滋味,时珍一一历遍,才有最深契的解读,安放进《本草纲目》。

古人关于本草的误读,时珍或更名,或矫正,或增删,或补遗,1892种药物从形到神,眉目清晰,端然于时珍笔下。

时珍以30年时光和心血,灌溉了那枚奇异种子,仿佛生命交融,心魂渗透。那是一个医者的职责升华。

公元1593年,医者时珍觉体内气脉将竭,《本草纲目》交子建元,留下一封长书。

草木与时珍一道,进入不朽。

公元1556年,《本草纲目》全本付梓出版,史称金陵版。仅刊刻,费时4年。


那一年清明,也许,一套墨香清晰的《本草纲目》安放时珍墓前。建元跪于前,淌泪相告。往事历历而过。不是惊动,是告慰。

时珍足以安卧。任那枚奇异种子去世间流传,似时珍隐形的手,抚摸着尘世间累累病苦者。

24年后,名景星的男子来到雨湖岸畔。他将筑庐而居,以一支瘦笔,为时珍作传。2008年,我读到那些简明文字,似望见,名时珍的男子,草鞋,布衣,沉的药箱,正从远方走来。

山野的风,抚过他的眉眼、衣襟。

携带草木的馨香,持续吹拂而至……


(本文来源:广州日报 )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