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148阅读
  • 0回复

常吃五谷杂粮、蔬菜瓜果等“五谷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网络天下
 

发帖
1528
铜币
22451
威望
510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01-08
  在我国,"五谷"的说法已有相当久远的历史,人们以谷物为主的饮食习惯也已沿袭了数千年之久。古书《周礼·职方氏》将"五谷"指定为黍、稷、菽、麦、稻五种粮食作物,这一说法最后逐渐形成习俗。其中,黍指玉米,也包括黄米,稷指粟,菽指豆类。到如今,"五谷"已经成为一种笼统的称呼,泛指各种粮食作物,或者称为"五谷杂粮",包括细粮(如稻米、小麦等)、粗粮中的谷类(如玉米、小米、高粱、紫米、燕麦、荞麦等)、豆类(如大豆、蚕豆、豌豆、红豆等)、薯类(如红薯、马铃薯等)以及其他杂粮。
  
  那么,五谷杂粮、蔬菜瓜果等"五谷素"对冬季养生有什么意义呢?怎样食用才更有利于冬季的健康?这是我们在里将要谈到的内容。
  
   "得谷者昌,失谷者亡。"我们的先贤从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深刻认识到五谷的重大养生保健作用。《随意居饮食谱》里说道:粥饭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贫人患虚症,以浓米汤代参汤,每收奇效。病人产妇,粥养最宜。李时珍也说,米油是穷人的人参汤,婴儿食米油,百日则肥白。
  
  我国有一句广为流传的谚语:"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心发慌。"作为主食的饭,就是以谷类为原料蒸煮而成的,它在人们的饮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古今中外的学者、养生家均认为"饭为百味之本",所以,无论是古代的《黄帝内经》还是现代的中国,更包括很多西方国家,其膳食指南都强调了粮食的重要性。
  
  《黄帝内经》认为,饮食调养应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为原则,"五谷为养"强调了人们日常所必需的能量和蛋白质,主要应由"粳米、小豆、麦、大豆、黄黍"等五谷粮食供给,粮食是中国人的主食,是生命的原动力。
  
  稻谷、麦子、高梁、大豆、玉米等五谷杂粮,它们负责产生人体需要的大多数能量,主食中所含的主要成分碳水化合物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素 ,供给人体热能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中 ,碳水化合物是最好最快的热能源,大脑所需能量只有葡萄糖 ,而碳水化合物是多糖物质 ,很快就能转化成葡萄糖。
  
  谷类经过加工调制可制成多种主要食品,也常作为酿造业的原料。谷类食物是钙、磷、铁等矿物质以及B族维生素的重要来源。尤其是粗粮、杂粮未经过精加工,能够把糊粉层保留下来,因此也同时把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保留了下来。中国人很容易缺乏维生素B1,维生素B1能作为辅助酶参加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还能增进食欲,促进消化,维护神经系统的正常运行,对健康是极为有益的,而杂粮恰恰弥补了这一缺失。杂粮中的膳食纤维又具有降糖、降脂、通便、解毒、防癌和增强抗病能力等功效,因此,要达到平衡膳食,促进健康,就必须遵从"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的原则。
  
   《黄帝内经》中说,当人久病之后,不能随意地多吃,也不能吃肉,因为这有可能引发后遗症,或使旧病复发,只有少少的吃点粥就好了。
  
  汪昂撰写的《本草备要》里也有相关的记载:现在的人们每天都吃粥,却不知道其中的奥妙,到了有病时吃粥,才感觉对脏腑非常有益,这是其他食物所远远不及的。为什么粥对人体有这么好的效果?其实这都是得益于五谷杂粮在其中发挥的神奇效用。
  
  这些五谷杂粮,不仅有果腹之效,还有相当多的药性,如:小麦具有养心安神、厚肠益脾之功,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有一帖著名的甘麦大枣汤,即用小麦、甘草、大枣,以水煎服,可治疗因情绪抑郁或思虑过度、心脾受损,导致的神志不安、悲伤欲哭等症很有良效;大麦有和胃宽肠之功,将大麦面制成稀糊状后饮用,能助胃气、恢复体力,可用于食管癌等造成的吞咽困难者;荞麦,能降气宽肠、消积开胃,可用于肠胃积滞、慢性泄泻、水火烫伤等。近些年,抗癌专家发现五谷杂粮中一般都含有某种起辅助抗癌作用的物质成分,如大豆中的黄酮,可以遏制结肠癌、肺癌、食道癌等癌细胞增殖,是恶性肿瘤的克星。
  
  五谷杂粮中大多含有维生素E,这种营养素能保护脑细胞,使其免受损害,从而起到保护肌体、延缓衰老的作用。
  
  五谷杂粮、蔬菜瓜果等"五谷素"补阳护肾
  
  冬天最脆弱的部位是肾,当大地被冰雪覆盖、万物凋零的时候,肾气最易耗损。我们能做的就是在疾病易犯季节多珍重,例如冬天补充阳气,以养护肾气。这个只要简单的"早睡晚起"一招就可以实现。冬天日照短,早睡保持温热的身体,以养人体阳气,晚起是指在自然界阳气上升之后起床,身体可以补充阳气,躲避阴气。这样各脏器收集的阳气汇集到肾,肾气充沛足以抵挡疾患。
  
  对于正常人来说,冬季应当遵循"秋冬养阴"的原则,也就是食用滋阴、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像藕、木耳、胡麻等皆为有益的食品。同时冬季饮食切忌黏硬、生冷食物,因为此类食物属阴,易使脾胃之阳受损。
  
  另外,我国地域辽阔,就南、北方的饮食情况来看,南方人多食大米,不习惯吃面粉及粗粮,而北方人则正好相反。实际上,这两种摄食习惯,都不是很合理的。南方人应该增加些面食,北方人则应增加大米,并配以各种粗粮。这样才有利于合理营养,增强体质。冬季季人体脾胃较弱,应该少吃刺激性及不好消化的食物,如糯米糕、面团等,以养脾气。
  
  国际卫生组织和国际老人协会也曾对长寿老人的饮食习惯做出调查统计:长寿老人中50%的人常吃"五谷杂粮、蔬菜瓜果等"五谷素",多吃五谷杂粮、蔬菜瓜果才是健康长寿的饮食标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