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266阅读
  • 0回复

强化沿江城市联动发展 促进湖北长江经济带开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天各一方
 

发帖
1374
铜币
11498
威望
505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02-27

  武汉2月26日电(记者廖君 黎昌政)“长江经济带”已成为我国最具活力的重点建设地区之一。湖北省一些政协委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受行政区划限制,长江两岸分属不同行政区域,严重制约了湖北长江经济带的整体发展。应强化沿江城市联动发展,促进湖北长江经济带开发。

  ――长江经济带是湖北全局发展战略主轴线

  长江经济带东起上海、西至重庆,涉及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6个省2个直辖市。长江经济带不仅是长江流域经济最发达、最繁华的地区,也是全国最重要的高密度经济走廊和全国经济、科技、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浦东开发和三峡工程建设等重大决策的相继实施,国家有关部门提出发展“长江三角洲及长江沿江地区经济”的战略构想。沿江各省也将其经济发展重点逐步转向临江城市或地区,并确定战略开发区域,如“江苏长江经济带”“安徽皖江经济带”“湖北长江经济带”“重庆沿长江经济走廊”等,与国家整体发展战略遥相呼应。

  湖北省政协委员、黄石市政协常务副主席柯大云介绍说,长江是湖北得天独厚的发展资源,成为推进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的最大比较优势。目前,沿江经济带主要经济指标约占全省2/3,在全省经济发展格局中举足轻重。2009年7月,湖北正式出台《关于加快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的决定》,力图全力推进湖北经济发展,形成联动效应,带动长江沿岸城市经济发展。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湖北省政协委员仲志余说,在推进湖北长江经济带建设过程中,强化沿江城市联动发展意义重大。一方面,这有利于发挥长江中部承东启西的纽带传输功能。通过构筑和强化沿江城市和产业带,不仅可以有效整合和利用沿江城市经济资源,还能推动湖北经济与整个长江经济带全面对接。另一方面,有利于推进“两圈一带”战略的实施,促进全省协调发展。通过沿江城市的联动发展形成湖北经济增长的“驱动轴”,再向两侧进行辐射和扩散,向腹地纵深推进,能促进“两圈”(武汉城市圈、鄂西生态文化圈)互动发展和全省协调发展。

  ――行政区划造成要素流动障碍

  由于受行政区划限制,一江两岸分属不同区域,行政区域的分割导致江南、江北发展不平衡,难以实现优势互补,严重制约了湖北长江经济带的整体发展。

  柯大云说,长江黄石段70多公里的岸线中,江南的岸线属于黄石管辖,江北的岸线属于黄冈市的浠水、蕲春、武穴管辖。黄石工业基础较好,但发展空间受限制;浠水、蕲春、武穴工业基础较弱,但发展空间较大。

  目前,江苏省在跨江联合开发上有成功的经验。这个省实施沿江大开发战略的出发点是针对苏南、苏中、苏北经济社会发展存在较大差距的实际,以苏南带苏中、苏北,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江苏省着力推进资源共享、联动开发、跨江开发,形成了“以南带北、南北共建”的开发模式。重点是推进三个方面联动,即联动发展沿江产业、联动推进园区建设、联动建设基础设施。江苏省打破条块分割的体制障碍,淡化行政区划概念,强化经济区域的联系,依托现有的过江通道,推进两岸联动发展。鼓励南岸跨江发展,“不求所在,但求所有”;北岸主动接受辐射,“不求所有,但求所在”。

  如江苏江阴发展快,但空间不足;靖江发展慢,但土地资源丰富。为推进两地联动开发,在江苏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由省主导的省级江阴经济开发区靖江园区,靖江划出60平方公里的沿江土地,由江阴出资成立投资有限公司进行分步开发。江阴提出“10年内不从园区分取投资收益,全部用于滚动发展”;靖江则承诺“做好园区外围套建设和过渡期的各项工作,10年内不向园区收取任何费用”。目前,两市正联合构建加快推进产业结构和投资一体化、经济运行和管理体制一体化、政策机制一体化的新格局。这种两市联动的形式较好地发挥了“拥一江之势、得两地之利”的优势。

  ――强化沿江城市联动发展

  政协委员们建议,湖北以及长江沿线城市应充分借鉴江苏联合建立开发区的经验,打破地区之间资源和要素流动的各种障碍,破除传统体制束缚,破除行政区划、行业界限,健全区域协调合作机制,大力开展跨行政区域的协调合作,实现联动开发。

  一是尽快制定出台湖北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目前,长江经济带龙头上海浦东开发已取得初步成效;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已正式获国务院批准;《江苏省沿江开发总体规划》早在“十五”初期就已颁布并实施;重庆市实施“退二进三”战略,把大部分工业退出主城区迁往渝西沿江地区;四川省也提出建设沿长江经济走廊战略。尽快制定出台湖北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十分紧迫和必要。

  二是处理好“一个中心”与“一串珍珠”的关系。继续增强武汉区域城市龙头带动功能。武汉是湖北长江经济带的核心城市,也是全国沿长江经济带的一类节点城市,但远不及沿海发达地区的大城市发展水平,经济总量不及广州、深圳的一半。武汉与上海(南京、合肥)、广州(长沙)、成都(重庆)、北京(郑州、石家庄)等国内主要城市的高铁线路基本在3小时内,从而形成连接我国华东、华南、西南、华北的“3小时经济圈”。武汉必须抓住这一新特点,进一步突出其在新一轮沿江开发开放中的龙头地位,优先支持发展。

  同时,推动其他次中心和中小城市快速发展。可考虑开展跨江的次中心城市和中心城市推行联合开发试点工作。在联合开发区建立行政审批中心,实行一站式服务。开发区长江岸线的使用和整合由开发区管委会进行审核报批管理。

  三是发挥比较优势,布局特色产业。长江干线年货运量突破12亿吨,相当于17条京广铁路。在湖北长江沿岸拥有的25个港口中,武汉港、宜昌港、黄石港、荆州港被国家规划为内河主要港口。据预测,到2020年,武汉港货物吞吐量将达2.1亿吨,集装箱吞吐量将达到380万标准集装箱。湖北具有长江“黄金水道”最长的河段,应利用武汉新港建设的机遇,整合沿江地区港口资源和岸线洲滩资源,建成中部港口集群,振兴湖北航运。

  目前,江苏1170千米岸线资源已开发利用40%左右,大多是工业园区和港口。湖北岸线资源(2051千米)几乎是江苏的2倍,目前仅开发利用17%左右,且含金量不高。随着沿江地区基础设施的改善,加快岸线洲滩资源开发利用成为必然趋势。建议湖北把航运业纳入“两型社会”实验范围,利用国家扶持“低碳经济”的优惠政策,利用税收杠杆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手段扶持航运业发展。

  在发挥水资源和航运优势的基础上,以武汉为中心、长江为纽带,优势互补、分工协作、联动发展,建设沿江先进制造产业带。进一步提升武汉――鄂州――黄石冶金工业走廊实力;加快武汉80万吨乙烯工程建设,延伸产业链,将武汉建成中部地区最大的石油化工基地,同时促进沿江地区磷化工、盐化工、精细化工等产业集群化发展;发展建材工业、汽车及零部件工业,充分发挥依靠水运降低原材料和产品运输成本的优势,增强市场竞争力;加快武汉、宜昌等沿江船舶工业聚集区的发展,建设沿江船舶工业走廊。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