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部分媒体在这天的导读显著位置刊发了“蕲春女教师身陷‘艳照门’”事件。有些报道还详细报道了她所在的学校。
在越来越需要“亮点”报道吸引读者的今天,这条消息无疑会带来报纸销量的增加或网络点击的猛涨,这是媒体希望看到的。不可否认,我们不能在例行程序上对他们进行批评,因为这就是客观事实。但我们可以对此进行评判,因为过于突出“女教师身陷‘艳照门’”,就是一种对公众的误导。
回到事件本身,这位女教师很年轻,教学上没出过问题,为人也不错,这些“艳照”并非她自愿上传,警方正抓紧破案。这么多的客观存在依然没能成为新闻报道的重点,而一味地突出不雅照流传网络却成为一个“噱头”。
蕲春很小,蕲春的那所学校也很小。有好事之徒甚至已经跟她学校的同事联系上了,打听相关之事,大有把女教师挖出来公之于众的架势。人人都有好奇心,但好奇会害死人。在这个时候,她只是受害者,她更多的是需要保护和同情。那些对她创根问底的人于心何忍?
之前国内也传有“艳照门”,尺度之大,于此,有过之而无不及。主角不同,承受力不同。有些人会越挫越勇,有些人却可能采取极端手段来了结。据说,女教师已经在年前请假,是事假还是有不祥预感,不得而知。总之,这件事后,她的生活不可能平静,她的人生将被改写。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如今媒体作为传播真善美、惩治丑恶的公器,更应该在此时声张正义,严惩肇事者,而不是在受害者这边反复纠结。
来源:荆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