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873阅读
  • 0回复

图文:为听汪金权的课,外校学生转来蕲春四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风吹杨
 

发帖
2812
铜币
30762
威望
843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05-25


  图为:课前五分钟,汪老师安排学生们自由辩论记者朱熙勇摄

  本报记者陈杏兰谈海亮特约记者张立群通讯员王仕雄

  汪金权不仅是一个“大好人”,更是一个好老师。他说,作为老师,资助学生、坚守山乡并不是他个人价值的最大体现。让学生成人成材,才是他的愿望所在,其他的所有行为,都是围绕着这个目的而动。

  若听到学生说他的课讲得好,他就异常兴奋,异常满足。

  课前演讲

  山里孩子锻炼口才

  汪老师每次上课,有固定的五分钟供学生自由演讲或辩论。

  20日的晚自习,汪老师补上了前几天因请假缺课“欠”下的几个5分钟。这天,他6年前所带的学生田涯正好从武汉赶回蕲春四中看他,他便让田涯给高二(1)班和高二(6)班学生讲讲话,顺便组织一下学生讨论。这也是个固定“节目”,每逢有毕业的学生从外地回来看他,他总会让他们给学生说道说道。“山区的学生见世面少,给他们说说外面的世界,增长一下见识。”

  田涯一进教室,学生便报以响亮的掌声。这一堂课,除了听听师兄在外面的所见所闻,大家聊到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哪个更重要”的话题,汪老师端把凳子,面带笑意地坐在门旁。“学生在学校里待的时间比家里长,教育的主要责任应该是在学校,怎么会是家庭……”一名男生不同意田涯的“家庭教育责任占60%”的观点,站起来发言。面对记者,这些学生并没有山区娃娃常见的羞怯。

  看着两代学生辩论,汪老师时而点头,时而微笑。这样的场景已经有近10年了。“农村中学的学生接触外部世界很少,口头表达能力比较差,而语文课不仅是教会学生读和写,会说话同样是语文能力。”汪老师总结。

  别小看了这五六分钟,如今,在四中的广播台、各类晚会上,他所带的学生最为活跃。一个在北京上大学的学生大学毕业后写信给他说,正是高中语文课堂上的5分钟练就的口才,让他在应聘面试时脱颖而出。

  听君一课

  外校学生转来四中

  学生们喜欢汪老师的课,不只因为这五六分钟。“汪老师的语文课,有种独到的魅力,让人神往。”高二(1)班学生黄彬说。

  一个事例,可以看出汪老师的课如何受欢迎。张榜镇农村合作信用社信贷员汪征,1992年秋到次年夏季,曾与汪老师有过一年的师生缘。汪征当时就读于蕲春另一所高中,高三开学时,他来四中找一个同学玩,跟着同学听了汪老师的一节课。

  “我还清楚地记得,那天汪老师讲的是《警察与赞美诗》。”一向对语文提不起兴趣的他,这堂课竟听得津津有味。下课后,朋友见他还坐在座位上不走,便问,汪老师的课讲得怎么样?他想了一下,突然对同学说,我要转到四中来。最后,他如愿做了汪老师的学生,高考时,他的语文成绩远远超出高三前的平时成绩。

  已毕业5年的学生吴少华,在网上发帖回忆汪老师上课的情景:“高二讲《林黛玉进贾府》的时候,课前先给我们提下很多问题,然后再布置我们要写一篇作文《做客》,文章中要设计多少人物,如何出场,性格特点,描述人物关系,写完后,再讲这篇课文,并让我们对应自己的作文。”让吴少华记忆很深的还有,汪老师特别重视学生的作文,“看到学生写了好作文,便千方百计帮学生发表。记得我们班的孙俪写了一篇文章,推荐到武汉的一家报纸上发表了;同学胡金刚写了一篇作文,关于他爸爸的事,被推荐到学校文学社杂志上发表了。汪老师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大家的写作兴趣。”

  鼓励读书

  不留任何课外作业


  记者到蕲春四中采访的这些天,发现汪老师最喜欢谈的就是他的教学。为了留出时间给学生读书,从这一届高一学生起,他顶住压力,除了要求学生每天交一篇字帖,不留任何课外作业;他提倡学生每个月买一本书,全班同学交换着看,每个学生每个月至少读两本书或杂志;他批改作文有“眉批”、“旁批”、“脚批”,有时批语比学生的作文还长;他要求自己的教案每届学生一更新,同一篇课文隔届学生都要听到不同的内容。“我希望的效果是‘一课一得’,让学生觉得,缺掉汪老师的一节课,就是一次损失。”他说。事实上,他的确做到了,2004年度全国优秀教师的奖章,就是对他的肯定;学生们毕业多年后仍能记起他讲的课,更是一种肯定。

  多年来,在汪老师的努力下,他带的学生,语文成绩在全年级数一数二。在整个蕲春县,虽然四中的教学水平属中等偏下,但该校的语文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这样的成绩背后,是汪老师和一大批坚守大山的骨干教师们,年复一年辛勤的探索和耕耘。

来源:荆楚网-楚天都市报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