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116阅读
  • 0回复

纯粹的师者引领社会的心灵 做盏照亮希望的明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sunsky
 

发帖
3408
铜币
32529
威望
124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05-27

    社会心灵的引领者

    我是出差回汉后看到关于汪金权老师的系列报道的,深深被汪老师扎根基层教育的行为所感动,他是社会心灵的引领者。同时,我们也应该反思,为什么媒体报道这样的典型,总能打动我们的内心?

    社会发展到今天,贫富差距尤其是城乡差距,成为构建和谐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矛盾。汪老师以自己的行动,改变着身边孩子的命运,让他们成人成材,缩小着城乡之间的差距,很值得敬重。对于这样的榜样,我们应在政策层面给予扶持,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使我们的民众跟随着榜样去行动,这是十分重要的。提到人才时,我们通常会看到某某地方,年薪百万聘请高级人才。其实,像汪老师这样的给人道义感、给人精神力量的人才,更是我们现在缺少的人才,他们为什么不能享受像“长江学者”一样的待遇?

    为人师表的楷模

    作为在华中师大当了半个多世纪老师的我,深为汪金权老师感到高兴和自豪。前天,我专门致函汪老师,表达对他的敬意。汪老师身上体现的教师职业道德,概括起来就是:献身教育,热爱学生,为人师表。

    汪老师放弃了在条件较好的学校从教的机会,回到山乡学校蕲春四中当老师,在那里献身教育,默默耕耘了22年,做出了突出成绩,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从青春年华干到两鬓斑白,他热爱自己的学生,用自己微薄的薪水支持学生读书,所有的空间与时间都给了学生;他的言行,更是学生们学习的好榜样。他真正做到了为人师表。

    建议在师范专业学生中大力宣传汪金权老师的优秀事迹,帮助他们为当一名好老师奠定思想基础。

    献身教育的典范

    汪金权老师是热爱家乡、献身家乡基础教育的典范。“也许我可能永远是一座桥,但能让学生踏着我的身躯走向希望的彼岸,我就心满意足了……”汪老师用质朴的语言,阐释了一名教育工作者的职业风范。

    中小学德育教育的基本目标,就是培养好公民。汪老师甘当桥梁的人梯精神,具有时代意义。在大学生就业时,我们经常倡导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目前为什么部分大学生不愿意去这些条件相对艰苦的地方,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城乡差距。国家也开始注意到这个问题,正在教师工资待遇上缩小城乡差距。但即使城乡待遇能够一样,如果没有这种献身基层的精神,部分大学生还是不愿意去。

    时代在前进,需要更多的汪老师为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照亮希望的明灯

    我和家人每天都会看关于汪金权老师的报道,看完还在一起讨论,因为他的事迹让我们非常感动。汪老师犹如一盏明灯,让人看到希望。虽然这个社会有灰暗角落和不良现象,但有了明灯就有了希望——汪老师对于他的学生来说,就是求学道路上那盏明灯。

    汪老师对我们的滋养,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汪老师也承认自己动摇过。有记者问他,跟那些同样毕业于名校就职于名校的同学相比,你不会觉得有落差吗?汪老师说,“人各有志。”的确,人和人的志向不同,这不是说英雄就从来没有卑下的情怀,但英雄之所以最终能成为英雄,是因为他不会被自己偶然的卑下情怀遮蔽。

    十分纯粹的师者

    看了同行汪老师的事迹,我非常感动。媒体如此关注一个普通的山村教师,也让许多工作在基层的教师感到温暖。

    汪老师的可贵之处,在于对教师角色的定位。通常我们讲“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但汪老师把自己比喻为“桥”,把身边的每个学生培养好,哪怕上不了好大学,也至少让他们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朴素的愿望里,体现出一种自觉的传承意识。

    汪老师的可贵之处,还在于对人生价值的深刻理解上。汪老师淡泊名利,二十多年如一日,是个十分纯粹的人,他就觉得自己扎根基层、帮助学生,内心是幸福的——虽然物质上贫乏,但精神上是幸福的。

来源:楚天都市报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