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978阅读
  • 6回复

蕲春四中教师汪金权:“金”“权”之外的选择(组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命运天空
 

发帖
2377
铜币
26143
威望
56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06-06
 

汪金权素描

  【人物简介】

  汪金权出生于1963年,在蕲春县狮子镇郝子堡村山区长大,自幼家中十分贫穷,靠乡亲们的资助才完成学业。

  1987年,汪金权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分配到有名的黄冈中学。在到蕲春四中看望老师时,当时看到四中很需要老师,为了支持山区教育,义无反顾地调到最偏远的学校--蕲春四中。四中在该县北部山区,与安徽交界。这里地处大山深处,交通闭塞,条件艰苦。

  汪金权出生于1963年,在蕲春县狮子镇郝子堡村山区长大,自幼家中十分贫穷,靠乡亲们的资助才完成学业。

  1987年,汪金权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分配到有名的黄冈中学。在到蕲春四中看望老师时,当时看到四中很需要老师,为了支持山区教育,义无反顾地调到最偏远的学校--蕲春四中。四中在该县北部山区,与安徽交界。这里地处大山深处,交通闭塞,条件艰苦。

汪金权和他就读华师时的老师在一起

离线命运天空

发帖
2377
铜币
26143
威望
568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0-06-06
 

  5月27日,汪金权老师在课堂上

  22年来,汪老师几乎把所有工资都用于资助贫困学生。汪老师来四中后不久,就开始当班主任。1989年春季开学,汪老师发现有些学生因家贫没来。他一家家去劝家长:“让伢们去上学,学费我先垫着。”

  以后,这些孩子们的学费从他工资里扣,有时因垫付得太多,到月底时工资都快扣没了,财务人员只好一次少扣点,有时一直要扣到年底。而这些垫付的钱,数目到底有多少,学生还了或是没还,汪老师从不介意。

  有的学生没钱吃饭了,汪老师也几十上百元的给。上世纪90年代初,他月工资仅百余元,因帮助学生,常自己借钱吃饭。22年来,汪老师每年都要帮一二十名学生垫学费或生活费,至今累计数百人。后来,一些学生考上大学了,甚至就读研究生,他仍然继续资助,有时一月要寄上千元,总数累计超过10万元。

  汪老师是该校中老年教师中唯一没有房子的人,多年来租住在学校宿舍。他的七旬老母、患有精神病的妻子以及弱智的小儿子,至今还住在大山深处的老屋中。

  汪老师对学生的好是出了名的。无论谁遇上困难了,谁没有钱了,不管是不是他班级的,只要找来了,汪老师每回都是有求必应。不仅如此,他还把一些贫困学生安排在自己的宿舍里,“全方位”帮扶学习和生活。2002年以前,汪老师还是住在学校的出租平房内时,条件非常艰苦,房间窄小的只能摆下一张短小的木床,即使在这样的条件下,汪老师的房间内依然有几口学生用的木箱。2002年,汪老师搬进了集资楼,于是在汪老师的宿舍内,简陋的房间内更多的摆满了学生们的高低床和学习书籍。多年来,学生与汪老师同吃同住已成为四中一景。最多一次,他安排了8名学生住进了自己宿舍。他把自己的全部空间和时间,都毫无保留地奉献给山区的孩子们。

  在他的言传身教下,陈卓彬等20多名学生作文竞赛在国家和省级比赛中获奖,100余名学生的千余篇诗文习作在《语文报》、《中国校园文学》等报刊发表。

  22年来,汪老师亲手培养了1000多名孩子考上了大学。如今,学生们分布于全国各地,很多人成为单位的骨干。他们中的很多人家庭都十分贫穷,而他们的成长,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改变了很多贫寒家庭的命运。

离线命运天空

发帖
2377
铜币
26143
威望
568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0-06-06

  【人生感悟】

  “也许我的肉体只能蜗居在大别山的一隅,但我的灵魂会跟随我的学生走向四方;我是荒原上的一支电线杆,也许只能永远地矗立在那儿,但我能把希望和光明送向远方;我可能永远是一座桥,能让学生踏着我的身躯走向希望的彼岸。”

  “让伢们去上学,学费我先垫着。”

  “我后来帮助我的学生,不是因为我多么无私和伟大,而是我本来就受过他人的帮助,才得以完成学业。而受过我帮助的学生,以后也会再帮助别人。”

  “家乡的教育事业办成这样,总得有人来振兴吧。再说,我还存了一点私心,四中离家里近,方便我照顾家里老人和弟妹。做老师在哪里不是一样?”

  “一些老师去了更好的地方,说实话,我也有过彷徨、怀疑和动摇。但最后我想明白了我到底追求什么。大别山下有我的故园、父母和亲人,还有纯朴的孩子们。他们了解我、需要我,我也了解他们,离不开他们。在这里,我找到并实现了自己的生命价值。”

  “要说人对外面的诱惑不动摇不动心是不可能的,但动摇归动摇、动心归动心,最终能战胜诱惑,坚持下来,这个最重要。”

  “跟学生在一起真的是很幸福,不管是现在的还是20年前的,他们都很可爱,我为他们感到骄傲、感动。虽然他们有的起点不高,基础不好,但最后能够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我就感到欣慰。”

  “我从来不和别人比这些。五一那天,有的同事告诉我,你的校友开“大奔”啊。我告诉他,我不知道什么大奔小奔,我只知道又有多少学生出了什么样的成绩,有什么样的进步。如果说有“名”,我得过“全国优秀老师”,这是教师界的最高荣誉,已经足够了。如果说有“利”,纵有高楼大厦,我只睡六尺床;纵有山珍海味,我吃青菜豆腐一样香。”

  “我曾写过一篇文章,《我愿做一只萤火虫》,意思是,也许我的光芒比不过太阳、月亮和星星,但是,我能发多大光,就发多大光。”

  “我一直铭记祖母的一句话,世上有两种人,一种人手心向上,一种人手心向下。手心向上的人,他的人生原则是索取:“给我”;手心向下的人,他的人生信条是给予:“我给”。我愿意做后一种人。给予,哪怕很微薄,也比索取快乐。”

  “做人要有良心底线。在她发病最厉害时,她的家人甚至跟我说,你是不是再另找一个?”

  “没有。人不能只同甘,却不共苦。在我求学最困难的时候,她不离不弃,始终在我身边,当她有难时,我怎么能抛弃呢?后来我把她接到学校宿舍住了2年,精心照顾她,带她求医问药。等她明白一些的时候,她对我说,对不起啊老汪,我连一只扣子都没帮你缝过。她说这些话时,我哭了,这说明她康复了许多。”

  “农村人不喜欢表达感情。我应该长跪在母亲的面前,可如果我这样一跪,母亲肯定会受不了。母亲已经七十岁了,只怕我这辈子永远没有办法报答母亲的恩情(泪雨滂沱)……”

  “以忘怀。有一位姓王的同学,我们关系很好,毕业时立志:“在教师岗位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现在,我和他都还在教师岗位,我写了一首诗送他:“曾记当年桂子山,琵琶树下笑谈天。同怀报国雄心志,江南江北指教鞭。”

  “学生时代的真情,永不褪色。1987年校友一别,岁月流逝没有消磨掉那一份真挚的同窗之情。今年五一,同学们从五湖四海来看望我,成立了基金会,通过帮助我的学生来帮助我。我感谢他们。有名校友还送了我一件衣服,标价690元,这是我这辈子穿的最贵的衣服。我永远珍藏他们的情意。

  “22年的守望,其实并非一种刻意追求,而是一个自然的延续。当我选择回到”山区时,是本能的回报感情;离不开这里的孩子们,是一种生活方式;去帮助他们,是一种本能的举动;慢慢地,这种本能形成一种习惯,发展为常态,我沿着这条轨道自然地走下去,觉得这样很好。”

离线命运天空

发帖
2377
铜币
26143
威望
568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0-06-06

  【人物剪影】

  央视一套新闻20分栏目播出《22年甘做人梯,安守清贫》报道,长达3分钟。央视新闻频道播出汪老师事迹,时长达7分钟,详细介绍了汪老师22年乐于助学、把一腔心血全部奉献给山乡孩子的动人故事。该片通过对汪老师校友、学生、同事等多人采访,勾画了一名放弃名校、淡泊名利、痴心助学、安于清贫的优秀山乡教师形象。

  昨晚7时18分,央视新闻联播以2分钟时长播报汪老师事迹。画面中,汪老师的白发令人动容,汪老师的淡然令人敬佩

课前五分钟,汪老师安排学生们自由辩论楚天都市报记者 朱熙勇 摄 

 

汪老师每节课前都请学生上台即时演讲。学生鲁红艳的《我的语文老师》让他流泪。楚天都市报记者朱熙勇 摄

图为与学生交流 楚天都市报

学生田涯每次回老家都要到老师的宿舍坐一坐记者朱熙勇摄.

离线命运天空

发帖
2377
铜币
26143
威望
568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0-06-06

 一位人民教师22年来倾心助学、淡漠名利、上善若水的胸怀与坚守,给读者心灵以启迪与激荡。通过这几日的报道,我们渐渐看清这位为人师者的面孔与精神,而他身上多种稀缺的品质如何炼成,他多年坚守的动力来自何方,或许只有从他走过的脚印里,在生他养他的小村庄,在刻苦求学的华中师大桂园,去慢慢寻找答案。

汪老师和学生同吃同住 楚天都市报

汪金权自己生火做饭 楚天都市报

为学生烧热水 楚天都市报

汪老师把吃喜酒回送的香烟,拿到学校附近的商店换急用品.楚天都市报

  妻子帮汪金权披上外套.人不能只同甘,却不共苦。在我求学最困难的时候,她不离不弃,始终在我身边,当她有难时,我怎么能抛弃呢?后来我把她接到学校宿舍住了2年,精心照顾她,带她求医问药。等她明白一些的时候,她对我说,对不起啊老汪,我连一只扣子都没帮你缝过。她说这些话时,我哭了,这说明她康复了许多。楚天都市报记者朱熙勇摄

离线命运天空

发帖
2377
铜币
26143
威望
568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0-06-06

  放弃名校黄冈中学更好的教学环境和待遇,默默在落后山区中学坚守22年,并拿出大部分工资资助贫困学生。汪金权的事迹,感动着千千万万人。

  然而,他也是个普通人:要赡养母亲,要扶养妻儿;他同样有着痛苦:妻子长期患精神病,小儿子智力不正常,年近七旬的老母亲至今仍不能颐养天年………

  他说:对这个家,我亏欠得太多太多了……

69岁的老母亲,仍是家中主劳力.楚天都市报

贫寒之家聚餐,俭朴但温馨.楚天都市报

汪金权和家人拍下他人生中的第一张全家福.楚天都市报

昨日下午3时许,回家7个小时的汪金权又要返回学校了.楚天都市报

离线命运天空

发帖
2377
铜币
26143
威望
568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0-06-06

  一个曾经的“天之骄子”,却放弃令人羡慕的名校工作,22年“蜗居”山区中学教书育人;他生活清贫,却长年资助困难学生。从第一次听说汪金权的事迹,到与之面对面,记者一次次受到强烈的震撼。在物质与利益诱惑无时不在的时代里,一个安贫乐道、甘为人梯的“陋室师尊”,更让我们看到了心灵纯净的可贵与高尚。

 5月27日,汪金权向记者展示一本线装旧书,这是他从废品回收站里发现的“宝贝”。新华社记者 皮曙初 摄.

  5月27日,汪金权打开自己宿舍里唯一像样的家具。这个箱子是他妻子的嫁妆。新华社记者 皮曙初 摄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综合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