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263阅读
  • 1回复

2010下半年武汉楼价走势四大疑团仍难解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缘份天空
 

发帖
2673
铜币
26498
威望
772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07-02

  楼市的调控新政已足两月,武汉楼市已经从销售“低迷”的6月逐步走入降价预期更浓重的7月。调控严厉、销量骤降、房价滞涨已经如预期一样呈现。但武汉楼市销量并未降到冰点,房价稳而不降却给楼市将来的走向增加了更多的迷雾……

   谜团一:销量减而未衰


  6月已过,武汉楼市成交量下滑趋势越发明显。
据某研究中心数据显示,6月份,单从主城区商品房住宅来看,武汉市商品房成交量日均仅110套左右。


  从今年3月到5月中旬,武汉市日均销量多则300多套,少则近200套。受国家楼市调控政策影响,5月中旬开始,武汉楼市成交量走入下滑通道,跌到日均130余套。而端午小长假三天,每天只有100多套成交,连创日成交量新低。与春节开门迎客楼盘不多致使销量大幅下滑不一样,6月份我市有30余个楼盘推出新房源。在房源增加情况下出现低成交量,在近年来比较罕见。据了解,5月至今,武汉市楼市成交量整体下滑量超30%。


  “虽然相比3、4月而言,楼市销售下降明显,但换个参照物对比销量,楼市销量还未到萎缩得十分厉害的时候。”一位房地产研究人士认为,此时主城区住宅商品房月销售套数为4500左右,对比2008年楼市低谷期间月销量仅2000多套,还不算缩量明显。“房价下降一般都是伴随着销量下降、萎缩到最低点的时候才会出现。”对于武汉市目前的销量,该人士认为,销售量是否降到最低点,才是判断楼价是否开始下降的重要标志。


  而不争的事实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于政策的期待和敏感,于普通购房者而言,更像是隔着玻璃的戏剧演出。悄然之间,部分猜不透不想等的购房者动摇了,在一些新开楼盘的让利或促销之下选择了出手。


谜团二:个案仍在逆势热销


  6月14日,楼市新政出台两月整。同一天,菱角湖万达广场三期小户型开盘,3日内,推出920套房源,销量已累积超过50%。而作为楼市上半年的销售冠军,菱角湖万达广场项目总销售额达到16亿。


  这将在购房者与开发商之间展开一场怎么样的战争,不得而知。


  谜团三:房价降而不低


  光谷片区的房子,一年前房价每平米6000多元,还只能慢慢卖,现在涨到8000多元,竟然还有人排队抢购。位于中心区的楼盘价格更是不可同日而语。位于汉口中心区的武汉菱角湖万达广场45平方米精装修小户型单价达11000元/平方米。在售面积90-150平方米的户型价格区间为8400-11500元/平方米。高速运行的武汉楼市像坐上飞速的动车。


  伴随着成交量的下降,成交均价略有下滑,但变化尚不明显:2010年5月,武汉住宅均价为6148元/平方米,较上月的环比降幅为3.90%。在中国指数研究院所监测的12个行政区中,价格出现大幅下降的有青山区、硚口区、江岸区和洪山区,价格略有下滑的有东西湖区和黄陂区,但价格跌幅大的区域基本上是受到经济适用房放量增大的影响,普通商品房的成交价格还是保持在坚挺的状态,其他区域还出现成交价的微幅上涨,特别是地段较好的中心区域,抗跌性能相对较强,仍然受到投资客的青睐。在销售业绩颇好的万达菱角湖广场里,其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国务院出台的调控政策,对贷款购买二套房,以及首次购房面积超过90平方米都进行了相关调控,唯有对首次购买90平方米以下商品房的购房者实行“保有”政策,为此,中心城区面积小、总价低的小户型在销量和价格方面都不会受到影响。

离线缘份天空

发帖
2673
铜币
26498
威望
772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0-07-02

  而从商品房住宅备案数据看来,武汉楼市均价从4月第四周“爬”上6600元/平方米以后,连续九周一直在6600元/平方米至6700元/平方米之间徘徊,整体均价仍不见明显下降趋势。


  目前的销售量虽然已经明显缩水,开发商仍然因为暂时处于“不差钱”的状态,大部分开发商不愿意轻易降价促销。
而不少楼盘新房源加推,采用平价策略,也只是一种短期行为,这足以让房价的走势增加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谜团四:新政威而不怒


  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次政策很严厉,是近几年最严厉的调控政策了,如果执行有力,将对市场产生很有效的抑制作用。但另一种声音认为,这次调控的持续时间将达到一年半之久。


  不少分析人士依然质疑楼价的下降程度,甚至有人认为某些楼市下降数据只是“被下降”而已。


  “在政策威力还没有被市场验证的时候,多数开发商还将抱着幻想”,该人士认为,2008年房地产行业是行业资金链紧张同时社会流动性不足,而2010年则是行业资金链紧张但全社会流动性相对宽裕,房地产行业受到的打击不会像2008年那样致命。


  分析人士认为,“这次调整,政策出来的密度之大、力度之大都前所未有,与以往隔靴搔痒的政策效果自然不同,所以,市场出现了立竿见影的反应。”她认为,成交量的下降将会传导到房价上。


  她认为此次调控重点打压的是投资投机信心,是房价上涨幅度,而不是房价本身,通过增加交易成本,缓解市场供需不平衡状况,“如果没有后继政策,如消费税、物业税等税收政策,调控效果很容易被消化”。


  有人将其视作中央调控楼市政策的“落靴”,可事实上,楼市销量减而未衰、房价降而不低的事实摆在眼前,而这次的政策是否是“真正”的最后一只“落靴”,不得而知。

来源:长江商报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