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日,洪水汹涌而来,长江支流蕲河大堤出现500米长的崩岸险情。记者随着抢险人员赶赴现场,直击了惊心动魄的排险全过程。
大堤崩岸500米
崩岸位于蕲春县漕河镇关河村。14日,蕲河水位在一个小时内,跳涨了5米多。下午2时左右开始,关河地段中部大堤崩岸500多米。
记者现场看到,崩岸共有6处,一处大堤中间甚至出现裂痕。一旦溃口,3000多亩农田将淹没,数千名村民的家园将被冲毁。
接到险情报告后,蕲春县委常委、副县长陈跃新和水利局长李先林立即赶来。此时,巨浪不停地冲刷着大堤,带走一块又一块坝泥。
数分钟内,抢险方案迅速确定:先将树木沉入河底,然后再用木桩、沙袋加固大堤,抵挡洪水冲击。
村民勇当“人桩”
上百名抢险人员集结完毕。很快,一部分人就地锯树,然后用铁丝拴住树木,抛入河中,减轻洪水冲击河堤。另一部分人员跳入巨浪中,挥锤打桩,垒起沙袋,加固大堤。
下午6时,横卧在河中的树木,不时被滚滚洪水冲走,大堤还在不断塌陷,情况十分危急。
“让我来!”村民董全华勇敢地站了出来,他将绳子拴在腰间,跃入洪水中。一个浪头打来,个子不高的他差点被浪卷走。但他很快抓住安全绳,好似一根柱子,牢牢扎在洪水中。堤上的村民往下放树木(如图),他在水中加固稳定。
7个多小时内,共投放了100多颗大树,遮挡着险段。
深夜11时,洪水开始缓缓退去,险情基本得到控制。
来源:长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