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739阅读
  • 0回复

黄石,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的城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qcip
 

发帖
3380
铜币
14445
威望
2484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09-03

  文物古迹 源远流长


  黄石刚刚过完她60岁生日,她是新中国诞生初期始建的年轻城市,但从人文地理实体的渊源考察,早在东汉时,西塞山就有座“黄石城”。


  有史为记。


  《太平寰宇记》载:“《江表传》上刘勋败于彭泽,走入楚江,从寻阳闻皖已没,乃投西塞,将兵救皖,为孙策所破,遂奔曹公,即黄石城也。”


  西塞山周边有大江南北的广畴沃野。江北的蕲春,江南的阳新,西汉初年就设置县治。东汉时,西塞山以西包括今黄石港一带,江湖界限不分,黄石城的遗址当在西塞山东麓今道士氵伏 与石油站连接处。据出士的文物,说明从东汉的古黄石城起就一直有城镇存在。


  黄石城的名字却并不是一成不变,随着历史朝代的更替几经更改。黄石城设置西陵县时,西阳郡治也设在这里。史载,梁、陈西代朝廷封了西阳郡王、西陵县伯。 隋唐时叫士氵伏 镇,宋代叫道士矶,元代以后为道士氵伏 。虽几经更名,此处始终是江南江北的物资集散地和政治上的鄂东重镇。


  1950年8月21日,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设置湖北省直辖市黄石市。作为“人文地理实体”的黄石市,与1800多年前兴起的古黄石城一脉相承。


  穿越时空的隧道,当历史停留在二三十万年前,在西塞山区河口镇一个叫石龙头的小山上,一群不着寸履,体毛浓密的直立人,他们旁穴而居,与野兽争食,豪猪、中国犀、班鹿都是古人餐桌上的“家常菜”。生老病死,时间之河永不停歇地流淌,先人足迹被历史的尘埃所掩埋。直到1973年的冬天,这个小小山洞在一群考古学家手里重见天日……


  细数起来,黄石的文物古迹不仅源远流长,而且数目众多。据不完全统计,黄石现有各类文化遗迹2103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分别为汉冶萍煤铁厂矿旧址、鄂王城遗址、铜绿山古铜矿遗址、龙港革命旧址群、红三军团建军旧址、大冶兵暴旧址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6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1处。黄石现有博物馆、纪念馆7个,馆藏文物1万余件,其中一级文物93件,二级文物294件,三级文物1615件。


  矿冶文化 博大精深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历史和记忆。黄石拥有的是三千年青铜冶炼史,矿冶文化之火生生不息。


  黄石原博物馆馆长卢本珊认为,铜器的使用,是人类社会从蒙昧到文明的转折点。


  几度来黄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阮仪三教授感叹道, “我以前常常为中国远古时代的青铜器的精美和高超技艺而赞叹,但不晓得这铜是从哪里来的,原来是黄石的,有了黄石的铜才有了中国的青铜时代。黄石因为有独特的矿冶文化,在我国的文明史上留下了重要一笔。 ”


  黄石拥有众多的古文化遗址,截至目前,已发掘一百多处,其中古城池、古墓葬等多与古代冶炼生产相关,最为典型的首推铜绿山古矿冶遗址。方圆8平方公里范围内的遗物遗存,“物化”的是“代表一个时代的技术”,展示的却是始于商代、经西周、春秋战国延续至汉代,长达千余年时间里,先民们创造青铜文化历史的风采。


  与矿冶文化一脉相承的是黄石底蕴浓厚的工业文明。铁山建设了当时规模为东亚之冠的我国第一座露天铁矿——大冶铁矿,随后便成为汉冶萍煤矿股份有限公司的重要组成部分。黄石港发现的“华新水泥厂旧址”是我国近代最早开办的三家水泥厂之一。


  红色文化 永恒经典


  一座有历史的城市,必定在历史的长河中,锻造出这座城市的性格。黄石就是一座很“男人”的城市。就如它三千年矿冶炉火,刚正不阿。这座城市的人们,也具有炉火般热烈的性情。


  在土地革命时期,彭德怀等无产阶级革命家先后在大冶、阳新组建了红三军团、红八军、红十五军等主力红军,后来成为红一、红四方面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威震湘鄂赣的红十二军在南山毛宕村组建,震撼大江两岸的“六州”刘仁八起义在南山头发动, “大冶兵暴”在南山头策划,闻名中外的红三军团在南山脚下的刘仁八村诞生。


  阳新被誉为红色港湾和中国革命烈士县。当时全县60万人口中,有30万英雄儿女为中国的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留下了大冶刘仁八红三军团建军旧址、阳新龙港红军街、湘鄂赣边区红军烈士墓林等一大批革命遗址遗迹。


  红色文化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有3处,它们是龙港革命旧址群、红三军团建军旧址、大冶兵暴旧址。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丰富多彩


  每年五月十六,西塞的神舟巡游,家家户户在门边挂菖蒲艾叶,门口设香案,燃香烛,放鞭迎接,撒茶米,祭拜。神舟入江,成千上万的村民双手合十、跪拜神舟,祈求神舟带走疾病,带走瘟疫,带走灾难,祈求一年吉祥,一年幸福,一年安康……


  当铜绿山古矿冶遗址掀开了千年的尘土,静静安卧在大冶城西,等待人们去探寻久远的秘密。一年一度的西塞神舟会也跨过千年,登上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引得越来越多四乡八岭的村民兴然前往。


  以西塞神舟会为代表,黄石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它独有的魅力,融入百姓的生活。经群艺馆、文化馆及乡镇文化站的专业工作者以及民间文艺家协会的同志深入民间,已整理出《黄石歌谣》、《黄石俗语》、《黄石民间谚语集成》等民间文化史料及研究著作数百万字。


  截至2009年8月,黄石共摸清和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项目线索1361个。黄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入选世界级名录1个,国家级名录4个,省级名录5个,市级名录20个。涵盖17个门类,包括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戏曲、杂技、民间手工技艺、人生礼仪、岁时节令等。



来源:黄石日报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