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624阅读
  • 0回复

蕲春节约集约用地助推经济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勿忘我
 

发帖
1664
铜币
18381
威望
575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1-01-08

土地是人类乃以生存的根本,这是社会发展中的不二法则。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各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土地供需矛盾日益凸显,成为各级地方党委、政府在谋划地方战略之时难以跨越的一道鸿沟。

近几年来,湖北省蕲春县探索出节约集约用地的一条新路,“蕲春范本”先后被国土资源部表彰为“全国保增长保红线行动成效显著单位”,被省国土资源厅授予为“全省国土执法先进单位”、“全省地籍管理工作先进单位”。

营造氛围重“惜”地。蕲春县国土资源局局长张建新认为,强化全社会依法用地、珍惜土地意识,是推进节约集约用地过程中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最近几年来,该县利用每年的“土地日”、“世界地球日”等重要节日,在县内大张旗鼓地开展各种宣传活动,深入宣传节约集约用地的重大意义。县长徐和木带头宣讲节约集约用地,普及资源危机意识和节约土地意识。

每年年初,县政府与与各乡镇办签订土地管理目标责任状,把节约集约用地纳入到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责任考核的主要内容,对年度内节约用地、盘活利用存量土地效果显著的乡镇,给予表彰和奖励,充分调动基层政府和全社会节约集约用地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更新观念盘“死”地。多年以来,在该县部分城区和中心城镇,一些地段由于资产处置、产权不明、地块分割等众多原因,导致开发成本偏高,陆续遭到废弃,成为“死地”。近年来,蕲春创新用地管理机制,着力转变陈旧观念,促进“废弃”土地合理利用,让“死地”变活。

副县长詹习文介绍,对利用存量土地投资办厂的项目,该县实行租转(让)结合,鼓励租用,按年度收取划拨土地年租金,缓解投资商一次性.交纳土地出让金的困难,让企业先活地,先落户,先生产,先发展。对企业申请办理出让手续的,在出让年限上进行灵活掌握,实行有情操作,尽力满足企业用地需求。国有企事业单位改制处置存量土地时,按照县里确立的优惠政策,给予重点倾斜,千方百计让“死”地盘活。

退二进三处“闲”地。蕲春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该县城区“五小”工业曾在全省小有名气,但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城区内部有近八成的企业先后破产,1000多亩土地处于闲置状态,个别地方甚至成了垃圾场,7000多工人长期得不到妥善安置。

蕲春县委、县政府经过调查研究后认为,必须通过节约集约用地,采取经营城市的办法,让这批存量闲置土地得到有效利用,为政府提供更多的资金替群众谋求长远利益。该县允许区位条件好、土地利用效率高的“城中厂”转换土地用途,把工业用途改变为商业或普通住宅用途;将仍能生产经营且市场前景看好的“城中厂”迁入到县办工业园区落户,退出原有区位好的土地,实行“退二进三”。退出的土地,按新的规划用途和市场价格予以评估,进行公开拍卖,所得土地收益用于安置企业职工或在工业园区重新建厂。

最近两年,该县原石材总公司、县人民会场、夏漕砖厂、七里桥家俱城等多宗闲置地块,都是经过国土部门统筹运作后,由县里组团闯入东南沿海市场进行推介。在武汉举行的土地拍卖会上,该县原人民会场的18亩土地,一举拍下了6360万元,亩平353万元,创全市亩拍单价之首。几年时间里,在1000多亩存量闲置土地上,建起了五条商业街,六个住宅小区,使城区整体形象得到了全面提升。

挖潜增效整“旧”地。近年来,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吃紧”,土地征收的“门槛”不断抬高,年度用地计划对于实际发展用地需求可谓“杯水车薪”。该县组成专班,对农村和城区低效利用的旧宅基地、旧居民点进行全面清理排查,分类登记,逐块分析。凡是能够整合利用,能够挖潜增效的地块,及时提供规划布局、地形测绘、开发利用等技术服务,全县仅此一项,就整合挖潜地块共18处,面积达1560亩。

县国土局局长张建新举例说,该县李时珍医药工业园区内有一个自然老垸,355户居民的旧宅基地占地近600亩,其中最多的一户占地达1.6亩,最少的也有260多平方米,垸内建设规划无序,房屋零散,道路交错,十分零乱。经过县工作专班开展规划和测算,发现这一地块节地潜力巨大,通过有效整合,不但可以保障原有居民的住宅用地,还可以腾出一半的建设用地安排其他急需用地的居民。该县按照规划先行的原则,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拆旧、统一配套、统一管理的方式对该地块进行开发建设。集约整合后,除安排原来355户居民用地外,又重新安置了210户城区改造搬迁居民用地和四个单位的项目用地,几乎就是在同样面积的土地上,使土地利用效率增长一倍。

空中发展生“新”地。该县利用政策优惠措施引导工业园区、中小企业孵化基地和各乡镇工业集中区的厂房建设向高空发展,严格限制工业企业建设单层厂房,鼓励支持建造多层、高层厂房,推行“零增地技改”和“零增地招商”。通过在原厂区翻改扩建,增加容积率,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实现了“增资盘活”、高效利用存量土地的目标。

张建新介绍,李时珍医药集团公司是蕲春第一家引进的台商企业。早在2008年,该公司就曾向县政府申请新增用地200亩,建设三期工程。但在当时,全县用地计划仅能报批80亩。为此,我们引导企业在盘活空间上做文章,通过重新立项、调整结构、改善布局,在所批80亩的土地上,高标准建设四层以上厂房(车间)三栋,一举节地120多亩。

腾笼换鸟促“调”地。该县鼓励和引导企业通过腾笼换鸟的方式调整置换土地,将存量变“增量”,促进依法转让。近年来,该县把园区用地作为节约集约的重点区域,每半年对园区项目建设用地情况进行至少一次的跟踪检查,凡是发现浪费和闲置土地的行为,责令限期整改。对整改难以到位的,重新“调”地招商。该县永泰汽车部件厂和县客货运输中心是李时珍医药工业园区前几年招商落户的大项目,两家共用地200余亩。由于市场变化、股东退出、站址规划调整等原因,两宗土地一直未能按期动工,经过多次督办,企业仍显无力。该县及时调整用地主体,收回闲置土地,将200余亩土地“调”给急需用地的“李时珍国际药港”进行建设,既使土地得以利用,又加快了新企业落户进程。

依法依规严“管”地。长期以来,城区建房,单门独户占地建设成为该县民间陋习,近几年来,该县陆续启动土地、规划、房产、矿产等“四项清理整顿”,停止了城区单门独户建房用地审批,斩断了粗放用地的源头,采取“大兵团作战”、“机械化拆除”相结合的联合巡查、联合执法新机制,多途径遏制粗放用地行为。近3年来,全县共查处违法用地415起,拆除违法建筑100多处,责令退出超批准面积用地达300多亩,追缴土地收益800多万元。

来源:中国经济网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