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洗马花灯会现场
“三十火,十五灯”,元宵节前夕,湖北省浠水县洗马镇传统花灯会便开锣鸣鼓,霓虹闪烁,吸引了数万人观赏。
从正月十一起,浠水县洗马镇各村龙灯、花灯、花车便开始走村串户“试灯”,打起“闹台”,正月十三晚达到高潮。今年的花车有22台,花灯近千盏,“举灯”人员达4000多人。夜幕还未降临,先期集中的巡游队伍就从姜堰村老龙庙出发,绵延几公里长,巡游里程达10多公里。
可爱的兔子、十二生肖造型、航天飞机模型、“大头包”、秧歌队,巡游队伍所到之处,农民群众烟花爆竹相迎,把蕲河两岸打扮得流光溢彩。色彩斑斓的花车上,“神州龙腾”、“中华盛世”、“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等朴素的语言,说出了农民的心声,展现了当地群众勤劳淳朴、热情向上的民风。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这是欧阳修在《生查子·元夕》中的生动诗句。“洗马花灯会”也成为当地青年男女的情人节。一年在外打工,回来过春节只有短暂的几天,花灯会便成了他们相亲约会的极佳时机。一路上,一对对情侣随处可见。
观赏人群中,一批摄影发烧友格外引人注目。他们手握长枪短炮,占据有利地形位置,不断按动快门。浠水县摄影协会主席周健介绍,今年有省内外100多名“色友”前来采风拍摄这一近乎原始的元宵民俗活动。
洗马镇老农、民俗专家姜文珍介绍,旧社会的“洗马花灯会”带有一些迷信色彩和宗族观念。改革开放后,“洗马花灯会”变成农民群众自娱自乐的春节文艺活动。过去的彩灯系篾制纸糊、靠点蜡烛照明,由人力抬着走。随着时代进步,转变为现在的汽车摩托车代步、发电机照明、彩纸霓虹灯装饰,灯会也成了竹篾扎制剪纸创意技艺竞比、广告商机刊发、三农政策宣传、感谢党恩情、歌颂祖国盛世盛事、欢度美好日子的载体。
据了解,洗马镇系湖北省“百镇千村”示范工程重点镇,是黄冈市繁荣群众文艺创作之乡。“洗马花灯会”有数百年悠久传统,已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两年“洗马花灯会”影响越来越大,前来观赏的人越来越多,有黄州、罗田、蕲春的,也有武汉、黄石的,以致交通阻塞。加上本镇农民倾家而出,估计总人数达到5万人以上。尽管自发参与的人多,但群众燃放烟花爆灯定点有序,花灯队伍整齐划一,文明和谐的氛围贯穿于整个闹花灯活动的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