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改革有多难?全国人大代表叶青在两会间隙接受早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他自2003年从中南财经大学调任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之后,连续8年就公车改革上交议案,但收效似乎不大,自己虽因率先车改被网友称为“用车成本最低的清官”,却“只影响到两个半人效仿”。
副局长车改四原则
自购私车,一个月补贴油费1000元,外出实报实销,一部分先改革
记者:你连续8年就公车改革上交议案,有成果吗?
叶青:我这个改革算是很小型化的,基本上是针对我个人的,就是四句话,第一句话是“自购私车”。
第二句话是“上下班一个月油费1000元”,是按我这个级别来算的。在车改比较好的杭州,按我这个级别是2600元,刚考上的大学生是300元。
第三句话是“出武汉实报实销”,就是我开车外出开会、办公,油费、过路费都实报实销。
第四句话是“双轨过渡”,就是一部分改一部分没有改,你(也)可以不要2600元(的油费)。有人就提出来不要2600元而要车,然后费用从里面扣。
记者:你不配车可以省多少钱?
叶青:我觉得算高一点的话(我)可以(节约)10万块,现在局里面节约了8万块左右,因为他们一年油费给我12000元,其他的都实报实销。
年年回复都说在研究
中纪委、发改委一般回复:意见很好,都很重视,正在考虑
记者:连续8年上交议案,给你的回复有变化吗?
叶青:一般回复就是:你给的意见很好,大家都很重视,现在正在考虑这方面的改进方案。去年和前年是中纪委给我回复,此前是发改委在回复。
我知道这个事情很难,一年比一年有进步。老百姓关注了,地方领导也关注了,他们也知道要去改这件事,我们在前面推动一下。
记者:你这么“偏执”,与你是大学教授有关?
叶青:对,我是研究财政历史的,对公车改革有理论的研究。
记者:其他人也意识到……
叶青:但是他们不知道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因为他们没有把它作为一个财政学的角度去研究它。
我2003年从学校到政府后,就觉得公车是个巨大的浪费,于是就想进行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