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母放弃了工作在医院悉心照料。
一场“车祸”使他腰部以下截瘫,双腿无法动弹。父亲张吉全每天帮儿子曲腿3600次,原本可能终身瘫痪在床的张昌平创出生命奇迹,昨日记者采访时,他已能借助器械站立起来。
21岁的张昌平来自湖北蕲春县向桥乡桐油村。去年8月16日早7时,张昌平骑车沿河边道路去镇上买水果,一位放牛人在河边发现他倒在地上昏迷不醒。经当地医院抢救,次日,张昌平转到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骨科,被诊断为脊柱骨折、双下肢截瘫、轻度脑震荡和多处挫伤,可能终身瘫痪。
医生分析,张昌平遭遇“车祸”时,脑部创伤和过度惊吓使他失去了“记忆”。该路段没有监控录像,谁也不知当时发生了什么。
一家人共同面对
先前,张昌平跟随父亲张吉全在江苏打工,学了些手艺,还打算去福建工作。姐姐张美银在湖南农业大学室内设计专业读大四。
可这场意外使一切都变了样。
张昌平下身完全没有知觉,只能依靠人工排便;由于无法活动,双腿逐渐变得不及成人手臂粗。
姐姐赶来武汉,听从医生的建议,告诉弟弟真相,作出决定:“让我们一家人一起面对。”
张昌平第一次住院共17天,家里东拼西凑的5万元很快用完,只得接回家休养。
父亲做了一个7斤重的铁锤,让躺在床上的儿子每天举100次;他自学手法给儿子做全身按摩,用双手帮儿子屈腿模仿正常行走动作,每天早中晚每条腿各练600次。
为了让卧床的弟弟增加肺活量,姐姐张美银每天清晨指导弟弟大声朗读《道德经》。
为了不让卧床的儿子生褥疮和肌肉萎缩,张吉全每隔2小时就为儿子翻一次身,8个多月来,他没有一次睡眠超过3小时:“我没有其他办法,只能这样。”
去年12月底,因为长期大小便失禁引起泌尿系统感染,张昌平再次住进中南医院。
张吉全从家中背着17斤大米和咸菜来做陪护,仍然一丝不苟地给儿子翻身、按摩、导尿……
一个月后,奇迹终于出现:张昌平发现自己的双腿能动了,虽然只是简单地挪动,一家人仍然欣喜若狂。
为了能在武汉继续照顾弟弟,成绩优异的姐姐放弃考研机会,经好心人介绍找到一份工作,虽然每月工资不到2000元,她已经很满足。
爱创造站立奇迹
一场车祸改变了儿子的生活,但让他们一家人看到了人间蕴藏的爱。
张昌平的父母至今难忘第一次来中南医院时的情景,当时儿子对病情很悲观,不愿意住院治疗,一家人在住院楼前徘徊时,遇见一个小姑娘正在楼前用矫形器具练习走路。得知12岁的小姑娘也是车祸受伤,正在康复科治疗。后来,小姑娘常和张昌平交流治疗体会,鼓励他,并将自己积攒的100元零花钱和过年的300元压岁钱送给他;她用矫形器练习走路穿的运动鞋和张昌平是同码,康复出院时,她连鞋和轮椅一起都送给了张昌平。
“每个人的一点心意就像一滴水,汇在一起就是一片大海。”小姑娘对张昌平这样说。
现在,张昌平坐在床上,能自我完成屈腿动作,但无法自行伸直。他说双腿以膝盖为界,膝盖以上运动时有酸胀感,膝盖以下感觉全无。尽管这样,他仍然信心满满。
昨日,在中南医院康复科病房,张昌平已能借助器械站立起来。他的双腿由金属支架和塑料模型固定,用手扶着架子缓慢行走,但双腿一旦离开支撑就无法保持站立。
专家为他检查,发现他腿部肌肉部分肌力已恢复至4级。对一名截瘫患者来说,从开始的自主小幅活动,到现在借助器械站立行走,每一次进步都堪称奇迹。
该院专家介绍,张昌平脊髓属于不完全损伤,现在是治疗的关键时期:如再坚持治疗,还很有希望恢复;如果中断治疗则可能前功尽弃。
尽管医院一再减免费用,但家里已欠下10多万元的债务。为了省钱,父亲想把儿子接回老家调养,可张昌平腰部还植有钢板,根据恢复情况,还需筹钱再次手术。
梦想:站立起来植树满山坡
父亲张吉全曾两次下水救人,曾制伏过拦车抢劫的劫匪,曾在砖厂里出砖、在工地做搬运……连续干活96小时。可他觉得和过去吃的苦比起来,即使儿子出了这么大的事,现在的生活也比过去好。
他相信,只要一家人在一起,日子总能慢慢好起来。
“我的家就在连绵的大山中,但现在家乡的青壮年都外出打工,山都荒了,我想在山上种些树,也许我的力量很小,但也许通过努力,有一天,家乡的山又能重新变绿。”张昌平说这是他的梦想,现在他只想能早日自食其力,回报社会。
总以为奇迹是个很深奥、很有含义的词语,然而采访中,一句句朴实的言语,演绎着奇迹的真谛。
在这一家人看来,存在的困难已不是越不过去的大山,而是边爬边体会的过程,面对困难,叹息、放弃都是徒劳,只有面对。
我们期待奇迹的再次发生,这句话除了祝福,它将意味着父爱、母爱和来自方方面面爱的再次付出。奇迹是爱的造成,有爱就有奇迹更是我们对生活的领悟。
呼吁爱心人士帮助张昌平一家,捐款请汇:工商银行6222 0232 0203 4672 609,户名“张美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