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927阅读
  • 0回复

速途网精言录:李开复和年轻的移动互联网项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爱情浪子
 

发帖
3545
铜币
37015
威望
59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1-04-23

  自2009年9月创新工场成立,李开复就盯准了移动互联网市场,他今天也在艾瑞年会上表示,投资的28个项目里,大概22个都是手机项目。李开复认为未来将是社会化、全球化、本地化,社会化是多种用户的一种结合,今天facebook也好、Google,Iphone也好,都是上亿的用户,而这些用户彼此开始互相使用,所以这会变成越来越快的一种社交化时代。




图:创新工场创始人兼CEO李开复


  “我们一年可能会有几百个梦想,这几百个梦想可能会经过投票和筛选和我个人的选择选出20个构思。这20个构思里可能会再选10个成为项目,最后10个可能有5个能够出炉成为公司。”——《李开复打造“梦工场”》(21世纪经济报道 2009年9月8日)


  “我不敢奢望我扶持的公司都能成功,但我的目标是在我的指导下诞生一个国际品牌。哪怕那一天我不在人世了,我也会很欣慰,很满足。”——《李开复新职业猜想:“常驻企业家”》(经济观察报 2009年9月11日)


  “移动互联网领域是最大机会,创新工场把75%的精力都放在了上面。”——《李开复七成功力押宝移动互联网》(北京商报 2010年9月9日)


  “在移动互联网爆发成长的前夜,我们做出这么好的点子,只投初期太可惜了吧?所以我们要连投三轮,直到大的风投进来前我们才停止。我希望该公司上市的时候,我们至少有五分之一的股份,既然我们花了这么多心血帮助它,筛选出这么好的人和项目,我们不能对不起投资人,这么好的项目,上市的时候我们只剩3%,那有什么意思。所以最后我们说要一个基金和要一个孵化器,这两者是并行的。”——《李开复创业记》(东方企业家 2010年10月08日)


  “移动互联网还面临着很多挑战,从用户角度来说,好的软件太少。此外,平台、终端高昂的价格、付费模式、分成等原因造成开发商面临盈利模式难题,而运营商又面临如何把话费向流量进行转移等问题。”——《移动应用产业迎来万亿时代行业瓶颈亟待突破》(每日经济新闻 2010年10月21日)


  “移动互联网将真正成为主流。真正使用移动互联网的人,是用3G上网的用户,使用全功能智能手机,能选择性购买下载程序,这是未来的主流。”——《李开复:移动互联网机会最大》(新京报 2010年11月11日)


  “颠覆式创新是可遇不可求的,是在人类的IT史里面只碰过几次,所以我们对这种事件可以希望,可以梦想,可以祷告,但是不可以预测。但是我们对创新还是非常执着的,我们现在重视的是那种微创新,互联网式的创新。”——《数字商业时代:创意驱动中国》(数字商业时代 2011年4月14日)


  李开复简介:


  信息产业的执行官和计算机科学的研究者。1998年,李开复加盟微软公司,并随后创立了微软中国研究院(现微软亚洲研究院)。2005年7月20日加入Google(谷歌)公司,并担任Google(谷歌)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一职。2009年9月4日,宣布离职并创办创新工场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