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出第89集《虹猫蓝兔七侠传》后,央视突然决定停播该片。为此,成千上万的孩子们愤而上网“围剿”一个名叫刘书宏的自由撰稿人。他们认为是这位在网络上四处呼吁禁播《虹蓝》的“刘叔叔”导致了这样的结果。部分孩子甚至言语过激,威胁要“将刘老头儿碎尸万段”。《虹蓝》的制作方表示,《虹蓝》停播可能属于央视的“正常节目调整”。
《虹蓝》创多项纪录
《虹蓝》是由号称中国第一大卡通公司的“湖南宏梦卡通传播有限公司”制作推出的大型武侠动画片,是中国第一部中华传统武侠卡通片。 该片2006年9月5日开始在央视少儿频道全国首播,国庆黄金周期间收视份额首次超过国外动画,被誉为卡通版《七剑下天山》。但在播出了76集时突然暂停,几天后,该片在另一时间段重新从第一集开始播出,截至停播时已播出89集。
在这短短的数月间,中国的“虹蓝”迷已数以亿计。根据该片出版的图书从2006年10月问世后已销售了1500万册,占据了少儿类图书畅销排行榜的前20名的全部名额(该书分为20集出版),创下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少儿类图书的最高销售纪录。
网上出现禁播声
在一片叫好声和叫座声中,2007年1月陆续出现了一些质疑声和声讨声。1月23日《重庆晚报》报道:“昨日有观众在天涯等网站投诉,称该片将暴力和武打延伸到动画,希望央视站在孩子们的立场仔细审查,‘不要再污了孩子们纯真的眼了’!”2月12日至15日,天涯虚拟社区“天涯杂谈”版块连续出现了三位家长质疑《虹蓝》、要求央视停播《虹蓝》的帖子。
题为“紧急请求央视停播《虹猫》”的帖子作者“老蛋”认为,这部动画片成本高,从制作水平上也有一定的突破,但是却有几个无法原谅的问题,其一,内容低级,充满了暴力、情色、脏口、恐吓、威胁。孩子们长期观看这样的节目,会产生很严重的不良影响;其二,故事毫无创新,内容抄袭成人的武侠小说,叙述的是一个不着边际的所谓江湖故事;其三,动画形式系拙劣的抄袭国外动画,基本上没什么创新。“最关键的是,该动画片向小观众传递了一个暴力加无知的价值取向。传递了一个一切问题都以暴力来解决的价值取向-----”
在帖子的最后,“老蛋”强烈呼吁“请求央视停播这部动画片。并且对以后的动画片的剧本创作严格把关——为了我们的孩子,停播吧。一刻也不要耽误!”
央视紧急停播
央视少儿频道2月26日停播《虹蓝》。停播当晚,小“虹蓝”迷们炸开了锅。数以万计的孩子上网开始声讨“老蛋”。
“老蛋”真名刘书宏,他表示,他有一个10岁的儿子和5岁的女儿,在看了《虹蓝》后,儿子尚有一定分辨能力,女儿却受到严重不良影响,“脏话连篇,动不动就是杀了你、砍死你、老娘之类的。”刘认为片中很多“动画形象拿着刀剑唰唰唰杀死一大片人”的血淋淋的画面,对孩子的不良影响显而易见。他认为,给儿童看的动画片应该妥善处理一些必要的“打打杀杀的情节”,“央视是中国最有权威的电视机构,责任重大,这个错误犯得不应该。”
刘书宏在网上发帖后,没有收到来自央视或“虹蓝”制作方的任何回应,但却遭到了成千上万个孩子的谩骂和威胁,“从这些孩子对我的态度,就充分说明了这个动画片给我们的孩子带来了怎样的影响。”片子最终停播了,刘书宏认为这是他们家长们网上呼吁的结果,“在现在这个网络时代,很难想像央视会不重视网上的舆论。”
属央视“正常调整”
对于《虹蓝》停播的原因,央视少儿频道节目编排组一位工作人员的简单回应:“我们是停播了,是‘上头’通知我们停播的。”至于是哪个“上头”要求停播、原因是什么、将来是否还会重新播出,该工作人员一概表示“不知道”。
《虹蓝》的制作方、湖南宏梦卡通公司的副总经理毛恒新。毛仔细看过刘书宏的帖子后表示,对《虹蓝》的看法应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的创作主题就是要表达八个字:勇敢、智慧、坚强、爱心。我们收到的市场反馈绝大多数都是正面的,像刘先生这样的只是极少数。”
毛恒新认为,刘书宏对中国国产动画片的形势一无所知,更不了解现代孩子们的生活、喜好和心理,对孩子们的认知上存在“隔膜”,“我个人认为刘书宏是在借此事搞个人炒作。如果真心关心国家动画片和孩子们,他就会直接和我们以及央视联系,而不是采取上网发帖这种哗众取宠的方式。”
对于《虹蓝》为何会被停播?毛恒新表示,他并不了解原因,可能属于央视的“正常节目调整”。至于“调整”原因,“我们把片子卖给了央视,怎么处理就是他们的事,我们无权过问。”(星岛)
(责任编辑:广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