蕲春北倚大别山,素有“医圣故里,药材之乡”的美誉,这里地灵人杰,是全国著名的“教授县”。蕲春县审计局正如这片热土上的一朵奇葩,瑰丽芬芳,熠熠生辉。在上级审计机关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蕲春县审计局克难奋进,拼搏进取,不断创新,得到较快发展,赢得了上级的充分肯定和社会的广泛赞誉。近年连续两届被评为“省级最佳文明单位”,连续两届被黄冈市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连续四年被黄冈市评为审计工作先进单位,连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党风廉政建设先进集体,今年又被县委授予基层党组织建设十面红旗单位和“三强”型领导班子集体。这些成果和荣誉凝集着蕲春审计人的心血与汗水,展现出蕲春审计局在艰难中奋进,在奋进中发展的精神风貌。
一、转变思路,有所为有所不为,围绕大局谋发展环境
蕲春审计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也有过艰难的历程。2004年,我们由于财政供给不足(年预算拨款40余万元,罚款返还100余万元),加之人员多(在册干部职工70人,在岗46人),底子薄,基础差,债务包袱沉重(大楼建设负债460万元),曾一度靠贷款发工资、借钱保运转,审计工作只能把处罚收缴作为保工资、保运转、求生存的主要手段,导致出现“三个不满意”的局面:即县委、县政府对审计服务宏观效果不满意,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机关唯审是罚的做法不满意,局机关干部职工对工作付出得不到应有的回报不满意。这些困难和问题成为制约蕲春审计事业发展的瓶颈。
如何突破这一瓶颈?局领导班子认真反思后,一致认为,发展中的问题靠发展来解决。从2005年起,我们及时调整思路,积极推动审计工作由处罚收缴型向着监督服务型转变,由普遍开花型向整合资源集中力量抓重点转变,由就事论事审计向着宏观破解难点转变,由单纯揭露问题向审、帮、促结合转变,使审计工作紧贴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围绕服务新农村建设,2005、2007年,我们连续组织对全县扶贫资金,水利、交通、城镇建设资金、民政优抚资金等17个专项资金进行审计;围绕维护社会稳定,近几年,我们突出对城镇建设债务、普九债务、乡镇债务等开展重点审计;围绕促进发展,我们先后对县沙隆达蕲春分公司、县汽运公司等10家改制企业进行了审计。通过审计,不仅查出大量违纪违规问题,挽回经济损失,还为党委、政府宏观政策提供了大量依据。
有为就有位,有位促有为。卓有成效的工作,使蕲春审计在县委、县政府、乃至全社会有为、有威、有信、有位,步入了领导信任审计、依靠审计、保障审计,社会满意审计的良性循环。近几年,县委、县政府先后运用审计成果出台了《政府投资审计办法》、《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审计监督工作的意见》、《财政资金和政策性资金管理办法》等10多个规范性文件。县领导多次肯定审计是党委政府的眼睛,是宏观经济决策的谋士,是经济健康发展的保健医生。为了发挥审计职能作用,县政府还明确审计局长列席县长办公、参加政府常务会,全程参与全县重大经济工作的谋划与决策。
审计为政府排忧,政府为审计解难。尽管我县财政供给困难,但对审计机关建设的投入是一路绿灯,仅机关信息化建设县政府就先后拨入专项资金100多万元,对干部业务培训等也都拨给了专门经费。至目前,蕲春审计机关无论是办公条件,还是基础设施,在全县都是一流的。县长徐和木在今年初的第一次县长办公会上说:“只要审计职能作用发挥得好,我们就要给他们解决应设的编制,保障他们的工作经费,重用审计干部”。
二、坚守职责,情系民生,用心审计拓发展空间
几年的审计实践让我们深深体会到,审计机关只有把全部心血和精力投入到坚守审计职责、履行审计职能上,投入到爱民、为民,解民忧,排民难的具体行动上,投入到提升服务层次和水平上,审计事业才能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优化发展环境,审计守土有责。这几年,我们查处一些单位乱罚款、乱收费、乱摊派金额700多万元,责令退还款项330多万元。去年,县政府交办查处某中学群众举报案件,反映该校饮水项目工程存在违纪问题,审计人员冒着生命危险对距学校20多公里、落差200多米、荆棘丛生的山沟水源井和管道线路进行了实地勘查,勘查过程中,有的审计人员衣服撕了,有的手划破了,还有的脚打起了血泡,但没有一个人有怨言。在审计人员的努力下,这次审计共查实该校虚报工程量,套取资金等违纪问题资金40多万元。其中该校校长等多人涉嫌违纪,且校长曾是局领导读高中时的老师,在法与情的天平上,局领导毅然倾向了前者,将案件移交了县纪委,使两人“双规”、5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
近年来,涉农项目资金数量大、规模大,发放地域广,受助项目和人口数量多。如何保证党的惠农政策落实,保证惠农资金造福于民,时刻紧系着我们的心。这几年,我们走遍了蕲阳大地的山山水水,无论是边远山区、贫困厂区、孤寡老人养老敬老院里,到处都有审计人的足迹。在17个专项资金审计中,历时6个半月,分别对全县14个县直机关职能部门、15个乡镇(办)、100多个村、500余个农户的专项资金到位情况进行了审计和审计调查,摸清了资金的规模、来源、去向和用途,以及资金的使用效益情况。在今年的民政救灾和倒房重建资金审计中,审计人员爬山涉水,顶烈日、战酷暑,对每一笔救灾资金到位情况进行核实,严肃查处克扣挪用救灾资金的问题,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
看病难、看病贵是人民群众广泛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我们通过加强对医疗相关单位审计,对医疗政策落实、药品进销流程和医疗收费标准的执行等方面情况进行深入解剖,对审计出的问题,责令有关部门单位切实加强整改。如县人民医院现在医疗收费、药品价格比原来平均下降了22%。
审计察民情,解民难,排民忧的工作真情和扎实、务实的工作作风,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尊重,也给审计工作拓展了良好的发展空间,过去抵触审计,拒绝审计的现象没有了,主动接受审计,请审计监督、帮助参与管理已尉成风气。近两年,我局接受或参与全县农村储金会、股金会存贷纠纷、乱占耕地建私房、村级财务不透明等群众上访问题的调查项目就达23项。群众说:“只有审计我们才放心,只有审计结果我们才信服”。今年我们在低保资金审计中,一位八旬老人拉着审计人员的手激动地说:“如今党的政策真好,不仅给我们这些孤寡老人钱用,还问我们钱拿没有拿到手”。
三、人才兴审,文明促审,夯实基础抓发展之本
国以才立、业以才兴。事业的发展关键是要建立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面对要的人才进不来,素质差的人员出不去的现状,我们自我加压,下大力气、用大投入、花长时间,狠抓教育培训。先后选送10人次年轻干部到武大、中南财大、南京审计学院等大专院校脱产进修,派人到省审计厅跟班学习或参加各种培训。同时我们还积极为干部职工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先后投入150多万元,建成了微机中心,开通了远程通讯网和机关局域网,为全局干部每人配备了笔记本电脑。55岁的老同志廖清国,珠算是一把好手,但使用计算机却是“老汉绣花”,他为了适应工作需要,勤奋苦学,有空就练,不懂就问,硬是凭着一种执着顽强、不甘落后的精神攻克了难关,成为了应用计算机审计能手。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他的家庭在去年被评为全县学习型模范家庭。通过抓学习培训,我局干部队伍的知识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现在,中高级以上职称人数达到47人,比五年前增加22人,有43人通过了全国审计系统计算机考试, 23人评为审计能手和计算机操作能手,中层干部中有3人被提拔重用。
加强业务技能素质的培训和教育的基础上,我们以文明促审计,持之以恒地在机关内大力开展机关文明创建工作,尤其是在领导班子创建文明中,按照“政治思想素质强,组织领导能力能强,务实落实创新精神强”的三强要求,全面加强局领导班子建设,不断提高服务大局的能力和水平。通过开展“创三强型班子”活动,全体领导班子成员,尤其是主职干部,身先士卒,甘于吃苦,敢打敢拼,乐于奉献,越是困难的工作越是打头阵,有的亲自担当主审,与审计人员一起查账,有的克服多种困难坚持工作,充分发挥了表率作用。我们还注重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娱乐活动,陶冶干部职工思想精神情操,四年来共有11个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和7名干部的书画摄影作品在全国、省市县获奖。
通过开展文明创建工作,我局干部职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机关的战斗力、向心力、凝聚力明显增强,大家始终以强烈的进取心和责任感,克难奋进,拼搏创新,奋发向上;始终以经济卫士的姿态坚守自己的岗位,维护国家财经法纪的尊严;始终甘守清贫,勤政廉政,严于律己,涌现出了许多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有被《中国审计报》、省电视台、省厅网站宣传报道的《小车不倒只管推》,赴宜都市开展乡镇债务审计中在手术台前还不忘工作的我局干部康俊;有冒着生命危险在烈火中抢出审计证据的审计股长周建新;有带病坚持工作,胆囊切除手术的前一天还在工作岗位上的女股长丁珍桃;有不怕艰难困苦、勇挑重担的总支副书记龚凤英;有不畏邪恶、敢于碰硬、坚持原则的女股长刘青;有勤奋学习,靠自学成材的年轻干部程鑫。他们牢记党的宗旨,不负人民重托,坚守自己的职责,用赤诚的心,炽热的情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捍卫着人民的利益,维护着法纪的尊严,铸就着审计的辉煌,展示了审计人崇高的精神风范,为蕲春审计事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省审计厅张永祥厅长在我局调研时,充分肯定了蕲春县审计局在发展基础相对较弱的情况下,不等、不靠、不退缩,谋求发展的强烈进取精神。
成绩属于过去,未来更须努力。在审计事业发展的征程中,还将面对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战胜困难,将以崭新的姿态、饱满的热情和勤奋的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厅统筹全省审计事业发展规划,朝着更加辉煌的彼岸,战斗不息,奋进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