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一日抵上海,田梓琴与查光佛两先生大为惊喜,原以为子樵先生已经遇难,因为上海各报均载王天纵破获国民党地下组织,尤以九日申报报导极详。蓝剑豪因系袁氏属下官员立即枪毙,拱卫军官兵数十人亦同时遇难,袁世凯以王天纵破案有功重赏并赐名王建忠。民国七年,孙中山派子樵先生赴鄂西联络各方军队,时蔡济民光复利川,柏文蔚光复建始,乃电催方先生赴恩施。刚抵夔府,王天纵为豫军总司令退驻奉节,特专程拜会子樵先生,故友相逢而王又加入革命阵营,只是不谈北京故事了,方王之交因革命始以革命终亦称奇缘。
子樵先生抵沪后,深痛袁氏窃国又与詹大悲至南京商同何海鸣重振讨袁军,与张勋、冯国璋血战十余日,终于失败。与第一师师长王献章逃往日本(8),进入早稻田大学攻读经济学,次年中华革命党成立,田梓琴先生偕子樵先生在东京见中山先生,详谈长江一带如何布置革命计划。总理即派田梓琴先生回鄂负党军总责,并提议子樵先生先往布置,总理谈及经费川资时,子樵先生以经费可以自筹,于是放弃学业,潜返蕲春,将家中田产作抵押借银四佰两。正值粤汉铁路投标承包桥梁涵洞工程,乃与好友、日本留学学土木工程的郑治平先生(号韵珊,郑逸侠先生之父)商量合组公司,由其担任总工程师,在汉口召股三十万元,藉以掩护反袁工作。此时东京革命党密派朱干青,岑伟生来鄂呈报革命工作,子樵先生对外只办理工程事宜,若有个别机关遭破获,可藉工人身份以掩护同志安全,全鄂党军由梓琴先生总理党军事务,秘书长赵鹏飞,军事为蔡济民,子樵先生为秘书兼机要,分区部署。鄂中区刘英,鄂西区向严,鄂北区由赵鹏飞兼任,鄂东区查光佛,分途进行极有成效。可惜负责江汉区的江元吉自认联络南湖炮兵团已届成熟,遂亲率炮兵发难,由于步兵援军未到,激战数小时终为民主的奋斗牺牲,当时未著名通缉的同志都隐避于各段工程地区提供衣食与旅费。
工程完成后,乃全力协助田梓琴先生策划反袁工作,以迄袁世凯撤销帝位案不久病亡,黎元洪以副总统继任总统,恢复民国元年约法中国的民主运动,于是再现曙光。
子樵先生的人格与思想
子樵先生幼年时朱义茀先生教他读司马光资治通鉴,并要先生每日读毕要提出对于司马氏大事评论的意见,呈老师改正。这就启发了他日后对历史研究的兴趣,长大后又深研孔子、老子的各种哲学思想,并著有孔编年记,老子道德经注解,明太祖武功记等书,深谙清静无为的道理,又信奉忠恕的做人根本,常以恕道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来教导子女。他为人诚恳,但有以理服人的辩才,可是他谦虚不傲,能与各行各业的人物深交而不受其恶习感染。他不喜虚名,不以官高显赫为荣,少年即立志做一等完人,要作隐德潜行之事。他一生之中常以首位推荐他人而自居次以完成任务,例如东征军许崇智请他作军饷督办,但却请江和风为之,自己以帮办做事;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由未到任的戴季陶做主任,自己以副主任协助北伐;民国十八年以农矿厅长兼民政厅长而代行湖北省政,这些事迹都表现了他为人做事的风格。
其实反袁以及民主之浴火重生,子樵先生的事迹功不可没,但也有一些事迹,因先生谦中有守,从不以功矜人,即是至亲好友亦未曾得闻,愿借此文以补史料之未详,以纪念辛亥的行列,并藉以彰先德。反袁以后子樵先生史略将另文撰述。
注:(1)吴兆泰为满清御史因与江春霖、赵熙上折反对慈禧兴建頣和园被贬回原籍任湖北学堂总监督。(2)梁耀汉先生(瀛州)先生年谱。(3)李西屏(翊东)——武昌首义纪事。(4)毕惠康为早期归国之日本留学生。(5)李西屏武昌首义纪事与李春萱辛亥首义纪事本末均有记载。(6)黄侃,字季刚,曾向章太炎求学,成为有名的国学大师。辛亥革命中的田桐、詹大悲、查光佛、梅宝玑等都为蕲春人,与方子樵先生为同乡,故来往密切。(7)温楚珩写辛亥革命实践记。(8)中国国民党民国三十四年党年鉴。
来源:辛亥革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