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1万元现金,青岛啤酒可给予其二级、三级经销商的返点竟然高达20%。根据一位网友的网络爆料:“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采取20%以上的高额年息集资(帖子原文),涉嫌以不正当竞争方式拉拢经销商。”本报记者昨日奔赴湖北蕲春,对此事进行深入调查。多位青岛啤酒二级经销商都向记者证实,该地区确实存在20%左右金额不等的销售返点。
经销商打款多则数十万
日前一位网友“愤怒的公牛”在网上发帖称:青岛啤酒今年元月份在黄冈市蕲春县召开二级经销商大会,按照交1万元打1.2万元现金欠条的方式集资三百万元。今年3月份又召开200多人的会议,以零售商交钱给二级经销商,并和二级经销商共同分享30%高额利息的模式再次募集资金二百多万元。
“青岛啤酒在蕲春采取这个措施主要针对二级经销商。”蕲春一家啤酒企业区域负责人王先明(化名)向记者证实,今年元月份在蕲春宾馆确实召开了二级经销商大会,采取了高返点拉拢经销商,返点高达20%。随后3月份在蕲春红楼宾馆,又搞了一次交钱返点活动,这次大概有100多人参加会议。
蕲春一位青岛啤酒经销商吴先生称,按照全年销售件数,交1万元打1.2万的收据,但收据上并没有写本金和返息的具体金额,只写了1.2万的酒款。另外一个经销商称,青岛啤酒按照二级批发商、战略商等类别不同,返点比例也不相同。
记者昨日在蕲春了解到,青岛啤酒对经销商采取返点政策,少则几千,多则数十万。据蕲春一家啤酒企业市场部人员初步统计,蕲春按照每个乡镇一个二级经销商,至少有17个,吸收经销商资金数百万元之多。
高返点拉拢经销商抢市场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蕲春一年市场啤酒销售不到2万吨,雪花占据了四成份额,青岛紧随其后,其余市场被金龙泉、燕京及本地啤酒品牌分割了。
一个啤酒企业蕲春市场部人士认为,青岛啤酒采取这种高返点模式,其实已经覆盖到了乡镇三级经销商,三级经销商已经返点可以达到20%,而二级经销商要多出10%返点,达到了30%。
对于此种模式,记者采访的经销商告诉记者,是青岛啤酒公司搞的,而青岛啤酒蕲春总经销商透露,这种模式是青岛啤酒公司给予政策,他来操作的,返点比例也不一样,有10%、15%、20%等不同比例,按照销量大小,比例不一样。
高返点涉及不正当竞争?
“不正当竞争行为不好界定,不过低于成本价销售产品,或者造成了市场严重后果,可以构成不正当竞争。”湖北今天律师事务所何晓萍律师认为,青岛啤酒采取高返点营销,拉拢经销商,是否属于不正当竞争,要看对市场是否带来了不好后果?
啤酒专家方刚认为,就啤酒市场而言,特别是区域市场,竞争都处于一种无序状态,青岛啤酒这种营销模式,必然会加剧市场竞争更加白热化。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青岛啤酒采取这种模式,厂家不太可能这么做,返点太高企业成本压力太大,可能是厂家和经销商一起搞的,经销商把产品价格涨起来,采取高返点方式,主要让经销商把青岛啤酒货积压在仓库,可以有效控制经销商“倒戈”。
据了解,青岛啤酒在湖北市场占有率在10%左右,排名青岛、金龙泉之后,而鄂州、黄石、黄冈等地鄂东市场是其强势市场。
为打开区域市场青岛啤酒以高返点拉拢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