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魔肆虐,大地干渴。5月26日晚,湖北发布了史上首个橙色干旱预警,并已启动抗旱三级应急响应。
抗击旱灾,刻不容缓。人们历来把对旱灾和旱情的认识停滞在模糊的感觉上,事实上,当我们凭直观感知农作物干旱时,旱情已十分严重了。旱灾波及的范围远远超出农业,不仅造成数百万人口饮水困难,工业生产、生态环境更受到直接影响。
自然灾害虽不可避免,但最大限度减少旱灾造成的损失是可以努力的,在严峻的形势面前,科学抗旱、科学减灾正是降伏旱魃的重要法宝。
科学抗旱,离不开科学监测预警。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唯有进行实时、动态的大面积监测,及时掌握旱情,预报旱情的发展趋势,方能赢得抗旱减灾宝贵时间。根据抗旱三级预案要求,湖北在一线已强化测报预警,严格执行抗旱信息管理制度,为抗旱的科学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
科学调度。在当前抗旱水源和物资很紧缺、干旱面又十分大的情况下,必须算好抗旱成本账,一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一方面统筹安排,将每一分抗灾资金和物资,都用在刀刃上。特别是要科学处理生态用水与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城市用水的关系,并对现有的宝贵水源在放水时间、放水顺序上科学调度,使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眼下,在统筹兼顾防汛抗旱、水力发电与航运安全等需求后,三峡持续加大下泄抗旱;丹江口水库虽已持续低于死水位数米,但仍加大下泄流量以缩小汉江流域中下游水稻主产区的用水缺口,这些举措均是从统筹经济社会全局出发,运筹帷幄、科学调度水利工程。
科学抗旱,离不开科技减灾。旱灾的防、抗、避、减必须依靠科技。通过人工增雨、抗旱保苗、抢墒播种、补充灌溉、打井、调水、挖渠、以及抗旱种衣剂、保水剂等一系列科技手段的应用,提高抗旱应急能力;农业、水利、救灾、气象等涉农部门,更要急灾情所急,想灾民所想,积极组织专门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村组院落,及时送上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孝感蕲春打机井灌溉农田,黄州引江水入泵站,团风筑起拦河围堰,荆楚大地纷纷开动脑筋,不畏困难。
旱灾警报一天不解除,人们抗旱救灾的弦就一刻也不能松,而科学抗旱,更要树立长期抗旱的思想,在抗灾救灾中思索防灾减灾之道,共同在灾难的磨砺中进步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