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560阅读
  • 1回复

毕生为民主,探索救国路——田桐与辛亥革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sky
 

发帖
3462
铜币
23255
威望
1801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1-06-02



田桐(1879-1930)


  1学生时代


  我的大伯田桐(1879—1930)字梓琴,笔名恨海,湖北蕲春人,出生书香门第;9岁入其父田士莲在当地开设私塾读书。少年时参加乡试,他不頋八股文朿缚,将自己对时局看法在试卷上表露无遗。其父索要文章底稿,认为不合时文规格,曾因此大怒,痛打了他一顿;却歪打正着为朝廷中主张教育改的“伯乐”所中意而名列榜首,不久朝廷正式下令废除科举时的八股考试,而考写“时事策论”来代替。田桐开“时事策论”应乡试之先河。


  田桐少年时代喜游祖国的名山大川,他十几岁时,即只身去江西庐山就读于白鹿洞书院。每逢春秋佳日,则登山涉险,探奇览胜,抒发爱国情怀。不久他以优异成绩考入武昌文普通中学。在校期间,由于对清廷专制卖国的黑暗统治,深表不满,常与湖南同学宋教仁、吴昆等倡议排满,又同居正、石瑛、陈乾等义结金兰,立志革命,致为清官吏所忌,欲将他逮捕治罪。时该校监督纪鉕维,深奇其才,就暗示他远走避祸。于是,他便在1903年底,东渡日本留学。至此与黄兴、陈天华、宋教仁等交游日益密切,彼此意气相投,均以革命排满为己任。


  2同盟东京


  一九O五年夏,中山先生自欧洲到日本,寓居横滨。田桐邀约几位朋友同往横滨晋谒中山先生。倾谈之下,深表敬仰。于是欢迎中山先生莅临东京,开欢迎大会于东京富士见轩,请中山先生演讲救国之真谛,在留学生中引起强烈的响应。会后,复与中山先生及其他一些同志商讨规划成立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事宜,留学生有许多人都署名表示愿意加入。六月二十九日,在东京赤坂区桧町黑龙会内田良政家开筹备会,中山先生为主席,田桐与、黄兴、张继、宋教仁等六十余人均参加。当时同盟会为秘密组织,定名为“中国同盟会”。8月20日,同盟会在东京赤坂区霞关阪本金弥邸开正式成立大会,通过会章,分三部进行工作。一为执行部;二为评议部,三为司法部,田桐被选为评议部议员,佐中山先生办理文书,掌管机要工作,任务相当繁重。每值会议,率先发言,以才辩敏捷,为中山先生和革命同志所器重,而调任他为书记。最初,东京留学生没有革命机关报,田桐乃约宋教仁等,创办杂志,名为《二十世纪之支那》。出版至第三期,遭日本当局封杀。田桐与宋教仁几被逮捕。及至同盟会成立,黄兴又倡议:革命不可无宣传喉舌,于是又由各同志集资,将《二十世纪之支那》予以扩充,改名为《民报》,继续刊行。《民报》上有文署名为“恨海”者,都是田桐的著作。为鼓动和激发民众的“覆清之心”,田桐搜集明末遗老有关抗清记述,编辑出版《亡国惨记》。是书“字字悲哀,字字泪血”,章太炎有评说曰:“沾襟何所为,帐然怀古意,秦俗犹未除,汉道将何冀”。发行不及一年,售逾三万册。次年五月田桐又同高旭、柳亚子在上海创办通俗易懂的《复报》。《复报》笫一号刊登了田桐以恨海为笔名发的《满政府之立宪问题》一文,文中明确提出民主立宪,以法治国的先进思想。不久,在清廷驻日大使馆施压下,日本当局颁布了针对中国留日学生的《留学生规则》引起中国留学生的强烈抗议,最后导致一场轰轰烈烈的学潮。这场学潮,以陈天华蹈海尸谏为代价,日本当局取消《留学生规则》而终告平息。然而,田桐、宋教仁、张继、程家柽、刘道一等18名学生领袖名字却上了清廷驻日大使馆追捕的黑名单。为避清廷鹰犬追杀,田桐与同盟会干部潜回国内,开始革命实践。


  3筆战南洋


  同盟会在一九O六年冬,在萍乡、浏阳、醴陵发动第一次武装起义,田桐曾奉命参与其事。他和黄兴在湘潭联络马福益部万余入,並为之策划自萍乡进袭南昌,后因失败,其计谋未用,乃走香港。


  翌年5月,孙中山在香港谋划发动潮州、黄冈起义,田桐前去襄助,惜黄冈之役经已失败,7月,他与何克夫等携革命军债券欲投身镇南关(今友谊关)起义,行至海防,不幸为法吏拘捕,年底被逐出境。旋受孙中山委派,入新加坡主持《中兴日报》,与当地保皇党机关报《南洋总汇报》“文战经年”,《中兴日报》因之成为南洋革命党人主要舆论阵地。田桐于此间发表了多篇脍炙人口的檄文,《泣告同胞之希望立宪者》、《革命军与响应军》等,文词辛辣,极富战斗力。翌年,应荷属侨商邀请,至泗水创办《泗滨日报》,后因翻译日本大越英三郎的《南国记》,披露荷兰殖民者虐待华侨的罪行,被强令离境。鉴于南部边陲的反清举义屡起屡败,田桐再三省思革命进行之方策,决意试举“中央革命”,于1910年潜入北京,创办《国光新闻》,“倡导民权立宪”;同时与景定成、井勿幕等联络袭据京师。因当时清廷戒备甚严,计未实现。

离线sky

发帖
3462
铜币
23255
威望
1801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1-06-02

  4机智阳夏


  一九一一年秋,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图谋大举起义,田桐闻之,乃由北京至上海,为之筹划起义方略。在武昌起义之后奔赴武汉,未料形势恶化,田桐原船返沪,拟邀黄兴赴汉主持其事。因武昌起义已成功。仓卒之间,革命党群推黎元洪为都督,黎意存观望,不为革命军尽力。黄兴至汉,被任为战时总司令,李书城任参谋长,田桐为秘书长,初战士气振奋,战埸连连告捷。这时,清廷已派冯国璋南下,攻陷汉口,黄兴用田桐计划,与冯国璋战,开始颇顺利。后,冯国璋尽率其精锐来攻汉阳,弹如雨下,革命军势不能当,田桐乃命军士尽发汉阳兵工厂钢板,置于壕堑之中,以为掩护,军士得免伤亡,士气为之大振。事后,黄兴对人称赞田桐说:“以前,我认为梓琴乃一文人,今才知其智谋计略亦有过人之处。”表示对他钦佩。


  残阳如血,汉水含悲。11月27日,汉阳失守。这是历史上有名的“阳夏浴血战”,是武昌起义后最关键的战役,正是这场长达40多天与清军较量的对抗,极大地牵制了清军的军事力量,为南北议和赢得宝贵的时间。1911年12月21日,孙中山先生从海外归来,田桐与居正代表同盟会在上海热情接待,并向孙总理汇报武昌起义全过程。


  5拒贿办报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田桐被任为内政部参事,参议院议员。袁世凯窃取大总统后,田桐乃解职至北京,复主持《国光新闻》。每天在报上发表一篇文章,斥袁世凯施政阙失,揭露其隐谋,因此袁世凯大为忌恨。开始,他命其农商部次长张仲华持银十万,意在行贿,並窥探其意向,田桐命经理李基鸿予以拒绝。至此,袁世凯恼羞成怒,乃募人暗杀田桐,声言能杀之者,当予以万金。有天夜里,行刺者以为田桐正在睡觉,竞朝他床上开枪,房屋为之震动,可是当时他並不在屋内,而是在报社工作未回,是以幸免于难。许多朋友怕他再遭不测,劝他戒备,他毋笑着说:“死生有命,为革命救国,何惧也。”仍照常工作。


  6反袁护法


  这年八月,中山先生至北京,国民党在湖北会馆开成立大会,田桐被选为本部参议。以后,他便随中山先生至山西太原,宣扬《三民主义》及兴建铁路事宜。在袁丝凱窃据大总统职位后,大家都想组织“政党内阁”,改同盟会为国民党。田桐先不同意,后以黄兴等均表赞成,乃无异言。而推宋教仁为内阁总理,以掌实权。袁世凯探悉国民党议员们的意图,极为忌恨,因此便在这年的三月,派人在上海北火车站将宋教仁刺杀。中山先生闻讯,由日本返回上海,与同志会商兴兵讨袁。田桐支持中山先生的主张,斥责法律解决是“是不足与有为也。”嗣后,他便至淮上,入张汇滔军,策划並鼓动该军称兵独立,以与袁贼相抗衡。这时李烈釣也自江西东下,决议举兵讨袁,在南京设指挥部,湖南、安徽、四川等地党人继续响应。而袁世凯当时已暗中先有准备,闻讯后,便命其爪牙冯国璋率部进据浦口,命李纯下九江,而以倪嗣冲万余人进袭淮上,张汇滔淮军陷于孤立,终至溃败,田桐乃走日本。


  一九一四年,中山先生在日本筹组中华命党,田桐首先响应,成为中山先生的得力助手。针对某些变节和动搖分子进行强烈的谴责,田桐在《民国》报上撰文《名誉论》、《品性论》,强调革命党人“名誉”“人格”的重要性,他还远涉各地动员党人拥护孙中山,加入中华革命党。7月8日,中华革命党正式成立,田桐出任党务部副部长,同时被委为湖北支部长。


  次年十二月,袁世凯悍然下令称帝,他以国事危急,非举义讨袁,不足以拯斯民于水火,因请命回国,组织讨袁力量,中山先生乃任命他为中华革命军湖北军总司令之职。他回湖北以后,联络了十多处义兵,以与袁军王占元部周旋,王见革命军势力日益发展壮大,惧不敢出。旋因袁世凯在全国人民愤怒声讨中一命呜呼,黎元供继任总统,田桐亦解兵复入国会为议员。一九一七年六月,段祺瑞以“兵谏”胁黎元洪解散国会。时中山先生在广州进行“护法运动”,组成护法政府,田桐乃与章太炎等议员南下,开国会会议于广州,选中山先生为为陆海军大元帅。


  一九一九月,中山先生改组中华革命党为中国国民党,次年设办事处在广州,田桐受命为该党党务科长,十一月中山先生回广州,重组护法军政府,国会开会,再选中山先生为大总统。


  一九二二年六月,粵军陈炯明,乘中山先生在桂督师北伐之际,阴联吴佩孚以阻北伐军,同时並在广东举行反革命军事叛变,妄图加害于中山先生,中山先生脱险后返上海。这时,田桐在北伐军大本营任宣传处处长,随军在广东韶关。被叛军指名索捕。就捕时,毫无惧色,厉声应道:“老子就是田桐!”田桐平时爱读书,被逮时,有书一箱,他叫叛兵背之随行,叛兵稍迟疑,他便责之说:“你们捉我,就要为我背物!”叛兵相顾笑着说:“田先生真屈犟人也!”叶举以兵拥他到了广州,他见了陈炯明,便责之以大义,谓其不应同室操戈,更不应陷害中山先生。除炯明无言以对。但他素畏服田桐,亦不敢加害,乃令释之去。


  一九二三年,陈炯明被逐出广州,中山先生重返广州建立了革命政权,任田桐为国民党最高干部参议。是秋,曹锟在北京以金钱贿选,国民党发表宣言,揭露其贿选总统的丑剧,号召全国声讨曹贼。他在北京积极响应,並在诸议员中进行游说,呼吁大家拒绝其贿选。他说:“公等着应命,则乾坤间正气息矣!”他並且马上南下至上海,说动一些议员亦随之南下,在上海湖北会馆开会,以与曹贼对抗。一九二四年先生在广州改组国民党,便离沪赴粤。中山先生见他来广州,非常高兴,立即立即任命他为大本营参议,並要参与国民党改组事宜。但在这中间,他与中山先生因在“联共”的问题上意见相左,所以不久便又离去。


  北伐伊始,在汉口募人将孙传芳运弹江永轮炸毁.四·一二事变后,因对蒋不满,避走山西五台山。1928年到上海主办《太平杂志》,专事著述。1930年7月2日病逝上海。田桐生于忧患,不屈于忧患。毕生为民主共和奔走呼号,致力探索救国兴邦,思维尤为活跃深刻,才艺并蓄,文气横溢,无愧为辛亥革命时期的革命活动家、政论家、宣传家。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