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371阅读
  • 0回复

玉环各级党组织成新玉环人“娘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风吹杨
 

发帖
2812
铜币
30762
威望
843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1-06-05

玉环县楚门镇山北新民小区,一条秀美的河流横贯其间。入夏以来,每到傍晚时分,附近村民,包括许多新玉环人,总喜欢到河边围坐,聊天、拉家常,其乐融融。小区党员活动室里,年轻人们在这里杀上几盘台球、乒乓球,更是分不清谁是外地人,谁是本地人。


近年来,在社会管理工作中,玉环县针对接近本地人口总量三分之二的新玉环人,以党组织和外来党员为载体,破解新玉环人住房、子女入学、纠纷调解、生活待遇等社会难题,使新玉环人更好地融入到了当地群众之中,社会也由此变得更加和谐。“这里的党组织就像我的娘家,我感到很温暖。”安徽籍民工蔡美娟说。


党组织“安家” 新玉环人第二故乡安居乐业


“我在玉环打工已整整5年,一直住在企业提供的宿舍里。”说起居住环境,来自四川的民工朱晓飞比较激动。当年,他在老家住的是又矮又旧的平房,想不到来玉环打工,竟然不用花自己一分钱,就住上了宽敞的新房子。


“对企业来说,关爱员工就是要靠党组织的凝聚力,让他们住好、生活好。”玉环利群阀门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王永明说,他们厂2006年动工兴建了3000多平方米的员工宿舍,第二年,130名员工住进了新家。在王永明的影响下,和利群党支部编组共建的多家企业也相继建起了员工宿舍。


孙登平任山北村党支部书记已有多年。他认为,当村支书这么多年,最有成就感的就是建起了新民小区。


新民小区里共有居民2000多人,全部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新玉环人。他们在这里安居乐业,外来党员们的组织生活开展得丰富多彩。同时,他们还自发组织了巡防队、救火突击队、纠纷调解小组等,和玉环本地人共同开展村里的各项社会管理工作。


据了解,今年以来,玉环县除了把新玉环人居住点建设作为党委、政府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外,还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为企业兴建员工宿舍简化审批手续,减免或缓交各种规费达5000余万元。截至目前,该县共建成外来人员集中居住点115个,入住人数达6.2万人。


党组织牵线 “二代新玉环人”异乡得享天伦


近日,父母在龙溪乡打工的湖北蕲春籍小朋友丁乔乔,再次给爸爸妈妈打来电话,询问今年能不能再到玉环来过夏令营。


去年,11岁的丁乔乔第一次被接到玉环和小朋友们一起过夏令营。在这里,党员叔叔阿姨们陪他们玩,让他们见识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度过了一个快乐的暑假。


如今,龙溪乡蕲春党建工作站又开始忙着接洽今年留守儿童夏令营的准备工作。


自2008年开始,蕲春党建工作站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帮助下,把远在家乡的孩子接到玉环过夏令营,和父母团聚,看父母工作的企业和玉环的山山水水。去年,一下子来了50多名留守儿童。工作站负责人詹智说,今年想参加夏令营的儿童更多。


让留守儿童享受天伦之乐,用亲情缓解新玉环人的浓浓乡愁,融化他们对务工地的抵触情绪,促进与本地人的融合,这是玉环“强党建、促和谐融合”的一个创新举措。


该县各级党组织还想方设法为新玉环人子女探亲、入学提供帮助,每年安排50万元专项补助经费,用于改善民工子弟学校的基础设施及设备添置,免除新玉环人子女课本和作业本费,贫困学生每学期还可享受175元的爱心营养餐补助。


为新玉环人子女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已在玉环形成共识,许多党组织和社会人士积极参与到这项关爱活动中。湖北秭归大麦屿流动党支部书记王飞说,流动党支部成立后,主动与教育部门联系,使得十几名秭归籍适龄儿童全部进入当地公立学校。在清港镇,社会人士陈志生个人投资近600万元,迁建清港新民工子弟小学,接纳近千名外来民工子女入学。如今,新玉环人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率达到了100%。


党组织搭台 新玉环人矛盾纠纷不出村


玉环各级外来党组织是新玉环人社会管理工作的主力军。据最新统计,目前,玉环县11个乡镇街道已建立起涉及全国26个省的外来党组织91个,外来党员调解员队伍人数达到290人。


2008年,坎门街道办事处曾发生过一起新玉环人聚众冲击派出所的“7·10”事件。事件发生后,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办事处痛定思痛,成立了31个外来党员服务站党支部、党总支和法律援助站,依托外来党员乡亲乡情的优势,实施“以外管外”办法,第一时间掌握社会矛盾的纠纷源头,第一时间参与调解救助,及时将各类社会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3年来,坎门再没有发生过一起群体性事件。


去年6月1日下午1时许,一名在坎门务工的新玉环人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事故,不幸身亡,发包工程的企业和包工头相互推脱责任,死者家属、企业、包工头三方发生激烈争吵,事态一触即发。下午2时,坎门街道党员服务中心党总支工作人员了解到这一情况,并获悉死者家属有聚众闹事的苗头,当即赶到现场做家属思想工作。乡音乡情化解了死者家属的怒火,三方心平气和地坐下来协商,最终,达成了协议。


和坎门一样,玉环各地的外来党组织和广大外来党员,在玉环当地的社会管理工作中勇挑重担,涌现出了老周工作室、和谐调解室、姐妹维权室等外来党员调解组织,使得新玉环人的各类矛盾纠纷基本不出村。


新玉环人在第二故乡默默奉献,也赢得了当地社会的精诚回报。医疗互助、关爱基金等各类帮扶举措,使更多的新玉环人、外来党员成为县、镇(乡)两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或党代表。在党旗的指引下,外来党员、新玉环人和本地人形成了大融合,促进了玉环社会的大和谐。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