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作为军政府都督的黎元洪还对革命心存犹豫,不相信革命真能胜利,所以,此时新成立的军政府其实毫无作为,谋略处实际上成了军政府的核心。“革命幼苗刚刚出土,它是否真正能成长起来,不但以黎元洪为代表的旧官僚、旧军官,以汤化龙为代表的立宪派绅士,甚至连革命派中的那些原来的领袖人物都还觉得没有把握。在这时候,抚育幼苗的工作落到了代表革命士兵的这些年轻人手里。” 谋略处的存在对革命显然起了很大的作用。当时,武昌虽然光复了,但长江上还泊着清朝的三艘兵舰,逃跑的湖广总督正在兵舰里面;汉口有张彪及其残部,觊觎着武昌的新政权;即便在武昌城内,还潜伏着反对革命的清兵,随时可能发动反扑。
面对反革命势力的威胁,为保住革命成果,谋略处迅速作出扩充革命军队的决定。武汉城乡的人民群众受到革命的鼓动踊跃报名参军,仅仅五天时间就使兵额满员。革命军队成立了四个协,原属新军的兵士们分别担任新成立的四个协的各级军官。吴兆麟、杜锡钧、林翼支和张廷辅分别担任了四个协的协统。在这四个协成立后,根据革命发展的需要,接着又成立了由熊秉坤担任协统的第五协。
武昌城内新军中五个新协的产生,使革命力量迅速壮大,革命声势急剧高涨,湖北各地也随之行动起来了。10月13日,共进会会员刘英等人起兵,占领了鄂中的京山、天门一带地区;当天,群众武装占领汉川,推举刚从狱中出来的日知会会员梁钟汉为总司令。16日,黄州、蕲春一带也由革命党人宣布光复。到了18日,驻扎宜昌的革命士兵起义胜利,宜昌又被革命者所掌控。这样,武汉的两翼、长江的上下游有了保障,革命度过了最初的危险期。
武昌起义的枪响,引发了全中国一触即发的革命风暴。各地的革命党人在武昌首义大捷的鼓舞下,相继发动新军和会党揭竿而起,革命迅速由武昌发展到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巨大洪流,以摧枯拉朽之势,仿佛在顷刻间,让统治中国长达268年之久的大清王朝分崩离析。
“皇帝倒了,辫子割了”。这八个字是当年瞿秋白对亲眼所见的辛亥革命的总结。它确实形象地说明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然而,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最后却被袁世凯所篡夺,中国依然没有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漫漫长夜。从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始,到1928年奉系军阀张作霖皇姑屯被炸身亡、其子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归附蒋介石的南京政府止,是北洋军阀武人统治时期。北洋军阀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实行专制独裁、复古倒退,中国弥漫着严重的社会危机。李大钊曾经哀叹:“哀哉!吾民瘁于晚清稗政之余,复丁干戈大乱之后,满地兵燹,疮痍弥目,民生凋蔽,亦云极也。”
“不料共和国如此黑暗”
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登上梦寐以求的大总统宝座,袁世凯并不感到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