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864阅读
  • 0回复

烈士的鲜血 不能忘却的记忆 “兵暴”推进大冶红色革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风吹杨
 

发帖
2812
铜币
30762
威望
843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1-06-22


大冶兵暴旧址


 


  大冶街头,车水马龙,高楼林立,行人打扮入时。大冶市外国语学校,在大冶大道上闹中取静,学校院子里有四栋陈旧的房子,掩映在葱翠的树木中——这里,就是著名的“大冶兵暴”旧址。
  6月20日下午,当记者迈入大冶市外国语学校时,这里正在进行中考。
  校园环境十分幽静。学校左侧,有一排平房,为前后四栋相连的平房,始建于清代,原名“武备堂”,如今在房屋的门前钉着一块牌匾,上面写着“大冶兵暴旧址”字样,彰显出这排房屋的不平凡。


  大冶乍现革命的曙光
  事情还得从80年前说起。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大冶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
  1927年8月7日,中国共产党在汉口召开了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并提出了在湘鄂粤赣4省发动秋收起义的计划。同年9月初,湖北省委将鄂东区分为大阳(大冶、阳新、鄂城),黄圻(黄梅、蕲春、圻水、广济),黄麻(黄冈、麻城、罗田)3个特区,各设立中共特别委员会。大阳特委成立后,与在当地坚持斗争的共产党员取得联系,共同策划秋收起义。
  1928年8月,省委为了加强对大冶工作的领导,成立了中共大冶中心县委,吴致民任书记,隶属于中共湖北省委领导。自此,革命的曙光,在大冶乍现。


  模范式的兵变
  石功彬老人是大冶第一任党史办主任,每每向人道起这段历史,他总是神采飞扬。
  1929年10月初,国民党独立十五旅二团一营、二营开赴大冶和阳新,攻打红军。“这其中,有一个名叫程子华的营部副官,加入了共产党,用现在的话来说,他就是我党在国民党独立十五旅中的卧底。”石老说,当时年仅24岁的程子华接到进攻红军的指令后,立即同党组织联系,共同商议对策。
  12月14日晚,大雨瓢泼。“兵暴,当红军去!”深夜11时许,程子华把各班班长集合起来,公开举出了红旗。这些班长平时深受程子华等人的教育,对国民党排除异己的做法十分不满,于是纷纷赞同:“好,当红军去!”
  根据部署,程子华带领大家割断了电线,切断了独立十五旅与外界的联络,并集中拘押了反对兵暴的国民党反动军官。
  大冶兵暴成功后,当地流传一首歌,叫《庆祝克复大冶》,石老哼了起来:“一杯酒,满满斟,庆祝克复大冶城,红军纪律好得很,商民放炮来欢迎;二杯酒,满满筛,活捉县长伍屏阶,从前坐轿当街摆,如今不敢把头抬。”
  被中央军委和周恩来同志誉为“模范式兵变”的大冶兵暴完美落下帷幕。
  重温大冶这场“完美兵变”,这是一段让人不能忘却的红色记忆。只是,稍显遗憾的是,如今旧址因年久失修而显得有些破败,也没有开发成景点。这个承载了80年革命史、近百年岁月的旧址,下一步该前往何方?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