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692阅读
  • 0回复

王波:恩施新农村缘何“招蜂引蝶”浅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qcip
 

发帖
3392
铜币
14462
威望
249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1-07-14
  近日,中国硒都网报道,蕲春县到恩施考察新农村建设,笔者注意到,近年来外地到恩施考察新农村建设的很多,不禁想,恩施新农村缘何如此招“蜂蝶”喜欢呢?最起码一条,恩施新农村建设搞得好,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笔者曾经到过恩施的枫香坡、莲花池、下坝等新农村建设点,也曾在新闻报道中领略了戽口、南泥渡等地风采,感触颇深。笔者认为,好就好在“面子和里子”,“面子”上有新房、新路,“里子”有新产业、新增长点。
  在蕲春考察恩施新农村的报道中提到,白杨坪乡在新农村建设中,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三个原则”(能依山而建的不占耕地,能集中修建的不分散,能建特色民居的不建“洋房”)和“五个环节”(规划、宣传、示范、引导、协调)的要求,在做好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强化政府引导、农民主体,将特色民居改造与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结合起来统一规划指导,群众特色民居改造的积极性得以提高。确实把新农村建设做成了一项惠民工程。这就是“面子和里子”的体现。
  通过几年的新农村建设,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枫香坡更是远近闻名,成为恩施旅游的一个新亮点,新农村建设也成为缩小城乡差距,助农增收致富的一个重要工程。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目前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新农村不仅要体现新房、新路、新产业上,还要体现在新气象、新面貌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虽然我们为此做出了不小努力,比如建设农家书屋,但是要从整体上有所提升,还任重道远。切忌因为现在“招蜂引蝶”了就沾沾自喜,作为干部,就要有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仙居恩施”是我们这座城市的符号,只有切实抓好新农村建设,让占绝大数的农村人富裕起来,过上“神仙般”的日子,“仙居恩施”才有良好的基础。这也是应该从“三万”活动中吸取的经验。抓好新时期的农村工作,促进农村经济科学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每一位基层干部面前的重要课题。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