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133阅读
  • 0回复

抗病魔抱团取暖 集体治疗是“神奇”汤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爱情浪子
 

发帖
3545
铜币
37015
威望
596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1-07-22
病友们进行野外烧烤活动
癌症患者交流抗癌经验
癌症康复志愿者齐做健身操

提 要
他们素未谋面,相识之后却有着比兄弟姐妹们更深的情怀;他们或有相似的经历,相互扶持相互激励,与病魔斗争。在治疗病痛的过程中,他们相识,为了帮助更多的病友走出困境,他们身体力行,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做指引。今天,记者带您走进几个病友们组成的团队,感受发生在他们中的动人故事。
“我不认识你,但我关心你”
真情催生一个“互助之家”
73岁的梁金仁先生和68岁的老伴先后患上多发性骨髓瘤,夫妇俩患难与共的同时,也为突如其来的病痛感到绝望。为了帮助梁金仁夫妇走出困境,骨髓瘤多位病友数次看望鼓励,如今梁金仁夫妇病情稳定,积极乐观地面对骨髓瘤治疗。
73岁的梁金仁是中华多发性骨髓瘤病友互助协会湖北分会会长,2010年4月,由于骨关节疼痛,梁金仁在协和医院经切片检查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当时梁金仁对这个病并没有多少了解。医生称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癌症,其发病率不足十万分之一,且带病生存时间只有3—5年。得知这一消息,梁先生的精神几乎崩溃。
为鼓励梁金仁勇于对抗病魔,在他生病和住院治疗期间,老伴杨贤珍每天往医院送饭菜,精心照顾。谁知,就在梁金仁已经开始接受现实并积极配合治疗时,厄运再次降临。杨贤珍腰部开始疼痛,两次到医院检查均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通过打针、贴膏药、打封闭等仍未好转。今年初,她到中南医院检查也被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且骨髓中癌细胞占59%,病情非常严重。
医生告诉记者,夫妻同时患上多发性骨髓瘤非常少见。当时,梁金仁几近绝望,自己患癌已经很难过,而老伴的病却比自己还要严重,疼得无法翻身,大小便都无法自理。过去梁金仁需要别人照顾,现在梁金仁拖着病体还要照顾老伴,当时他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
今年2月8日,20多个病友冒着天寒地冻,忍受饥饿和疲劳,从汉口赶到武昌,转乘多次公交车,在中午12点赶到中南医院梁金仁夫妇的病床前。梁金仁看到那深情的面孔,心情非常激动。当时杨贤珍睡在病床上,处于昏迷状态,眼睛不能睁开,他们来到病床前,拉着她的手,鼓励她要坚强,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病友们的温暖与关爱,增强了梁金仁夫妇战胜癌症的信心和勇气。得到病友们的鼓励,杨贤珍燃起了战胜病魔的信心,不仅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每天一有时间,还坚持自己锻炼。慢慢地,她能够独立行走了,梁金仁的病情也大为好转。
得到病友们帮助的梁金仁也想用自己的经验帮助更多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今年1月15日他发起并成立中华多发性骨髓瘤病友互助协会湖北分会,目前有70余人加入湖北分会,每月15日,会员们都会聚在中南医院,听医生分析病情,相互交流自己的治疗经验。
展示刀疤争取病友信任
“抗癌斗士”的达观浸染病友
“我爱人患了胃癌,已经向腹膜转移,他死活不肯接受治疗,认为即使治了也是人财两空,大姐能不能帮我劝劝他?”上周五的中午,癌症康复志愿者王莹正在值班,一对50多岁来自黄冈蕲春的夫妇找到她。每周一、三、五,64岁的王莹总会在湖北省肿瘤医院的癌症康复协会洪山工委值班室值班,为有需要的患者提供服务。
“生活中并没有过不去的坎,你们看我这么艰难都过来了。”王莹热情地接待了这对夫妇,将自己的多次患癌并坚持治疗的经历与他们分享。从40岁左右开始,王莹因患妇科肿瘤、结肠癌等病,已经先后动过九次手术,在腹腔部位动过七次手术,乳房也动过两次手术。王莹因为出生患有小儿麻痹症,腿脚不便,且早年离异,只身带着儿子生活。虽然生活艰难,但她依然对未来充满希望,为了维持生活,她什么都干,摆过地摊、擦过鞋、扛过煤气罐,还开过麻木。
2002年,王莹因为腹腔长有肿瘤动了手术,由于经济条件不好,她动手术大部分钱都是借来的,为了尽快还上亲友们的钱,伤口还未愈合,她顾不上疼痛继续去跑麻木,儿子也打3份工还债。由于手术后没休息,腹腔一直往下坠,她就用布条捆住腹部。为了儿子,王莹咬牙坚持着,下雨也不停歇,尽管有时一天只赚几块钱。第七次手术的时候,王莹想到了自杀,她跑到江边,而儿子则疯狂地寻找,最后在长江边找到了她。两人抱头痛哭,儿子说:“生活中没有过不去的坎。”从2004年开始,她坚持服中药控制病情,增强免疫力。现在的王莹身体状况仍然非常差,有胆囊结石、高血压等多种病症,但她非常乐观积极地对待生活。
通过两个多小时的“话疗”,那位胃癌患者同意接受治疗。目前已经做了手术,恢复状况良好。在值班的时候,王莹也经常主动到癌症患者病房去给他们打气,看到她精神状态很好,很多患者开始都不相信她是癌症康复志愿者,还以为她是药品推销的,为了让患者信服,她解开衣服让患者看她肚皮上因多次手术留下的4道刀疤。
“我们都曾经从绝望中走出来,也非常理解他们的心情,看到癌症患者,我总是情不自禁想去帮助他们。”王莹笑着说。在癌症康复协会洪山工委,活跃着百余名像王莹这样的康复志愿者,他们都曾患癌,并且正在与癌症搏斗。
烧伤后克服心理障碍
现身说法助病友迈出困境
昨日,记者在宗关水务集团见到了35岁的徐慧,虽然脸上、胳膊和脖子上仍然看得到烧伤愈合后的疤痕,但她脸上乐观自信的笑容一下就融化了别人的恐惧与同情。
1994年,水厂技校毕业的徐慧在宗关水厂实习。正在工作间学习操作的时候,突然发生高压电事故,她全身70%烧伤,当即被工友送往武汉市第三医院。当时的徐慧上半身严重烧伤,脸、脖子、胸前的皮肤几乎都没有了,胳膊也发生了黏连,还丧失了部分活动能力。由于伤情严重,徐慧除了吃饭,穿衣、大小便、睡觉都是妈妈在照顾。住院三年,徐慧进行了大大小小20多次手术。看到同学们先后走上工作岗位,她也迫不及待地想去上班,早点融入社会。
刚出院时,她不想做一个废人,不希望被别人可怜,总是伪装得很坚强,希望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家庭做贡献。当时,徐慧到宗关水厂办理工伤时,为她办理工伤的一个科长的话刺激了她:“我是因为可怜你才给你办的。”听到这句话,自尊心特别强的徐慧毅然放弃办理工伤,决定继续工作。
为了不让别人看到一点点伤疤,徐慧总是用衣服严严实实地将自己包裹起来,穿高领毛衣,戴上手套、围巾,用长发挡住脸。夏天到来后,为遮掩脖子上的伤疤,徐慧买了几十条丝巾,再热也只穿长袖,系着丝巾,怕看到别人惊诧和可怜的目光。有个同事说:“这么热的天,还戴丝巾?”同事们都鼓励徐慧穿短袖,解掉丝巾,从衬衣的第一颗扣子,徐慧慢慢卸下心防,克服心理障碍,敢穿短袖上街,不再怕任何人指指点点。
为了不去想被烧伤的痛苦,徐慧把自己埋在工作和学习中,一直以来,她都是厂里最用功的人,白天工作晚上学习,周末还学习舞蹈、跆拳道、自学计算机。她不仅教工友操作计算机系统,还创办了电脑公司,担任培训部经理,并创办了《武汉水厂计算机》杂志。
1998年,华中烧伤病友会在武汉市第三医院成立,当时出院不久的徐慧还没完全融入社会,中华烧伤病友会的成立,让徐慧找到了“组织”。她开始每次都参加病友会组织的烧烤、春游等各种活动,由抑郁慢慢变得坚强。现在徐慧是华中烧伤病友会的秘书,在参加活动时,也敢于将自己的经历和伤疤“晒”给病友看,并鼓励病友们要坚强。
2009年,为了让更多烧伤患者走出阴影,徐慧开始学习心理咨询,如今徐慧已经是中级心理咨询师,目前正在武大继续学习准备考高级心理咨询师的资格证。徐慧决定拿到高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之后,将免费为烧伤病人等弱势群体提供免费的心理咨询。
战胜疾病需身心兼治
集体治疗是“神奇”汤药
战胜疾病需身心兼治,湖北省肿瘤医院欣然心理工作室负责人周晓艺主任医师指出,把有相同患病经历的患者聚集起来,让大家相互鼓励一起面对疾病,其实这是一种集体心理治疗模式。
在疾病的治疗和康复上,一个心情比较舒畅,性格比较开朗的人,他的治疗和康复的效果往往比一些心理上非常压抑、非常失望、有抑郁倾向的患者效果要好得多。特别是癌症这种重大疾病,患者在诊断、治疗、康复的过程中,承受了来自疾病本身和社会等多个方面的沉重压力,有着较大的心理变化,如果对患者及时进行正确的心理疏导,不仅对疾病的治疗,也对患者康复和回归社会有着巨大的帮助。国内最新的研究结果证明集体心理治疗方法可明显改善癌症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