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056阅读
  • 0回复

湖北千万富翁超万人 “钱景”诱人五大机构争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蕲春人
 

发帖
2134
铜币
21930
威望
631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1-07-27

专为高端人群服务的私人银行或准私人银行——财富管理中心,往往具有私密、尊享等特征。银行网点的普通窗口,通常要排队等候。图为汉口某银行的排队场景
某私人银行(武汉)中心一角

提 要
在私人财富管理市场上,拥有1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可投资资产,即称为高净值资产人士;拥有3000万美元以上的可投资资产,即可成为超级富豪。在国内CPI持续高企的情况下,普通百姓与无数富豪都在担心财富缩水。
有研究报告表明,湖北的私人财富市场多达3000亿元人民币。银行、券商、信托公司、基金公司和独立第三方理财机构等纷纷出击,以
便争抢财富管理市场上的“千亿蛋糕”。
湖北千万富翁超万人——
私人财富管理市场达3000亿
阿钧是国内一家著名财经资讯服务商的高管。作为一名财经专业人士,阿钧书写了一个从普通打工仔到千万富翁的财富传奇。
近十年来,他利用自己的优势,进入国内股市“淘金”,金融资产(包括存款、股票、基金、银行理财产品等)得到了暴发式增长,财富从数十万元滚雪球式地增长到近千万元。
2007年,阿钧的股票市值曾经越过千万元。但在2007年底的股市暴跌中,阿钧未能全身而退,股票资产缩水至千万元以下。2009年起,阿钧避开了几次大跌,抓了几只牛股,金融资产突破1000万元大关,当之无愧地成为一名千万富翁。
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像阿钧这样的高净值人士近年来不断涌现。招行和全球知名咨询公司“贝恩”昨向本报独家提供的《2011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显示,湖北高净值人士数量在2009年首次突破1万,2010年达到约1.1万。
报告显示,在中部崛起的大背景下,过去三年,湖北高净值人士数量的年均增长率高达33%。这些高净值人士以企业主为主,另有职业经理人、企业高管、专业人士、专业投资人和其他类人群(如全职太太、影视明星)等。
在湖北高净值人士迅猛增长的同时,湖北私人财富市场也快速壮大。2010年,湖北高净值人士持有的个人可投资资产规模约3100亿元,高净值人士人均可投资资产规模约2800万元。
千万富翁的钱咋生钱——
家庭理财转向机构理财
在选择外出旅游时,高净值人士不愿把时光仅仅消磨在走马观花式的观光游上,而更希望寻求文化与心灵碰撞的个性化旅行。武汉一私人银行发起的一次个性化旅行——瑞士名表尊贵之旅,就有十多余位高净值产人士报名参加。
与随大流的跟团旅游不同,此次旅游进行了个性化的设计,包括:拜访瑞士世袭的私人制表商——一群独立于正牌公司之外的高级钟表制作大师;与瑞士国家钟表博物馆馆长面对面,感受瑞士钟表的传奇魅力;宝玑、百达翡丽、江诗丹顿等世界顶级钟表鉴赏。11天旅行下来,每个人的旅行费用高达8万元,这还不包括定制钟表及购物娱乐等费用。
在子女教育方面,高净值人士有一些特殊需求,比如家庭亲子日、吃苦夏令营和精英论坛等。“我们时常受到挂号难、找好大夫难等看病问题的困扰,希望私人银行能协调资源提供医疗健康方面的服务,如联系医师等。”汉口一私人银行客户昨说。
由于精力有限,相关渠道资源有限,高净值人士在品质生活、子女教育、医疗健康等方面的需求难以及时有效地得到满足。而私人银行、券商、基金、第三方独立理财机构等私人财富管理机构有一些特殊的渠道资源,有专门的“一对一”服务人员,在提供医疗健康、社交服务、子女教育等增值服务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招行私人银行武汉中心总经理傅斌介绍,高净值人士的的财富目标呈现多元化趋势,包括财富安全、财富传承,子女教育、高品质生活、创造更多财富等。高净值人士风险分散的理念日益增强,对资产配置的要求越来越高。单凭他们自己的知识和精力难以实现资产合理有效配置。因此,大部分原本自己或家人打理资产的高净值客户转向财富管理机构,且这一趋势将在未来进一步增强。
《2011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显示,过去两年中,高净值人士越来越多的将日常理财的主要渠道由自己或家人独立操作转向使用财富管理机构。2010年,接近45%的高净值人士将主要可投资资产交由私人银行和其他财富管理机构打理。相比2009年,该数据增加了近30个百分点。“2007年,私人银行在国内开始出现。经过四年的发展,专业的财富管理机构已在中国富豪的财富管理渠道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武汉一家私人银行负责人昨说。
外资品牌遭到较大冲击——
高端客户向中资银行“回流”
王先生是一家私营企业主,过去他比较信赖外资银行,金融资产主要放在外资银行。2008年下半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境外资本市场暴跌,受累于此,王先生投资于境外市场的近千万资金损失近半。
因为盲从、盲信外资银行,王先生付出了惨重代价,这让他“很受伤”。最终,他把主要资产转到了国内一股份制商业银行。
“某种程度上要‘感谢’全球金融危机,正是这场金融危机打破了外资银行高高在上的神话。”武汉一家银行的高级理财经理杨奕江表示,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出现了高端客户从外资银行回流到中资银行的迹象。
目前,招行、中行等银行在汉均成立了私人银行,其中前者门槛为1000万元,后者门槛为800万元。虽然中信、民生、工行等银行暂时没有在汉设私人银行,但纷纷升级自己的财富管理中心,为净资产数百万元的高端客户提供尊享、私密的优质服务。
在武汉乃至全国的私人财富市场上,中资银行依然占主导地位。武汉一股份制银行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私人银行客户中,85%的高净值人士选择中资银行进行财富管理。
业内人士分析,中资私人银行的主导地位,受益于商业银行长期的客户积累。大部分中资商业银行母品牌都在中国活跃了几十年,覆盖大部分一二线城市,拥有大量的客户基础。在此基础上,其私人银行中心的建立相对容易,并且多以培育从零售网点升级而来的现有客户为主。
此外,中资私人银行近年来大力投入资金和资源进行品牌建设,通过私人银行中心建设、广告投入、组织高端聚会和活动等方式进行广泛宣传,高净值人士对中资私人银行品牌认知有较大提升。
据了解,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外资品牌和信任度遭到较大冲击。由于依然存在诸多业务资质限制,外资银行发展相对缓慢,高净值人士使用占比约20%。
私人财富管理市场“钱景”诱人——
五大机构“争抢”富翁
综合宏观因素对中国私人财富市场的影响,《2011中国私人财富报告》预计中国私人财富市场仍将保持增长势头,2011年全中国高净值人群将达到59万人左右,同比增长16%。
若按16%的增速和测算,2011年湖北的高净值人群将达到1.28万人。若再按2010年湖北高净值人士人均可投资资产规模2800万元的标准计算,2011年湖北的高净值人群的可投资资产规模达3584亿元!
财富管理机构提供金融服务,尤其是售卖保险、基金等各种理财产品,可获得销售佣金及相关管理费等收入。业内人士认为,正是因为私人财富管理市场“钱景”诱人,银行、券商、基金公司、信托公司和第三方独立理财机构等才纷纷出击,努力多分一杯羹。
据介绍,从目前竞争态势来看,商业银行纷纷开展私人银行业务,券商、信托公司、基金公司和第三方独立理财机构等金融机构相继开发出为高端客户理财的专属服务,定位各异,竞争升级。“私人银行有点类似于百货公司,什么都卖,而我们定位于精品店,品种不是特别多,但‘质地’都不错。”国内某知名第三方理财机构武汉区域负责人胡俊昨说。
为了抢占市场,扩大份额,许多金融机构针对高净值人群推出了各具特色的产品。比如,基金公司推出了专户理财,信托公司推出了集合式信托理财,券商推出了集合理财等。
此外,券商、基金、信托、独立第三方理财机构在准入门槛之上,对客户群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分,如券商定义在该机构投资资产在1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客户为超高端客户;基金公司对5000万元资产以上的客户提供一对一专户服务,以体现服务的产异化,提高超净值客户的忠诚度。
据了解,商业银行的私人银行准入门槛一般为1000万元或100万美元,券商、第三方独立理财机构、信托公司和基金公司等产品提供商当前的准入门槛较低,一般为数十万元或两三百万元。“这些机构的客户基础较小,且多以产品销售为主要的客户开拓渠道,因此愿意对投入两三百万元人民币购买一项或几项产品的客户进行专属服务。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增强客户对其品牌和服务的认知,从而吸引更多资金流入其在该机构的账户。”业内人士昨分析。
《2011中国私人财富报告》认为,不同类型的服务机构,在高净值客户的私人财富管理业务的各个环节上,能够提供的服务范围和质量各不相同,因此他们有着不同的天然优势和劣势,从而衍生出不同的定位、发展趋势和战略目标。“各家财富管理机构展开了全方位、多角度的竞争,私人银行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总体而言,商业银行的私人银行占市场的主导地位。”
蕲春论坛我爱您——一切都是为了您
蕲春新闻天天精彩!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