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869阅读
  • 0回复

六中全会精神解读·三人谈:让民族血脉奔腾向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网络天下
 

发帖
1528
铜币
22451
威望
51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1-11-01

    特约嘉宾
  著名民俗学家、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刘守华
  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刘永泽
  主持人:记者 韩晓玲
  采访时间:2011年10月24日
  话题背景
  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
  如何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和发展先进文化,并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记者约请著名民俗学家、省文联负责人,学习六中全会精神并结合我省实际进行探讨。
  观点撷英
  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
  刘永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它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又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湖北是文化资源大省,积淀丰厚,传承悠久,历史文化名人众多。这是湖北的文化之根,也是文化之魂。我们正筹备推出《荆楚文化渊与流》,认真梳理总结荆楚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发挥对当下文化建设的指导与借鉴作用。
  刘守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对增强民族凝聚力、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有着重要意义。但文化遗产也有精粗之分。 比如民间文化中有积极健康的精粹,也有一些受当时历史局限而带有消极、低俗或封建色彩的内容。我们要“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取其精华、剔除糟粕,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中。
  刘永泽:我们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既要“送文化”给群众,也要“种文化”在基层,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我们将抓住湖北“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创建写入中国文联第九届文代会报告的契机,进一步推动县域文化发展。
  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刘守华:湖北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进一步弘扬了荆楚文化。许多历史文化名人的事迹和故事传说至今广泛流传,如屈原的爱国精神、王昭君的民族精神、寇准的刚正不阿、明代御史杨涟的气节、李时珍的救死扶伤等。我们应充分挖掘和提炼这些有益的思想价值,融入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
  刘永泽:珍惜遗产,崇尚艺术,将丰富的文化资源用艺术形式变成现实社会的支撑,对我们当前构建精神高地有着重要意义。文学、美术、戏剧、音乐是文学艺术殿堂的四根支柱,湖北不断涌现出优秀人才和文化精品,呈现出文化繁荣发展的可喜局面,也有力地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
  刘守华:我国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与环境代价。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文化产业就是一种很好的手段。这些年全国范围内兴起非遗保护热,各地都积极申报,从某种程度来说,也是因为大家意识到非遗是一个地方的名片,有利于发展文化旅游和文化产业。
  刘永泽:文化产业发展有着广阔的天地。今古传奇产业园的建设,确定了湖北文艺报刊在全国文艺界的领军地位,成功迈上了文化产业发展新阶段。我省还将通过现场会、博览会、评选表彰活动,推动“一县一品”向文化工业、文化产业、创意经济、文化旅游业发展,建设文化强县,实现文化产业化、产业文化化,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抓手。
  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
  刘守华:2009年,端午节由湖北牵头申报世界非遗获得成功,这是中国传统节日首次跻身世界非遗名录,也使湖北向全世界亮出了一张耀眼的文化名片。而此前的2005年,韩国江陵端午祭申遗成功,极大地触动了我们。文化遗产是全人类可以共享的,但我们应该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更加重视自己的民族文化遗产,并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刘永泽:随州的炎帝文化、编钟文化,秭归的屈原文化,蕲春的李时珍文化,房县的诗经文化……我们可以骄傲地说,这些历史文化品牌代表国家水平、具备世界影响。我们将策划一系列活动,组织湖北文艺家和优秀作品到国外开展文化交流,进一步推动荆楚文化走向世界。
  刘守华: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有四句话说得很好:“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我们既要珍爱和弘扬自己民族的文化,也要善于欣赏和借鉴其他国家的文化,互相包容、互相学习,这样才有利于保护世界的文化多样性。
  记者结语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标志。发展既富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又具有鲜明时代特点,既立足中国大地又面向世界,既正视现实又放眼未来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荆楚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们应该进一步挖掘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创造出新的文化辉煌。要通过借鉴吸收荆楚优秀文明成果,推动文化传承与创作,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不断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提升我省文化软实力,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