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4113阅读
  • 7回复

古风浩荡话蕲春--蕲春寻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爱情浪子
 

发帖
3545
铜币
37015
威望
596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1

  走进蕲春有一种博大的东西撞击人心,与蕲春人打交道,你会发现蕲春人很平静绝无霸气和小聪明气。蕲春人天生有一种博大含在眉宇间。走进蕲春,你会感到如同游进了一个沧桑之湖;走进蕲春你会感到古风浩荡。
  蕲春置县于公元前201年(西汉高祖六年),传说境内多蕲菜,于是以野茶命名。以野茶命名的蕲春县,文化沉积厚重。传说有一年几个孩子在蕲河洗澡,游到深处,发现有东西绊脚,捞起几件青铜器,经专家鉴定是西周时期的。这个故事并不夸张,因为蕲春有罗州城、荆王府、李时珍、黄侃、胡风等等,文化底蕴浓得化都化不开。8月13日,记者一行赴蕲春,只是从收藏这个角度来说说蕲春。
  辉煌的“地摊交流会”
  蕲春的收藏协会是我市动静闹得最大的协会。该县2006年成立的协会,是我省第三个县级协会。最值得一说的就是他们的“地摊交流会”。
热闹的交流会

  说起这个“地摊交流会”,先要说说该县收藏协会常务理事张小平、王宽、陈月桥、潘武四兄弟。这四兄弟的结识也是相当的有传奇色彩。文化底蕴深厚的蕲春多年以来都有摆文物地摊的习惯。此四人正是在长期摆地摊过程中结识,由于“臭味相投”,于是地摊“结义”。时间回到1998年的一天,他们四人又在街上摆地摊,碰到一个武汉的同行,他随身带了不少藏品,在看了他们的藏品后提议:不如一起搞个交流活动。于是乎,五个人把几百件藏品摆在一块。当即由于围观群众太多造成交通堵塞,惊动了城管人员。经常协商,城管人员网开一面,但只让他们搞一天。就是这一天,让他们看出了县级市场的巨大潜力。于是他们长期打成一片摆地摊,以点带面、以面带片,在他们的影响下,参与摆地摊的人越来越多。
  2006年该县成立了收藏协会,张小平、王宽、陈月桥、潘武此四人出任常务理事,他们四人自己出钱在漕河四路租了门面,开始正儿八经的搞起“地摊交流会”。他们每月定期搞一次藏品交流,交流会影响越来越大,参加交流会的除周边县市区外,还有上海、江西、安徽、河南等地藏友,交流会的成交额平均每次在10成元以上,他们的交流活动被省内外媒体报道。
  说起交流会,当然少不了“捡漏”的故事:一上海客户以800元买走一个德国灯具,回去后以1万美金卖出;一安庆收藏家以1200块买走估价10万的三件南宋龙泉窑瓷器;一蕲春藏友600块淘到“明四家”之一喻子明浅绛瓷面板。这些故事无不是当地藏友间茶余饭后的“佐料”。
  由于交流会完全是免费,2008年11月份门面租金暴涨,无力地付租金的他们只好终至“地摊交流会”。不过这并不影响他们前进的脚步,他们准备以小变大,由原来一个月一次为一年几次,但每次都要搞成大规模,在要影响力上更进一步。记者采访时,他们正在策划今年国庆期间在蕲春人民大会堂搞一次大规模的交流会。
离线爱情浪子

发帖
3545
铜币
37015
威望
596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1-11-12
清、青花龙纹将军罐
清、龙纽铜钟
离线爱情浪子

发帖
3545
铜币
37015
威望
596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1-11-12
唐、琉璃贲巴壶
文革油画
明、四足双耳铜鼎
离线爱情浪子

发帖
3545
铜币
37015
威望
596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1-11-12
清、粉彩孩儿枕
清、青花缠枝纹大缸
晋、越窑青釉养尊
离线爱情浪子

发帖
3545
铜币
37015
威望
596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1-11-11
文革丝织品
宋代哥窑笔洗口部施黄釉
汉、瓿
离线爱情浪子

发帖
3545
铜币
37015
威望
596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1-11-11
离线爱情浪子

发帖
3545
铜币
37015
威望
596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1-11-11
  名震四方的收藏家

  提起蕲春收藏家,如果不提这个人,蕲春收藏界将逊色不少。他就是黄冈市十大杰出青年、蕲春县红灯建材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陈学文。

  所以要说陈学文,就得先讲一下他的创业史。1965年出生的他1983年开始在蕲春八里湖农场当农工,当年开始分田到户,得过棉花状元的他每年有二三千块的收入。同时,他还在长江边经营“化水鱼苗”,每年能赚八九千元。1987年他又承名一个湖养鱼,第一年就赚了近十万元。由于第一次见到这么多钱,当时的他还把这些钱分三个银行存起来。1994年,他承包了当时亏本200多万的砖厂,成立了蕲春红灯建材有限责任公司。如今的他的公司每年都要赚数百万,同时他还有林业渔业牧业和码头等产业。

  收藏界有两种人,一种人是以藏养藏,另一种是只藏不卖。要达到后一种境界必需要有相当的经济实力,陈学文就是后一种人。从一开始陈学文就算得上是有钱人,80年代搞农业开发时经常挖到古墓,十几岁的陈学文经常捡到一些瓷片,这让他开始对文物有了兴趣。1985年,他正始开始收藏,他清楚的记得第一次花了30元钱买到的一套新石器早期的陶器,他说,这套陶器是到目前为止他的藏品里年代最久远的,大约有五千五百年。

  走进陈学文的家,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震撼!他的家有六层楼,除一楼租出去外,其它都用来放藏品,据他表示,他的藏品有上万件,收藏内容从新石器时期到文革时期,涵盖整个文物史。他的家里国宝级的文物比比皆是,有晋越窑青釉养尊,10年前出版的《中国宋元瓷器目录》标价就是150万元;有北宋景德镇窑青白釉人物吹萧壶;有宋代哥窑笔洗口部施黄釉,前几年他看中央电视台采访淄博博物馆馆长,该馆长说他们馆有三件宝,其中有一件就是《十七贴》拓片,他说他家里就有一件。05年北京有一个老板找到他,愿意花500万买下他所有藏品,他没有答应。到目前为至,宋学文用在收藏上花的钱不下600万元,他的名声在湖北周边省市收藏界如雷贯耳,他现在最想做的事就是成立一个私人博物馆。
离线爱情浪子

发帖
3545
铜币
37015
威望
596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1-11-11

  草根专家引导专业收藏之路
  走在蕲春街头,不时可以看到打着收藏招牌的门面。该县的收藏氛围让人惊叹。这一状况离不开该县收藏协会的努力。该县收藏协会的四个常务理事中有三人是下岗职工。收入完全来源于收藏,他们走的是专业化收藏之路,从收藏、鉴定、市场价格指导到培训。张小平、王宽、陈月桥、潘武四人称得上草根专家,在蕲春收藏界有个权威地位。
左起;王宽、陈月桥、陈学文、潘武、张小平

  被称为专家都不是浪得虚名,就算是草根专家也不是随便叫得开的,没有相当的功力是镇不住的。蕲春一企业经理喜欢收藏,家中藏品不少。四位草根专家看了之后指出很多是赝品,这位经理不怎么服气,于是他们通过把这位经理带出去,请知名专家鉴定。知名专家的鉴定结果与草根专家一致,于是这位经理终于服气。2005年,蕲春一藏友带着他们去桐梓乡一寺庙收购一方寿山印,他们鉴定为是清早期。该藏友花了8000块买下来,但心理一直不踏实,于是他们又带着他到北京找了好几个专家鉴定,鉴定结果与他们的结论一致。谈起这样的故事,“草根专家”们可以讲出一大筐,正是这样一个个鲜活的故事慢慢将蕲春收藏界引至专业收藏之路。
  四位专家总结了三条经验。第一不能看人,也不能听故事。这一条他们有着深刻的教训,早期经常有人专门让老太婆拿着赝品卖给他们。被老太婆和她的故事迷惑的他们常常上当。第二就是要虚心学习。不学习只有被动挨打,通过订阅各种专业杂志,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的鉴定水平。第三就是要交流切磋,要经常交流切磋,跟重要是与知名专家交流切磋,才能保证自己不落伍。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