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464阅读
  • 0回复

肖燕梅:打造文化精品加快罗田文化强县建设步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爱情浪子
 

发帖
3545
铜币
37015
威望
59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7
    大型原生态民俗歌舞《大别山放歌》精品创作专家咨询会11月26日在罗田县召开,图为中共罗田县委书记肖燕梅致开幕词。

    新华网湖北频道11月26日电(连迅)11月26日,中共罗田县委书记肖燕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罗田将进一步打造文化精品,加快文化强县步伐,切实把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转化为建设文化强县的强大动力,转化为推动文化改革发展的实际行动,不断提升罗田文化软实力,全面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罗田座落于大别山南麓,是大别山主峰所在地。这里北挽淮河,南濒长江,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是湖北省首批纳入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的8个县市之一,也是闻名全国的"板栗之乡"、 "桑蚕之乡" 、"茯苓之乡"、"甜柿之乡"。
    罗田是文化资源大县,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具备建设文化强县的基础条件。肖燕梅说,当前罗田县最重要的是全力传承、充分挖掘和大力弘扬罗田特有的文化资源、文化魅力,打造文化精品,进一步做好文化事业改革发展的总体规划,切实把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转化为建设文化强县的强大动力,转化为推动文化改革发展的实际行动,不断提升罗田文化软实力,全面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以下是中共罗田县委书记肖燕梅接受记者采访的详细内容:
  记者:请问肖书记罗田的文化资源有何特色?
    肖燕梅:罗田建县历史悠久,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千年古县。从文化资源来讲,有七个方面的鲜明特色。
    一是古老的史前文明。罗田有文字记载的文明史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目前,境内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共有30多处,春秋战国以前的文化遗存140多处,各个历史时期不可移动的文物史迹250多处。
    二是著名的红色圣地。罗田是红二十五军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主要战斗场所。境内至今仍完好保存着金凤楼、红军会议室等诸多的革命遗址。
    三是灿烂的名人文化。罗田人杰地灵,秀丽的山川,养育了一代又一代风流人物。我这里重点介绍三位历史名人:

图为罗田《大别山放歌》剧目中余三胜、万密斋等罗田名人的舞台形象。

    一个是明清医圣万密斋。罗田大河岸人,明代著名医学家,清康熙时被封为"医圣"。被称作"中华养生第一人"。他医术精湛,通内、妇、儿科及养生学,尤以小儿科闻名于世。他写出了数十卷很有价值的医学书籍,汇集为《万密斋医学全书》。不仅国内流传甚广,还传到日本、朝鲜等国,多次翻印出版。
    第二个是京剧鼻祖余三胜。罗田九资河七娘山人。是国粹京剧创始人之一,京剧界尊称为"祖师爷"。清道光年间,余三胜搭徽班进京唱戏。他精文墨,善口才,文武兼备,富于创新。他将汉调皮簧和徽调皮簧相结合,并吸收昆曲梆子的演唱特点,创造出了宛转动听的京剧唱腔。
    第三个是天完皇帝徐寿辉。罗田九资河人,1351年8月,在大别山主峰多云山发动起义,被拥戴为首领。起义军一举攻取了罗田县城。9月,攻占了蕲春和黄州,并在水陆要冲之地浠水建都,国号"天完",年号为"治平",意即要治平天下。徐寿辉领导红巾军转战南方各地,建都浠水4年、汉阳5年、九江2年,称帝达11年之久。1360年,徐寿辉被军中大将陈友谅指使亲信杀害。
    四是神秘的土司风俗。这主要是指鸠兹古国和巴水蛮文化。两者在罗田这片大地上至少都延续了百年以上的土司统治,因此也形成了我们汉族地区非常少见的土司文化。
    五是独特的是民间文化。戏剧方面除京剧、汉剧、楚剧、黄梅剧等戏剧艺术外,罗田最具特色的是东腔戏,俗称哦嗬腔,200多年来在大别山一带相传不绝,已经被湖北省政府公布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民间音乐罗田畈腔是黄梅戏的渊源之一,已经被省政府公布为第二批非遗保护项目;传承百年的胜利镇毛家班皮影戏曾随黄冈代表团赴芬兰科沃拉市访问演出;民间刺绣兴盛于明清时期,工艺精细,手法多样,其他民间工艺如有根雕、石刻、木刻、剪纸、竹编、泥塑、烫画等,都极具保护和开发价值。
    六是奇特的景观文化。罗田风光秀丽,景色迷人,每座山都有一个传奇的故事,每处水景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天堂寨是大别山的主峰。一山分吴楚,两眼望江淮,最高海拔1729.13米,号称中原第一峰。天堂湖四面环山,湖心有岛,景色四季迷人。

罗田天堂寨风光旖旎,令人心醉。

    七是丰富的特产文化。"罗田板栗"、"罗田甜柿"、"九资河茯苓"、"罗田苍术"、"罗田金银花"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九资河腊肉、胜利老米酒、天堂吊锅等民俗产品,都是底蕴深厚、源远流长的罗田文化现象。
    记者:罗田的特色文化资源如此丰富,这为打造文化精品提供了条件,请问目前罗田在开发利用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肖燕梅:长期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罗田县在罗田特色文化的挖掘、保护和利用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是文物方面。全县第三次文物普查,共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681处,复查文物170多处,新发现文物点511处;馆藏文物1万多件(枚、册),地面不可移动文物近2000处;抢救发掘文物10余处,抢修重要历史遗产遗迹、古墓葬等文物近20处。胜利老街已被省文物局和国家文物局列入湘鄂赣红色革命文物保护规划。
    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在全国首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中,共挖掘出包括民间传说、音乐、舞蹈、美术、传统武术、手工技艺、民风民俗等10大类125个项目的遗产资源,记录传承人1027人;挖掘和整理、创作罗田民歌50多首,编辑出版了二辑《罗田民间故事歌谣谚语精选》;创作排练了《春哥传》、《生命恋歌》、《孔繁森》、《万密斋传奇》、《香草》等大型黄梅戏剧目;申报了九资河、胜利湖北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成功申报我县传统技艺《罗田手工油面》为湖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万密斋传说》(名人传说)被市政府公布为黄冈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去年,我县成功举办了首届(也是鄂东首次)民间民俗艺术大奖赛,既丰富了群众的精神生活,又挖掘了大量的文化产品。
   记者:罗田在文化精品生产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初步成效,请您简要介绍一下,好吗?
    肖燕梅:在文化精品生产方面,罗田县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创作原生态民俗歌舞《大别山放歌》。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文化精品生产工作。2008年,罗田县利用多年搜集整理的罗田特色文化资源,经过加工锤炼,成功创作和演出了《大别山放歌》。这是挖掘大别山地区民间音乐、民间歌舞、民俗艺术和民间生产生活习俗等传统文化,经过反复整理加工后,排练的一台综合性原生态民俗歌舞节目,经过多次排练和打磨,精装版《大别山放歌》即将新鲜出炉,受到各级领导和新闻媒体的高度评价,被省级专家赞誉为鄂东地区最有代表性的大型原生态民俗歌舞节目,并多次荣获省市级大奖。

    11月25日晚,罗田县大型原生态民俗歌舞《大别山放歌》在县人民会场演出。1000余名观众现场欣赏了20个节目,度过了美好而难忘的一夜。

    二是出版罗田民歌MV专辑。罗田县邀请湖北电视台专业摄影制作人员来拍摄《罗田民歌MV专辑》,历时一个多月,在各景区景点进行实地表演和拍摄工作。目前,专辑拍摄工作已经完成,正在抓紧制作出版。其中,《罗田板栗炖鸡汤》、《罗田老乡》、《板栗长廊长又长》、《大别山上天堂湖》等四首民歌是这个专辑的主打歌曲。在2011中国.罗田板栗科技节文艺晚会上,由二炮政治部著名青年男高音歌唱家演唱的《板栗长廊长又长》,博得现场2万余观众的阵阵掌声。
    三是精心打磨文化精品剧目。《大别山放歌》剧目,先后经过10多次的修改、编排和上百次的演出,其观赏性、艺术性、趣味性日益浓厚,同时具有浓厚的罗田地域乡土气息。为了进一步将这个剧目打造成文化精品,县委、县政府专门举办了这次文化精品创作专家咨询会,邀请了60多为专家现场把脉,出金点子。我相信,通过这次活动的成功举办,罗田县的文化精品创作将会迎来一个明媚而灿烂的春天。
    下一步,罗田县将加大文化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坚持用"走出去"、"引进来"两条腿走路;加大文化项目的申报和争取力度,迅速启动一批文化建设项目,加快在建文化项目工程施工进度;加大文化体制改革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大文化精品生产的经费扶持力度,设立文化精品创作基金会,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文化项目和产业建设,为全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营造良好氛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