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296阅读
  • 0回复

武汉光谷动漫企业闯出“创收模式”盈利居全国前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sunsky
 

发帖
3417
铜币
32543
威望
1257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1-12-02

     一提起国内的动漫创意行业,不少人的印象就是:靠政府补贴过日子。然而,昨从武汉·中国光谷创意产业基地传来喜讯:该基地已有1/3的动漫、游戏企业盈利,成功实现“自我造血”。
     武汉动漫协会会长张敏表示,这一盈利比例,已位居全国各动漫游戏基地前列。
     如何盈利,是困扰国内动漫企业的普遍难题。张敏介绍,动漫游戏产业的链条非常长。按动漫发达地区的统计规律,登载的漫画,仅有5%适合单行本发行,其中又只有20%适合做成动画或游戏。做成动画播出或游戏上线后,其中30%可获得基本认可,5%基本成功,仅1%能盈利。
     目前,国内动漫企业普遍缺乏好莱坞动画大片的“操刀”能力,仅靠动漫作品抢占这1%的蛋糕,几无可能。不少企业向国外学习,在动漫形象衍生品上做文章,但即使某一个动漫形象“火”了,玩具、服装等衍生品也受盗版困扰,很难获益。
     创新商业模式,光谷动漫企业寻找开启财富之门的“新钥匙”。
     动漫形象嫁接传统行业。盛泰传媒制作的动画片《阿特的奇幻之旅》在央视热播后,以神兽“哆乐”为主题的餐厅入驻武汉国际广场,人气颇旺。
     进军网络、手机新平台。我省首部原创动漫电影《闯堂兔》登陆今年国庆黄金档后,其同名电视剧代理权很快被国内一知名视频网站以不菲价格买断。诺克斯公司开发手机网游《宗师》,不到一个月就收回成本。
     提升原创力,向外发包。博润通公司凭借吸引人的故事和动漫形象,在作品制作前就向全球顶尖玩具、游戏、图书公司授权合作,作品未面世,真金白银已入袋。
     如今,光谷有动漫游戏企业200多家,数量占全省七成以上,自2008年以来年产业增加值增幅高达30%,江通、盛泰、银都、玛雅等一批龙头企业已然长成。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