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917阅读
  • 0回复

记者下基层: 风雨无阻,我们挑塘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勿忘我
 

发帖
1664
铜币
18381
威望
575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1-12-09

   7日晨6时许,一阵急促的电话声,把我从睡梦中惊醒:“快起来,跟我们一起到蕲春去挖塘。”原来是市公安局组织的挖塘活动,我也顺便跟踪采访。

  车队在薄雾中行驶,一座座村庄被抛在身后。经过2个多小时的行驶,车队到达蕲春县魏河村。热情的村民和村干部早等候在村部,见我们下车,纷纷送来热气腾腾的茶水。
  “大家穿好衣服,带好工具,分成6个小组,开始行动。”市公安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骆效崇一声令下。我们来不及喝茶,急忙带好工具,在6个村组长的带领下,直奔池塘。
  魏河村四组的一口池塘坐落在半山腰的村庄边,一颗百年的老树矗立在池塘边,将池塘遮掩半边,池塘已干涸见底,乌黑的淤泥又臭又脏,几位老农正在池塘里挖污泥。
  骆效崇局长穿好套鞋,挑起竹筐,首先来到池塘里,我们也纷纷拿起工具与老农们一起挖污泥,挑泥土。
  冰冷的雨水打在脸上,赤裸裸的痛,踩在黑臭的淤泥里,深一脚浅一脚地挪动,不时脚下一滑,一个趔趄,差点摔到在淤泥里。“加把劲啊!早点完成任务。” 骆效崇一边挑泥,一边鼓劲。
  几个年轻的警察不会挑担子,便用双手提着竹筐,满满一筐泥土,从池塘底提到3米多远的池塘外,颇费一番力气。
  一个多小时后,我便上气不接下气起来,外面的衣服都被雨水淋湿了,里面的衣服也被汗水湿透。看到警察们个个争先恐后,我休息一会儿,又投入到紧张战斗中。
  3小时后,池塘挖好一半,我们全身都被污泥点缀,但心情格外高兴。
  “感谢你们的帮助,这口池塘修好了,可以管几十亩田地的灌溉,我们再也不愁稻田里没水了。”在我们离开池塘的时候,老农们拉着我们的手谢声不绝。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