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040阅读
  • 0回复

蕲春县教育局强化内审职能助推教育事业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勿忘我
 

发帖
1664
铜币
18381
威望
575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1

    近年来,蕲春县教育局内审工作在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审计机关的悉心指导下,围绕办人民满意教育主题,扎实开展内审监督服务。2009年以来,共完成审计项目64个,配合县工程造价审计师事务所完成基建审计50个,审计总金额达22380万元,向局党委提交审计报告55份,下达审计意见和审计结论63份,提出审计建议41条,有效的发挥了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维护了教育经济秩序,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深化认识,在规范内审工作运行机制上下功夫。该局站在依法治教、强化内部管理、防止经济违规违纪问题发生,维护教育经济秩序健康有序运行,实现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内审职能的重要作用。在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中,该局仍然保留内审机构,并坚持把审计工作列入局党组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部署、检查、落实审计工作,重新明确了内部审计的工作范围、工作职责、工作权限、工作纪律、工作方法和程序,以及工作人员的道德纪律素质,制订了《教育局财务审计监督制度》、《内部审计工作实施办法》、《教育局内部审计监督制度》、《教育局关于下属中小学校长经济责任审计实施办法》等一系列的内部审计规章制度。同时,加大中小学校长离任审计,实行大宗物品采购审报制度,招生基建审计监督制度、学校经费使用年审制度等,对各级各类学校年度审计、基建项目、修缮项目、大额开支、财务、财产以及后勤承包合同管理制度等行为作出了明确具体规定。局内审股通过建立审计业务台帐、审签台帐、审计咨询台帐,实行审计项目主审制和审计复核制,审计服务承诺制等措施,规范审计主体行为。这些措施,有效保证了系统内部审计工作始终运行在规范化、制度化轨道上。
    二、突出重点,在强化内审职能作用上下功夫。始终坚持“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方针,不断深化审计内容,在审计对象的选择上突出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资金的使用效益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的审计监督,做到不留“监督空白”,不留“审计死角”。近年来,该局以审计股牵头,计财、监察等部门积极配合,对建设项目的立项投标、标底编制、设备购置、合约签定和竣工审核、财务结算等关键控制点的控制监督。近三年来,该局通过与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合作,先后对50所中小学两年来竣工的教学楼、办公用房、学生宿舍、学生食堂、厕所等基建和维修项目工程结算进行了审计,审计金额达12500万元,审减金额221万元,保证了工程质量,提高了投资效益。为了提高审计监督效能,该局还建立了15个核算点,全面推行“校钱局管”模式,对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各项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重点对40多所初中、400多所小学债权、债务核算清收和移交、资产评估和闲置资产处置,会计核算科目的归并,错账处理等项目进行逐一审核,有效保证了农村中小学经费预算机制的安全运行。此外,该局还根据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狠抓了中小学服务性消费项目的审计监督,重点审查了学生食堂、超市的进货渠道、成本核算、食物比例、进货差价、利润收益等情况,摸清了学校食堂超市存在的8个类别、16个管理环节中的问题,并及时向全县各中小学校进行了通报,提出了15条整改意见,向局党委提出了23条管理建议。局党组依据审计建议共取缔无证经营项目4个,涉及学校11所,帮助学校修订和补签合同,索取有效证件31份,涉及学校21所。通过开展专项审计,使各学校规范了经营行为,提高了服务保障功能。
    三、锐意创新,在提升审计成果质量上下功夫。由于教育系统点多面广,涉及千家万户,工作千头万绪,教育审计的内容包含了学校的学籍管理、学校收费情况、财务管理、用款计划申报、教育经费使用、民生工程实施、物资采购管理、资产管理、债务管理、教师绩效工资管理等。局内审股找准工作定位、调整模式、改进方法,提高质量,建立了覆盖全部经济活动的教育内审工作新体系。尤其是在财务收支审计、基建工程审计、校长经济责任审计、专项经费审计、经济效益审计、内部控制管理审计、经济合同审签等方面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内审工作新方法:一是事前审计与事中、事后审计相结合,将审计监督的关口前移,把问题解决在萌芽或初始阶段。二是专项审计与宏观管理相结合,从宏观调控和宏观管理的要求出发安排审计项目,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为领导宏观决策提供信息和依据。三是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坚持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帮助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加强财会基础工作。四是审计监督与教育督导相结合,充分利用审计成果和典型案例,教育被审计单位负责人和财务工作人员。五是审计监督与财务监督相结合,形成有效监督高压态势。实践证明,通过创新审计监督方法,全县中小学原来普遍存在的违规收费行为、以及公用经费开支不合理、年度预算执行不严格、债务管理措施不得力、财务公开制度落实不到位等现象和问题得到了根本好转,极大的提高了学校公用经费的使用效益。2009年,该局在对4所中学校长任期离任进行了审计,共发现共性问题3个,个性问题10个,涉及违规资金29.37万元,局党委运用审计成果将1名校长调整岗位,督促偿还老债务100余万元,通过开展校长经济责任审计强化了校长任期经济责任意识,规范了校务管理,赢得了社会的广泛好评。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