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250阅读
  • 0回复

农民专业合作社做抓手 茶叶产业成支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网络天下
 

发帖
1528
铜币
22451
威望
510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3

    英山县南河镇地处英山、罗田、蕲春三县交界,辖区内有 21 个行政村,总人口20789人 .近几年以来,依托英山是"全省绿茶生产第一县"的农业发展优势。在全县农业抓特色,特色抓茶叶发展战略的影响下,辖区内茶叶种植面积达到1166.7 亩。茶叶加工厂9 家,茶叶产值5400    万元。

    然而由于受到分散经营,随产零卖等传统农业经营方式影响,茶叶生产和农民增收受市场影响大,南河镇财政所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抓手,打通信息、技术、品质等瓶颈,让该镇"白茶"产品从"深  "走上"舞台",成为全镇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一、健全组织机构,茶农抱团闯市场

    为了打破分散经营的传统模式,20101年在镇财政所的指导下成立了全县第一家"德馨白茶"专业合作社。合作社通过民主选举产生了理事会、监事会。理事会下设生产部、营销部、财务部等部门。理事会实行理事长牵头,分级负责的管理机制。财政部门向合作社派驻一名监事。负责监督理事会按章程办事,协助理事长开展工作,指导监事会按制度行使监督权力。

    第一家合作社成立后,先后又成立了3 家合作社。我们按照统一的机构设置和动作程序,指导合作社的日常事务,现在全镇有茶叶合作社5 家,入社农户达1500 户,占全镇农户的40 %.合作社下设直销点4 个,其中外省市1 家,年销售额达到150 万元。有"白茶"加工厂2 家,年生产能力达到2吨。

    二、规范内部管理,农社共赢谋发展

    合作社成员自愿参加、退社自由,所以合作社内部管理是否规范,直接关系到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激发全体社员的积极性,在财政部门的统一指导下,各合作社实行统一的动作机制,即管理制度统一。制订《农民合作社章程》、《社员义务与权利公约》、《监事会章程》、《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统一利润分配比例。合作社提取30%作公积金,用于合作社建设;15%作为公益金,用于人员培训、社员福利等;40%用于股金分红;10%用于奖励;5%用作利润风险金,以丰补歉。分红期限统一,每季度进行一次结算,每年进行一次总决算。
    为了使经营决策科学化,合作社内部实行民主管理。合作社重大决策都要召开社会大会,经大会讨论通过后方能实施。合作社社会、财务按月公开,主要通过张榜形式将上月财务及合作社运行有关信息通报给社员,切实保障社员的知情权,监事会的监督权。

    三、放大合作效应,精品名牌身价高

    合作社把生产资料购销、茶叶培管、茶叶加工、产品销售四个环节作为服务重点实行四个统一。

    一是统一生产资料购销。通过集体采购、招标竞价方式购进种苗、种肥、茶药,然后实行薄利多销,以低于市场15%的价格向入社茶农顺价销售,减轻了社员的生产成本。

    二是统一茶叶栽培技术。合作社每年在茶叶春培春管季节,聘请茶叶专家对社员进行培训,并深入田间地头进行生产指导,茶农按统一规范进行茶叶培育与管理。

    三是统一茶叶加工工艺。茶叶加工是一项技术很强的工艺,也是决定茶叶品质的关键环节。合作社请茶专家对加工人员进行培训,统一操作程序,统一产品规格,统一出厂标准,统一包装设计。

    四是统一销售渠道。每年新茶上市前,由理事会根据市场行情确定内部收购价格和市场销售价格,合作社内社会不得私自压价或抬价销售,确保了"白茶"市场定价权利。

    茶叶合作社成立以来,我镇"白茶"远近闻名,生产成本下降12%,市场价位上升20%,社员利润上升30%左右,带动全镇,农民增收300 万元。人均增收1500 元。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