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116阅读
  • 1回复

感受湖北经济新脉动:“湖北之稳”与“湖北之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天各一方
 

发帖
1374
铜币
11498
威望
505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1-12-31

  2012,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
  刚刚闭幕的全省经济工作会指出,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要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方式为主线,以打造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为总目标,深入实施“两圈一带”战略。
  要继续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继续做大做实做强工业、农业、投资和高新技术产业“四大支柱”,坚定不移推动跨越式发展,以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新成绩,推动湖北在新起点上实现新跨越。
  稳神竞进逆势而进
  推动明年经济社会发展,要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好中求快,促进跨越发展的工作总基调。在发展中保稳,在跨越中求进,稳神竞进、逆势而进。
  省委财经办(农办)副主任梁亚莉分析,对湖北而言,稳,就是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避免经济快速下行,避免“硬着陆”。
  目前,湖北经济增速明显高于全国,但湖北也存在增速逐渐回落的问题。随着原材料价格上涨、成本上升,我省经济下行风险加剧,要素保障形势严峻,结构性矛盾依旧突出。这种情况下,湖北的稳,核心是稳增长。
  如何稳增长?关键在进。
  梁亚莉认为,进就是要继续抓住和用好湖北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
  稳是基础和前提,是为进创造基础条件和良好环境,进是取向和目的。没有进,为稳而稳,就会丧失宝贵机遇,稳也稳不住。要把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结合起来,在结构优化、效益提高、能耗降低的基础上,加快发展速度,扩张总量规模,提升发展位次。
  全省经济工作会提出,湖北的跨越式发展就是要在扩大总量中跨越,在提高质量中跨越,在增强竞争力中跨越,在壮大优势中跨越,在提升功能中跨越,做到在进上有更大作为,在快上力求突破。
  目前,全国区域发展呈现“东缓、中稳、西快”的趋势,湖北作为中部地区,肩负构建战略支点的特殊使命,必须在发展上快于、重于、优于其他地方,湖北要以跨越式发展的卓越成就,为全国稳中求进大局做出更大贡献。
  “实虚并进”脚踏实地
  实体经济是社会财富和综合竞争力的基础,也是改善民生的物质基础。
  在荆楚成为共识的“产业第一”理念,其内涵就是注重发展实体经济。
  推进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工业摆在首位。
  在省社科联经团联2011年年会上,省委财经办(农办)副主任赵凌云说,发展以工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要讲究集中、集约、集聚,不断增强园区综合承载能力。合理确定园区主导产业,引导企业向园区聚集,向关联产业聚集。
  推进实体经济,农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不可忽视。
  全省经济工作会提出,对农业,要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支持力度,增加省级财政支农投入,继续推进新增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工程,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水产业、林业;对高新技术产业,要突破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充分利用我省科技和人才的优势,促进创新驱动与产业发展结合。
  推进实体经济,做多做活做强市场主体是关键。
  据悉,我省将在与央企对接和兼并重组中,培育优势骨干企业;鼓励和支持省内大企业积极参与跨行业、跨区域和跨国界的兼并重组,对上下游配套企业进行重组改造;支持制造型大企业由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变;通过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和“市场主体增量行动”培育壮大企业。
  发展实体经济还要注意“虚实结合”。就湖北而言,虚拟经济刚刚起步,大力发展以资本市场为重点的虚拟经济,发展壮大湖北金融业,仍然是重要任务。既要加快实体经济发展,又要推动虚拟经济发展,以实体经济支持虚拟经济发展,以虚拟经济服务和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做到虚实结合,相得益彰。
  牢牢把握“转方式”主线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湖北新一年经济工作的主线。
  省社科院副院长、研究员秦尊文认为,转方式要取得突破性进展,湖北必须选准五大突破口。
  增强科技的支撑引领。湖北必须进一步发挥科研和人才优势,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既要抓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也要抓与企业共建中试基地、成果转化基地、科技孵化器等载体的建设,使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突破性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生产性 服务业,重点发展金融、物流、信息服务、科技咨询、研发设计、服务外包等产业;着力发展多元化、多层次的商贸、文化娱乐、医疗保健养老等生活性 服务业;提升“灵秀湖北”旅游主题形象,推动旅游产业做大做强;加快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积极培育服务业大企业、大品牌。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从“两圈一带”到“一主两副”,从“一红一绿”两个试验区到荆州“壮腰工程”等,湖北发展战略要实现由“重点突破”向“多点支撑、协调共进”的转换,实现了从“谋一域”到“谋全局”的突破。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强省之基在于强县,围绕“冲刺全国百强”的目标,加快培育县域发展排头兵。我省突出抓好全省60家成长型重点产业集群建设,打造一批百亿和千亿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
  强化节能减排。处理好经济增长、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三者关系,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加快发展节能减排产业,全面推进工业、交通、建筑和居民生活等重点领域节能减排。
  扩大内需挖掘潜力
  扩内需,明年全国经济工作的战略基点。
  站在湖北视角,扩内需从何处着力?
  有效扩大内需,消费是基础,投资是关键。
  从投资分析,近年来,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9.6%,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提高。专家认为,扩大投资仍然是明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我省经济工作的“重头戏”。
  全省经济工作会透露,明年全省将重点策划一批重大项目。
  民间投资是实现投资可持续增长的强大支撑。会议提出,加快破除制约民间投资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放宽民间投资准入领域,降低民间投资市场准入门槛,进一步消除限制民间投资进入障碍,打破阻碍民间投资进入的“玻璃门”和“弹簧门”。
  从消费分析,潜力有待挖掘。
  省社科院副院长、研究员秦尊文分析,不仅要通过发展经济,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也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没有健全丰富的消费市场,就很难实现内需的持续增长。
  据悉,积极培育消费热点,拓宽消费领域,促进健身、教育、培训和家政等服务消费和休闲消费,加强综合性物流平台建设,将武汉打造成全国性重要流通节点城市等将是明年扩内需的重要举措。
  “提升消费竞争力,湖北大有可为。”武汉大学教授吴俊培认为,湖北在打造中部崛起战略支点的过程中,交通、金融、信息各种要素将加速流动,由此产生的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等将层出不穷。“如果能将更多富人吸引到湖北定居,湖北发展将更有后劲。”
  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着力构建长江中游城市群也是扩内需新途径。武汉大学教授简新华指出,中国经济增长现在进入主要依靠城镇化推动的阶段,最大的内需在于城镇化,必须把推进城镇化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
  为湖北人民谋幸福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扩内需、稳增长的客观要求和根本动力。
  武汉大学教授周运清认为,改善民生问题要抓四个突破口:一要在就业与社会保障方面有所突破;二要在建立合理收入分配制度上有所突破;三要在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方面有所突破;四要在解决历史遗留的民生问题上有所突破。
  如何让老百姓“有钱可花”、“有钱敢花”?
  经济工作会议列出2012年民生路径。
  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明年我省将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首位,强化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支持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群体和退役军人就业工作,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支持鼓励城乡劳动者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和灵活就业。
  加快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强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中小学生将受益“中小学校车安全工程”。积极推动各级地方政府扶持学校提供校车服务,严格资格准入,严格规范管理,构建政府主导、市场运营、管理规范的校车运营与管理机制。积极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
  加快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步伐,把增加投入与建立机制结合起来,全面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
  食品药品安全、交通安全等公共安全监管将更严格。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建立食品药品质量追溯制度,形成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的安全责任链,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
  “衣食住行、医教保业”,湖北将念好民生“八字经”。
  不可错失的战略机遇期
  ——专家点评当前湖北经济形势
  2012,湖北经济面临哪些有利形势,又面临哪些严峻挑战?
  对当前经济形势,全省经济工作会做出了宏观勾勒,采访有关专家学者时,他们积极点评。
  多重有利因素叠加,务必抢抓机遇
  看国家政策,有利于湖北。
  目前,我国经济仍处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经济增长速度的回调处于合理区间,是宏观调控的正常结果。明年中央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财政投入更加注重向民生领域、薄弱环节倾斜。
  总体上,宏观政策对湖北发展比较有利。比如,中央将进一步增加对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对湖北就是一个重大机遇;比如,中央将进一步支持科技创新和节能环保,对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也是机遇;再比如,扩大内需,湖北辐射广阔的内陆市场,同样是机遇。找准贯彻落实国家政策措施的切入点、结合点和着力点,湖北大有文章可做。
  看经济社会发展的自身规律,有利于湖北。
  省委财经办(农办)副主任梁亚莉分析,后发国家和地区跨越式发展是经济发展史上一个带规律性的现象,经济结构的深刻调整是最有利于后发地区一跃而上的。当前全球经济结构进入深刻调整期,旧的生产力逼近巅峰时,新生产力的出现就是机遇,就是未来发展的制高点。
  “打个简单比喻,人们都说在传统汽车领域,中国和发达国家差距较大,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和发达国家几乎在同一起跑线上。如果我们在新能源汽车上实现突破,不仅能赢得发展的先机和主动,而且完全可能赶超发达国家。”梁亚莉说。
  看全省发展态势,湖北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巩固经济发展的好势头。
  在应对金融危机冲击中,湖北弯道超越。从2008年到2011年,湖北经济增速均高于全国增速。经过多年发展,湖北综合实力显著增强,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期。梁亚莉认为,湖北的跨越式发展的信心不是盲目的,而是基于战略机遇期、基于现实发展态势的分析。
  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务必积极应对
  挑战,总是与机遇相伴而生。
  挑战来自外部经济环境。
  梁亚莉分析,明年国际经济形势仍然错综复杂。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金融领域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潜在风险。从我省自身看,我们面临跨越式发展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双重任务,能源、资源、资金、土地等要素制约日益趋紧。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加强应对风险的能力,更加聚焦于通过转变发展方式,加快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步伐,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
  挑战也来自激烈的区域竞争。
  梁亚莉认为,在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推动下,中西部地区全面提速,尤其是中部板块表现抢眼。但也要看到,东部地区增速放缓的实质是主动调控、加速升级。一旦调整到位,必将获得新的更高的竞争优势。同时,中西部省份你追我赶,竞争激烈。
  不进则退,慢进亦退。在区域发展格局中,湖北要坚定不移高举跨越式发展旗帜,奋发进取。
  经济工作会指出,要全面准确把握当前经济形势,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既要充分认识到当前经济形势的严峻性、复杂性,加强风险评估,积极主动有效地做好应对工作,趋利避害;又要充分看到推动湖北加快发展的诸多机遇和有利条件,坚定做好明年经济工作的信心、决心,牢牢把握机遇,在应对挑战、突破风险、破解难题中寻求机遇、创造机遇,推动湖北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
离线sunny

发帖
2447
铜币
29726
威望
118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2-02-02
顶顶,支持下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