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437阅读
  • 1回复

牌子锣声声响 百年传承新希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爱情浪子
 

发帖
3545
铜币
37015
威望
59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2-01-14
王寿牌子锣表演(资料图)

 
  下陆区王寿牌子锣作为黄石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7年又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00多年来,王寿牌子锣经过几代人的传承,已经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化,响彻鄂东南。近日,王寿湾村民又集资15万元,建起了王寿牌子锣传授所。该所的建设,将为牌子锣提供一个更好的学习、交流、研究、传授的场所。
  
  名声在外
  王寿牌子锣流传甚广
  
  王寿湾位于东方山脚下,青山环抱,风景宜人。每到闲暇时,小山村锣鼓喧天、唢呐齐鸣,村民们排练民间传统的牌子锣。这种民间“玩意儿”经过村民百年传承,已经形成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王寿湾也被誉为牌子锣之乡。
  牌子锣是流传在我国南方的以演奏曲牌为主的民间吹打乐,在清末民初盛行于鄂东一带。《陶庵梦记》中这样描写牌子锣演奏时的热闹场面:“……鼓吹千百处,大吹大擂,十番饶钹,渔阳掺过,天翻地动,雷轰鼎沸,呼叫不闻,好不热闹。”
  据史料记载,王寿牌子锣是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9年),由王全耀传入王寿湾的,至今已经流传了百年,传人六代。一百多年来,王寿周边的十里八乡,凡有红白喜事、龙灯会、庙会、祖祭、唱曲等,都可以听到王寿牌子锣大吹大擂或小吹小打的声音。其足迹不仅踏遍了大冶、阳新、鄂州城乡,还延伸到了浠水、蕲春、广济(今武穴)、黄梅等地,在鄂东地区有口皆碑,王寿牌子锣可以说是“名声在外”。
  2006年,王寿牌子锣被评为黄石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7年,再次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市文化部门在对该乐种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后认为,王寿牌子锣是黄石本地原生态的民俗音乐,其流传之久、规模之大、影响之广、生存现状之好,在鄂东地区实属罕见。
    专家认为,王寿牌子锣对研究黄石地方文化,包括民风民俗、地方音乐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现实尴尬
  时代变化致后继乏人
  
  王寿牌子锣每代一传就是两套,最盛时期达到四套之多。按原来的乐队编制,一套单竿16人,双竿32人,以此类推,王寿牌子锣的乐手高峰时达到一百多人,这在只有百余户的王寿湾,可以说家家都有会摆弄牌子锣的。
  王恒是王寿牌子锣的第四代传承人,现在负责着王寿牌子锣的工作。据统计,现在王寿湾共有140多户居民,600多人。王寿牌子锣共有两套班子,加起来约有20人,这其中,仅仅王恒家就有4人,包括王恒的哥哥王义栋、侄儿王宝雄、侄孙王磊。
  王恒介绍,以前村民们没有其他娱乐活动,一到晚上下地回家或者农闲的时候,村民们就把牌子锣当成了一种娱乐方式。但是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视、电脑等走入村民家中,村民们多了娱乐方式,尤其是一些年轻人,对牌子锣这种传统文化兴趣不大,学习牌子锣的人越来越少,以至于出现了后继乏人的状况。
  为了增强牌子锣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上世纪八十年代,王恒在继承一些传统演奏技巧的基础上,对现代牌子锣的演奏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在增添了牌子锣气势的同时,又适时将流行音乐改编成牌子锣曲调,要求乐队不仅要能演奏《五马》、《二畈》、《朝阳歌》等优秀传统曲目,还要能演奏《茉莉花》、《走进新时代》等当代流行音乐,不仅满足了不同受众的欣赏需求,也极大地增强了王寿牌子锣的活力。
  
  集资15万
  村民建牌子锣传授所
  
  多年来,王寿牌子锣乐队在文化传承和推广上做出了巨大贡献。除了在本村培养乐手,经常四处演出外,还应邀在下陆、大冶、开发区等地培养了一批牌子锣队伍。
  据王恒介绍,几年来,他们先后应邀在下陆区的蜂烈山社区、老鹳庙社区、东方路社区、王寿社区王扶万湾,开发区的长湾径湾、向家嘴湾、太玉庙湾、株树下湾,以及大冶罗家桥的柯家湾等地,共培养了9个牌子锣乐队。
  王恒说:“这个东西是民间艺术,不传就没有了,慢慢地就消亡了。”这种四处代班和演出,对牌子锣这门民间文化起到很大的宣传和推广作用,扩大了牌子锣的影响力。
  为了加大王寿牌子锣的保护力度,使之更好地传承并发扬光大,2009年,经市文化局批准,王寿牌子锣传习所在王寿湾宗祠挂牌成立,该所的主要作用是提供一个牌子锣爱好者学习、传承、研究、交流的中心。
  因为宗祠古老破旧,2010年初,王恒就动起了心思,要新建一个牌子锣传授所。经与其他村民商议之后,湾子里把一块土地的出租资金积攒起来,凑款近15万元,并于2011年10月动工开建,目前已经基本竣工,装修后就可以启用了。
  王寿湾里有几百人,王恒自己最初的想法就是建一个文化活动场所,设置图书阅览室,邀请专家向村民们传授知识,同时把牌子锣传授所设在这里,给牌子锣提供一个好一点的活动场地,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王恒说,等传授所挂牌后,他计划在村里打广告,争取在现有人员的基础上,再吸纳二三十个年轻人加入到牌子锣的队伍中来。
离线爱情浪子

发帖
3545
铜币
37015
威望
596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2-01-14
  任重道远
  传统文化需加强保护
  
  据了解,王寿湾牌子锣传授所建设过程中,下陆区文化服务中心给予了大力支持,专门拨付了2万元,供乐队购置新乐器,还给予了传承人王恒每年2000元、共计4000元的补助。前几年下陆文化服务中心还为王寿牌子锣解决了服装费。
  市群艺馆非遗保护部主任陈芳表示,村民集资建设传授所,他们对这种传统文化的爱护之情、保护精神可嘉。传授所的建成,为王寿牌子锣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平台,有利于加强乐队乐手的归属感,使牌子锣更具有凝聚力。
  陈芳介绍,2010年,省文化厅为了扶植王寿牌子锣的发展,专门拨付了10万元,这笔钱已经拨付到下陆区文化服务中心。春节后,市群艺馆还将邀请省里专家,对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单位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自身水平,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