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三,久未露面的太阳高悬天空。
上午9时过后,蕲春县张冲村渐渐从早晨的宁静中醒来。乡间常见的摩托声、此起彼伏的鞭炮声、熟人见面热情的招呼声,将这个四面环山的小山村烘托得热闹非凡。
村中心的卫生所里也很热闹。引人注目的是62岁的三组村民张先胜。他急急忙忙走进来,嚷着让医生赶紧开药。原来,年前忙着到鱼塘捞鱼赚钱,张先胜患上了严重感冒,并引发急性支气管炎。
量了体温,挂上吊针,再开几盒药,张先胜“安分”下来。周围的病友们开始跟这位全村有名的“犟驴子”开玩笑:“以往,你不是说宁愿痛死也不愿进医院,今天怎么也来看病?”
张先胜咧嘴嘿嘿一笑:“那是气话嘛!以前看病那样贵,哪个看得起哟!”之前,身体健壮的张先胜大病虽然不犯,小病却没有断过,“痛死也不进医院”是他的“名言”。
张先胜说,让他“服软”的,其实是他手中的那个新玩意儿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障一卡通。初三那次治病,拿着这张卡,他实际只花了52.8元。要是在一年前,患了同样的病,他至少得出100元钱。
村卫生所张医生告诉记者,2011年初,作为全省第二批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县市,蕲春实行最新的医改措施,近500种常用的基本药物“零差价”进入村级医疗卫生机构,实现县、乡、村三级全面覆盖。
蕲春县卫生局提供给记者的数据则显示,基本药物进销“零差价”全覆盖一年来,该县基层医疗机构同品规药物销售价格平均下降48.5%。与此同时,村级卫生室新增就诊人数同比上升近20%。
链接
湖北已实现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
2011年5月31日起,我省实现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全省103个县市区的1901家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一律取消药品加成,实行零差率销售,不得加价销售,不得接受药品折扣,降价惠及城乡百姓。
同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费项目,由现有的挂号费、诊查费、注射费以及药事服务成本合并为一般诊疗费,但不增加个人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