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推出副刊《乡里乡亲》,每次读罢,都有一股暖流涌上心头,百感交集,汇成一个浓浓的“亲”字。
亲在称呼。“乡里乡亲”四个字,通俗、热火、实在、传神,一下子就把读者带回到那片熟悉的土地和熟稔的乡亲们中间,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亲切感油然而生。
亲在乡音。您听,黄陂明德运的一曲《贺新春》,仿佛湖北大鼓的腔调回响在耳边;黄州俞东升的《品咂乡村年味》,通过“咂摸”那美食味、人情味、民俗味,道出“中国年,是中华文化的盛典”,“浸润在乡村浓浓的年味里,谁没有如沐春风的感受呢”?
亲在乡情。老河口涂宏伟的《乡村饭场》,写的是农民最开胃的地方农村饭场,乡间亲情跃然纸上。这些满含亲情的乡间乐事,将读者带到甜蜜的回忆中。
亲在乡邻。省委台办驻蕲春县檀林镇“三万”活动工作组组长涂阳斌,满含深情地写下《朱冲为何有条陈家河》,透过人文地理的变迁,将浓浓的乡邻之情,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亲在乡间。无论是乡村谜语,还是采莲船贺新春,以及宋词中的元宵节,特别是立春节气农事谚语,都将乡间的农时、农事、农忙、农乐有机地联系起来,那么熟悉,那么亲切。
这种“亲”,是编辑、记者带给读者的。编辑、记者深入田间地头,走进农家,肩头有责任,脚下有热土,笔下有亲情,让乡音乡情感染读者。
愿《乡里乡亲》随着季节更迭和农村日新月异的变化,带给读者更多“亲”的感受、感悟和感奋。
武汉市首义路中学退休教师 余最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