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541阅读
  • 2回复

央视“寻宝”走进武汉东西湖 五千藏家持藏品前来“斗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勿忘我
 

发帖
1664
铜币
18381
威望
575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2-02-27
  上周六、日,东方马城“宝贝”云集,人山人海。“央视《寻宝》走进武汉东西湖”活动,吸引了5000多名藏家持近万件藏品前来“斗宝”,近百件宝贝脱颖而出,于今日参加最后角逐,最后将产生一件代表武汉东西湖的“民间国宝”。






  在入围决赛的宝贝中,记者发现几位典型藏家,他们以收藏为乐,爱收藏、懂收藏。听他们鉴宝贝、说藏事、叹奇缘,怀古之意,悠然而生。
  结缘明代宫廷玉雕
  藏家:李小明(武汉某宾馆总经理)
  在长约30厘米、高约20厘米、重达8公斤的明代八仙过海和田玉雕摆件上,八仙的形象栩栩如生:何仙姑手持莲花,低眉浅笑;汉钟离摇着芭扇,憨态可掬……雕工细致得连人物发丝都根根分明。“八仙题材玉雕不少,但像这样好的和田籽料,这么精巧的宫廷工,着实少见。”54岁的藏家李小明爱玉藏玉近20年,最爱明清件,这件他参赛的明代玉雕,望之温润,抚之细腻,雕工精巧,堪称精品。
  这样的明代美玉,能保持得如此之好,非家传不能做到。“它能到了我手中,只因一‘缘’字耳。”李小明将他结缘此玉的故事娓娓道来:5年前的一天,他正在自己经营的宾馆大厅和朋友赏玉,一对年过七旬的重庆籍夫妇恰好进来住宿,见他爱玉,便试探性地表达了自己有玉想转让的想法。李小明热情地接待了他们,侃侃谈起爱玉情怀。许是他对玉的热爱感动了这对老夫妻,不久后,他们携宝贝来汉,当盒子打开那一刻,李小明震惊了,这么大一块和田籽料,精巧如斯,在手工琢玉年代,当是能工巧匠历时几年所为,且保留得如此完整,该凝聚着多少人的心血!
  对此重器,李小明也小心探寻着它的来历,及夫妻俩要将其出手的原因。谈话中得知,老先生的父亲是名军阀,此物是在那战乱的年代所得,小心保存至今。如今,老两口年事已高,两个女儿都住在法国,为出国定居,二人不得已决定将此物转让,他们在选择买家时非常慎重,“一定要是深爱玉的,老祖宗的好东西,可不能糟蹋了。”
  说完这段故事,李小明一声轻叹,“就这样,我花了7位数的巨资将它买下,小心珍藏。有人说,和田玉是有骨有肉有血脉的艺术生命,每次抚着它,我仿佛能体会到先辈们的艺术脉搏在跳动。”
  捡漏嵌玉大座屏
  藏家:王再清(浙江籍商人)
  自周朝始,屏风就一直作为名位和权力的象征。藏家王再清对屏风情有独钟,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经朋友帮忙,在黄冈农村收到这副紫檀嵌玉大座屏。整套屏风高2.7米,宽3.3米,由于太大,验货时,朋友只给他看了屏风的一块,他便毫不犹豫地买下。
  “这么好的木料,又是这么细致的苏州工,因卖家急需用钱,几万块钱就出手了,这不是捡漏是什么?”王再清抚着带来参展的屏风顶端的木雕感慨着。记者看到,木雕上的雄狮雕工精巧,狮眼用象牙雕刻,其他部分则嵌有宝剑、花篮等玉制暗八仙纹饰,寓意吉祥。从其提供的图片上看,5块屏风上的图案为四时花鸟,屏风上还有嵌有玉制“空谷孤芳”、“游戏三昧”、“为王者香”等字样。专家表示该屏风是老物件,具体年代还有待看到实物后进一步判断。
  独爱高古瓷
  藏家:郑家鹏(已退休,收藏陶瓷20多年)
  与庞大的明清瓷器收藏队伍相比,喜爱收藏高古陶瓷的人少之又少,此次活动中,记者就发现了一位高古瓷藏家——藏瓷20多年的郑家鹏。他此次献出的最心水陶瓷,就是件高古陶瓷:南北朝青瓷瓶。
  这件南北朝青瓷瓶高17厘米,最大直径7厘米,保存十分完好。十几年前,郑家鹏在江西一朋友家见到它,爱不释手,便问朋友可否卖给他,朋友不舍。最后,郑家鹏拿出自己钟爱的一个宝贝,提出再加几千元,才换回这一瓷瓶。郑家鹏说,南北朝青瓷瓶样式简约,瓶身的如意纹精美至极,清代的如意就是根据如意纹的形状演变而来。“高古时期的瓷器都是只靠手工制作体现精美,不靠色彩纹饰辅助,这种岁月的沉淀,愈加难得。”
  筲为你鉴宝
  古语说:“打眼容易捡漏难”,难就难在古玩的真假难辨。眼力好的,能淘到看似普通却价值千万的宝贝;眼力差的,就算倾家荡产买回的“古董”也一文不值。
离线admin

发帖
5220
铜币
34094
威望
3259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2-03-07
好多古董,CCTV什么时候播出啊
相逢何必曾相识,
               同是天涯伦落人!
离线风吹杨

发帖
2812
铜币
30762
威望
843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2-04-02
好像还没有播出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