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204阅读
  • 2回复

“泥腿子教授” 写下45万字“民情日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qcip
 

发帖
3392
铜币
14462
威望
249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2-03-26

  学生称他“泥腿教授”
  日记摘抄:2008年3月11日 晴 星期二
  [村部之外十分空旷,四周很少人烟。特别对于听惯了城市的喧嚣的我们来说,这种氛围更凸显我们自身存在的寂寥与孤孑。]
  “城农互联,结对共建”。2008年2月27日,牟成文接到学校通知,要他参加湖北的新农村建设。
  3月11日,牟成文一行来到钟祥市东桥镇永隆村。他们的任务,除了对农村进行调研以外,还要解决实际问题,提出发展规划。当初学校安排他在那里工作3个月,但没想到,他居然在那里待了5年!
  5年来,牟成文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第二年开始,他每周坐大巴回校上课,有时来不及换沾满泥巴的衣裤和鞋子就走进教室,学生亲切地称他为“泥腿教授”。
  破败村落建起别墅式民居
  日记摘抄:2009年5月9日 晴星期六
  [经过多天的努力,一口85米深的水井在永隆村村部被凿好了。经鉴定,出自该井的井水均符合饮用标准。]
  牟成文形容自己一面是村官,另一面还是招商引资的干部。经过长时间的争取和努力,永隆村所在的东桥镇被确定为钟祥市新农村建设示范镇,永隆村也获得了4300多万的示范建设资金。
  永隆村在慢慢发生变化。能够容纳1500人的村民活动中心竣工,村内广播系统开始投入使用。牟成文所在的工作队还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当年的“先进工作队”。
  我只是家中的一个影子
  日记摘抄:2009年3月5日 阴星期四
  [直到今天,我才把学校继续派我从事新农村建设工作的事情告诉了我妻。她先是感到吃惊,然后以她那特有的生气方式对我的选择表示了一种无声的抗议。]
  牟成文坦言自己是一位“不称职”的丈夫和父亲,对家庭投入的时间少得可怜,女儿都上高一了,他一次家长会都没有参加过。
  “牟成文教授身上体现了一个大学教授的服务新农村建设责任和担当”,华师政治学研究院院长徐勇教授这样评价牟成文。
  他是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47岁的牟成文教授,他还是钟祥市东桥镇永隆村的一名“农民”,常下田种地。短短几年,他为永隆村筹资4000多万,把一个落后破败不通柏油路的穷山村变成了一个别墅式民居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他写下了45万字的日记《行走在乡间的小道上一位教授的民情日记》。昨日,记者看到的这几本厚厚的日记,全景式记录了一个村庄的发展变迁。今年,他又成为湖北省首批“博士服务团”队员,入选蕲春继续服务新农村建设。
离线sunny

发帖
2447
铜币
29726
威望
118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2-04-01
强,支持
离线ruiusy

发帖
8
铜币
9
威望
0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2-04-16
说的不错!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