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157阅读
  • 0回复

行动会带出行动 形成新的链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蕲春人
 

发帖
2134
铜币
21930
威望
631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2-03-31
“大学的目的不是培养工具型人才,而应该是创新型的人才。它的基础更多是人文的和社科的知识。”

“任何东西都是先有人做。你往前走,不合理的东西才会往后退。”

上周六,本报与文华书城、身边文化传媒联合打造的“身边课堂”再度在文华书城精彩开课,立人乡村图书馆总干事、立人大学的创始人李英强与读者一起分享了自己回归乡村,开始民间教育公益组织的经历和感悟。

“重要的不是立人做了什么,而是立人的平台上曾经出现过什么;不是一两个专职的人做什么,而是搭起平台,让更多的人参与努力让乡村的文化环境发展得更好。”

2007年开始,北大经济学硕士毕业、已在北京有一份待遇优渥工作的李英强,毅然决心辞职回家乡蕲春,和几个朋友开始了打造“乡村图书馆”的计划,随后以几乎半年一所的速度,在湖南、河南、四川、云南、河北、江西、山西、重庆、陕西等地建起了十所“立人图书馆”。去年暑假,李英强又在蕲春青石镇中学简陋的校舍里,开办了为期15天的“立人大学”,被称为“中国教育史上罕有的存在”。

上周六的讲座,因为听众反响太过热烈,原定于九点结束的“身边课堂”一直“拖堂”到近十点,饿着肚子的李英强在台上站了足足三个小时。将近一个半小时的交流环节中,现场观众提问的举手一直没有间断。

有听众问李英强,自己想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但不知道方向在哪里。李英强回答说,很多事情不是不能做,而是缺乏勇气和创新。不要等待其他人来改变你,你自己就可以开始做。主意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行动。行动会带出行动,会形成新的链接。

也有人提及中国的高考制度。李英强则回答说,高考制度给很多人提供了一种出路和可能,但同时,高考制度只是在选拔人,而不是培养人,更多是在给每个孩子贴标签:哪个是良的,哪个是一般的,哪个是差的。“每个人都想奋力撕下不好的标签而贴上优良,所以不得不做一些妥协。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像韩寒一样,没读大学而成为一个名作家、赛车手。”“我不可能鼓动大家不高考,但制度本身不能成为不成长、不努力、不奋斗的借口,在大学一样可以做该做的事。”

“哪一个诗人,在政治上不是天真的”

梁晓声新作《缪斯之子》,书写诗人闻一多的一生

“如果让诗人成为斗士是一个国家的遗憾,一个不再产生诗人的国家,又该如何来形容?”继《郁闷的中国人》近日引发关于集体“郁闷”的大讨论后,作家梁晓声又出历史小说《缪斯之子》,再现诗人、学者、民主斗士闻一多的一生。在这本书中,梁晓声依据大量史料,展示了中国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的高贵气节,为二十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写下了不可多得的历史证词。

《缪斯之子》始作于03年,当时有人准备筹拍《闻一多》的电视剧。虽然是一个任务性质的创作,但在各方推荐下,梁晓声还是接了下来。期间为求证而查阅大量史料,跟闻一多的后人交流了相当可观的信息。05年末却被告知因为经费问题,此剧不能开拍了。

“一经承诺,竭力以匮乏之才情,求非分之成果。及完成,觉得自己差不多是半个闻一多研究的专家了。”梁晓声在《缪斯之子》的后记中写道。

梁晓声也坦言,因为作品初为电视剧所作,总会有一些虚构的成分,他也不得不做出妥协,“但落笔时,心中总是特别惶惶不安,唯恐虚构而造成对真实的不敬。”他透露,在创作过程当中,闻一多的后人闻立雕和闻立鹏,给予了极大的帮助,成为了他的“创作顾问和参谋”,并与他结下良好的情谊。“尤其立雕前辈,亲笔所写供我参考的文字,足三五万矣!”

“政治上的闻一多,始终是一个天真的闻一多。但是古今中外,又有哪一个诗人在政治上不是天真的呢?”这大概包含了梁晓声对闻一多最中肯的评价。

本报综合

2011“年度优秀女性文学”奖揭晓

方方、王安忆、严歌苓等获奖

本报讯(实习记者 钟磬如)26日,历经3个月审评,近百名文学文化人士参与的2011“年度优秀女性文学”奖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落下帷幕。方方的《武昌城》、王安忆的《天香》、严歌苓的《陆犯焉识》等10部作品获此殊荣。作家盛可以、滕肖澜、阿袁、傅爱毛、鲁敏的“21世纪小说馆”丛书获“特别推荐”奖。

该奖项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女性文学委员会主办,冰心文学馆、悦读纪文化有限责任公司协办。其设立旨在展示女性文学的优秀成果,填补相关文化空白,及时推举有影响的优秀文学作品和有潜质的文学新人。参评对象为当年度以中国汉语言文字形式在中国内地正式出版或发表的由女性作者创作的纸介质文学作品,其文体形式为小说、散文、诗歌、纪实文学及理论批评(此项不限作者性别),篇幅一般在10万字以上(诗歌篇幅不受此限)。其中“年度新人”奖项,获奖者年龄上限为35周岁,并且要求此前所有作品未曾获得过国家级文学奖项。

据悉,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女性文学委员会自1998年以来已成功举办三届“中国女性文学奖”(每5年评选一次),据会长谭湘女士介绍,“年度优秀女性文学”自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起每年一度,是对“中国女性文学奖”前后二届时间间隔过长的一种补充,也是对评奖质量的一种提升。而2011“年度优秀女性文学”获奖作品将自动成为第四届中国女性文学奖(评选时间为2013年底)的候选作品,

本周六,身边课堂第一次走进校园继续开讲。这次将邀请到《搭车去柏林》的作者刘畅,分享他在16000公里旅途中的“成人礼”。

时间:3月31日晚7点。 地点:华中科技大学东九教学楼B401室
蕲春论坛我爱您——一切都是为了您
蕲春新闻天天精彩!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