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不打牌二不抽烟三不喝酒,每天都到这里来看看书,读读报。”4月4日清明节下午2时许,在蕲春县图书馆报刊阅览室读报的王庆先老人乐呵呵地对笔者说。如今,蕲春县城区不少老年人在退休之后,坚持去图书馆“充电”,充实自己的晚年生活。
“书报是精神食粮,要是不看书报,就不知道天下大事。”蕲春县统计局退休干部王庆先老人,今年61岁了,退休后他每天都坚持到蕲春县图书馆二楼的报刊阅览室去坐一坐。
“每次一到这里,我总是迫不及待地从报刊架上取来《楚天都市报》阅读,了解我省本地发生的事,然后又阅读其它报刊。图书馆节假日也照常开放,方便了我们读书看报。”王庆先说。
“在蕲春县城区像王庆先这样每天去该馆‘充电’的老人有很多,他们大都年过六旬,主要查阅一些新闻时事和保健知识。”蕲春县图书馆馆长向笔者介绍,蕲春县图书馆始建于1927年,并于1983年重建新馆,由辛亥革命先驱、南京大学教授田桐题写馆名,占地面积5.8亩,建设面积2580平方米,馆藏文献48700余种、15万余册(古籍善本线装书3000册)以及大量的电子视听文献。1983年建馆以来,该馆就充分考虑了老年群体的阅读需要,根据老年人的特点,特意购买了老光眼镜、放大镜和饮水机,为他们提供免费服务。在每年报刊订阅期间,该馆都要征求老年读者的意见和建议。
据介绍,现在蕲春县图书馆报刊阅览室每天要接待100多名老年人读者来这里“充电”。